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家麟牧师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2:17–3:5

二章
17弟兄们,我们被迫暂时与你们分离,身体离开,心却没有;我们极力想法子,渴望见你们的面。18所以我们很想到你们那里去。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19当我们的主耶稣再来,我们站在他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盼望、喜乐和所夸的冠冕是甚么呢?不正是你们吗?20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和喜乐!

第三章
1既然我们不能再忍,就决定独自留在雅典,2于是差派我们在基督福音上作神同工的弟兄提摩太前去,在你们所信的道上坚固你们,劝勉你们,3免得有人被这些患难动摇。因为你们自己知道,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4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预先告诉你们,我们必受患难;你们知道,这果然发生了。5为此,既然我不能再忍,就差派人去,要知道你们的信心如何,恐怕那诱惑人的果真诱惑了你们,以致我们的劳苦归于徒然。

在这段圣经,乃至整卷帖撒罗尼迦前书,我们不仅看到保罗的牧养教导,更清楚看到他的牧者心肠。保罗为他所要牧养的信徒,可说是全人交付、全情投入。且不说他为他们付出了一切,断言连自己的性命也可以不要(2:8);就是他个人的感情起伏,大惊大喜,一时像在深渊,一时像在颠峰,仿如坐过山车般,也是教人叹为观止的。没有至深至真的爱,不可能有这样的情绪反应。

我们先看大喜的一面:有学者指出,保罗书信总是在起首(写信人、受信人和问安语)后,便加上一段赞美和向神称谢的话。但跟其他书信不同,帖撒罗尼迦前书的赞美和称谢并不停在1:2–3,而是一直展延到3:13。换言之,从第一章到第三章,都可以说是对帖撒罗尼迦信徒的赞美和向神的称谢,这占了整卷圣经约六成的篇幅,不可谓不夸张。帖撒罗尼迦信徒是否值得这般冗长的赞赏,可以再讨论;但保罗在得知他们站立得稳后,无法按捺心中的狂喜,读者倒是一目了然的。无论如何,帖撒罗尼迦信徒的出色信仰表现,确实令保罗喜出望外,从心底里发出最大的赞赏。

你见过祖父母口若悬河地夸赞他们的孙儿是何等聪明伶俐、才华出众吗?他们在叙说之余,还不断将手机里储存的照片展示给听众观赏,力证所言非虚。他们一脸自豪的样子,充分说明“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道理。(基于中国人谦抑的传统,过分夸赞自己的儿女仍是不很得体的做法,但夸赞孙儿好像便没有这个禁忌。)

大喜之前,先有大忧。若是没有之前很长时间的极度担忧,便不会构成这样的狂喜了。即如我作例行检查,医生告诉我并无癌症的证据,我不会非常兴奋,因为之前我并未为之担心过;但要是曾有多位医生断定我身罹绝症,并估算我不会活超过半年,我与家人哭了几星期,连遗书后事都一一预备好了,谁料最后的检验报告,竟然说过去的所有断症都是误诊了,我甚么病都没有,准能多活十年以上!那接到这个喜讯的一剎那,我想我的狂喜尖叫声能跨越维多利亚港。

保罗的大忧,简单地总括在3:8一句话:“你们若靠主站立得稳,我们就活了。”保罗为帖撒罗尼迦信徒担心到一个想死,甚或虽生犹死的地步。要是他们放弃信仰、失落救恩,他便觉得生不如死;但如今所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他便立即活过来了。


思想:
爱使人变得脆弱,容易受伤。我们若是钟爱某个对象,全心交付,全情投入,便不可能对对方没有期望(及因期望落空而有的失望),也无法不被对方牵动,因而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真爱不是轻描淡写的,更不会是不在乎无所谓的。

要是我们视传福音为打份工、完成某个任务,就好像在街头派发某个产品的传销广告单张,便没有必要被人们的接受或拒绝牵动个人情绪。当然,给人拒绝多了,也会有因挫折感而带来的负面情绪;但只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自我开解能力,便仍不会过份影响心情,收工后照样吃喝玩乐。但要是我们确切认定所传讲的是关乎人的生与死的重要道理,而我们又非常关爱所要传讲的对象,那我们便不能不热切盼望他们接受,又无法不被他们的拒绝所影响甚至被伤害。

某个路人甲是否信耶稣也许不会过分牵动我们的情绪,但我们却一定在乎妈妈是否信主。今天,我们视传福音为可做可不做的闲职,日常生活里罕会向人传讲耶稣,就是教会一年一度(数度)举办的布道活动,我们也仅是虚应故事,随便打发一下,对活动的成果既无期望(也不会失望)。这样的态度自然不等于我们够洒脱,只显示我们缺乏对人的爱。

没有爱也没有恨,有的只是漠不关心。

求主怜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