出埃及记1-18章
作者:赖建国
出埃及记15:22-27
22 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 23 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玛拉。 24 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说:「我们喝甚么呢?」 25 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典章,在那里试验他们; 26 又说:「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 神的话,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留心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 27 他们到了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他们就在那里的水边安营。
紧接在海边之歌后面,是一连两个有关「水」的故事:玛拉(22-26节)与以琳(27节)。
以色列民出埃及,过大海,在旷野行路三天之后没有水喝,终于找到有水却是苦的,不能喝,他们就向摩西抱怨。
他们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首先是环境因素:以色列民行走西奈旷野,迥异于埃及的生活。埃及有尼罗河水丰沛供应,完全不必担心水源。在沙漠却酷热难当,滴水难求,从埃及带出来的水早已喝尽。
其次是身心因素:谁都晓得,在沙漠中烈日下行走,若没有水,一天就会死。以色列人走了三天找不到水,年轻力壮的人都难以忍受,何况是老弱妇孺呢?路上没有水已经够苦,现在找到了水,却是不能喝的苦水,更是苦上加苦。
第三是灵性因素:以色列民虽然亲眼目睹十灾及过大海的神迹,毕竟他们灵命还甚幼小,对上帝的信心还很微弱。连摩西真正认识神还不到一年。以色列民由抱怨缺少食物食水,很快就转到攻击耶和华所拣选的领袖,甚至攻击耶和华本身,质疑神领他们出埃及的动机与能力。
耶和华的反应迅速明确,祂向摩西指示一棵树,扔进水中,水就变甜了。他们就称那地方叫「玛拉」(mārâ,就是「苦」的意思)。耶和华更指示以色列民,祂不会把降在埃及人身上的灾病降在以色列人身上,因祂是耶和华「拉法」(rāpā’,就是「医治」的意思)。
接着以色列人来到以琳,那里有十二股水泉(正好分配给十二支派),七十棵棕榈树(正好代表当初随雅各下埃及的七十个人,出1:1-6),他们在这里留下旷野旅程中最美好的回忆。
思想:(1)旷野行路多艰难:以色列民即或找到水,若没有耶和华介入,他们仍不能喝这水。(2)上主乃是医治者:使苦水变甜水,玛拉变拉法。(3)信而顺服才是路:这是从疾病到医治,从灭亡到安全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