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美薇牧师

经文:阿摩司12

 

2他说:“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从耶路撒冷出声;牧人的草场哀伤,迦密的山顶枯干。”

 

这一节是全卷阿摩司书的钥句,是十分严峻的景况,处于其中一点儿也不容易受;上半节是行动,下半节是结果;上半节是由耶和华“从锡安吼叫”及“从耶路撒冷出声”两句平行句组成,下半节是由“牧人的草场哀伤”及“迦密的山顶枯干”两句平行句组成。

 

耶和华是神的名字,当神在旷野见到摩西时,神要摩西把鞋子脱下来,因为神是圣洁的,摩西询问神的名字(出3:13),神向摩西显明祂叫自有永有-耶和华;到出埃及记第十九章,以色列人到了西奈山,摩西上了山,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神警告百姓不要近前,也要祭司分别为圣,原因是神是圣洁的,祂的百姓也要圣洁。

 

锡安原是指俄斐山(Ophel),圣殿就建立在此山脊上,后来耶路撒冷城就被称为钖安,因神的圣殿及宝座都在此处,是全以色列民之宗教中心。没错,当时以色列国的宗教中心是伯特利与但,这是耶罗波安一世建立的(王上13:26﹣30),但这不是神的本来意思,大卫王朝的首都耶路撒冷有按照神的命令所建造的圣殿,才是宗教中心,神在他命以色列民建立的宗教中心发声,向祂的子民说话。

 

耶和华神是创造万物之主,是向人启示的主,是审判世界的主,是人的拯救,也是恩慈信实的主。这节的四个动词“吼叫”、“发声”、“悲哀”及“枯干”都是未完成式(imperfect),是描述目前的情况同时更延展至未来。这里“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从耶路撒冷发声”突显出神严厉的审判正在持续地展开;神已在吼叫,神已在发声。“吼叫”常常是用来形容狮子饥饿时或获取猎物时所发出咆哮之声(摩3:4),而当万兽之王一吼叫,整个森林都震动,林中的万兽都会惊怕,继而落荒而逃(摩3:8)。“发声”是以大自然的雷声来形容神审判时的威荣与能力的彰显,叫人恐慌惧怕。

 

牧人的草场是指牧人居住的地方,可以是指先知的家乡;草场要悲哀是描写在干旱影响下,牧草干枯,牧人生活艰难,要为生计谋算,南地因神的审判而悲哀。迦密在希伯来文即花园或果园之意,而迦密山地处以色列北部,靠近地中海岸,山上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树木繁盛地生长,种植了橄榄树、葡萄和其他各种各样植物。但现在迦密的山顶枯干,是极旱灾的景象,而且由南地的牧场直蔓延至北边之山顶,受审判之范围广阔,造成的损害浩大。在极干旱的情况底下,神发声似雷鸣,但雷鸣并未带来滋润的雨水,只是干干的雷声,因为多国都三番四次地犯罪,耶和华的忍耐已达顶点,严厉的审判即将来临。

 

 

思想

先知在四海升平的日子提出耶和华像狮吼及雷轰的审判,指出结果是处处荒凉,当时的以色列民、犹大人或世上的万民都没有注意,更没有回应。今天香港的景况有没有像牧人草场要悲哀及迦密山顶要枯干之现象?在经济上?在社会的撕裂上?甚或在教会的撕裂上?你见到吗?信徒要如何回应神?

 

神在南国犹大国的圣所向北国以色列国发出审判的声音,这里暗示事奉神是要按神心意及指示去做,而非单单按着政治、社会的需要去做,这对你有没有提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