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慧儿博士

经文:约拿书33b10

 

3b 尼尼微是一座极大的城,约有三天的路程。4 约拿进城,走了一天,宣告说:“再过四十天,尼尼微要倾覆了!”5 尼尼微人就信服神,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最小的都穿上麻衣。6 这消息传到尼尼微王那里,他就从宝座起来,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7 他叫人通告尼尼微全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畜、牛、羊都不可尝任何东西,不可吃,也不可喝水。8人与牲畜都要披上麻布,切切求告神。各人要回转离开恶道,离弃自己掌中的残暴。9 谁知道神也许会回心转意,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10 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 就改变心意,原先所说要降与他们的灾难,他不降了。

 

第5节指出:就约拿的宣告首先作出回应的,是尼尼微城的人,而且他们的反应十分迅速。约拿可以算得上是最成功的先知了,因为他的听众一天之内就正面地回应他的信息!第5b节的禁食加上穿麻衣,乃是在神面前哀恸、自卑、悔罪的表现。至于第6节所记载的王的回应的对比:起来坐在宝座灰中朝服麻布,益发突显出无论是所处的地方、衣着或尊严方面,尼尼微王都是实在地倾覆,或者说,是“被改变了”。其中的起来,乃是约拿书其中的一个钥字,分别出现于约拿书1:2、3、6及3:2、3和6。首先,是上主叫约拿起来,而约拿的确是起来了;可是,他的起来,却是为了躲避上主。跟着,是船长叫约拿起来,求告他的神。圣经没有记载约拿有回应。然后是上主第二次吩咐约拿起来,这次先知才终于听从,起来往尼尼微去(拿3:2–3)。最后“起来”的,反而是外邦人的尼尼微王,而且他是出于自愿的,从宝座上起来。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与上一节的禁食、穿麻衣一样,显示尼尼微王存心在神面前自卑、认罪悔改。在个人树立了榜样之后,尼尼微王进一步颁发命令,通告全国。

 

王的喻旨记载3:7b–9。喻旨的第一部分,由三个负面的禁令组成,包括::不可尝,不可吃草,以及不可喝水。第7b节直译是:“人和牲口、牛群羊群,什么都不可尝,草不可吃,水也不可喝”《吕》。牲畜竟然也参与禁食以及披上麻布的行动(拿3:8),似乎匪夷所思。不过,旧约也几次提及牲畜在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喻旨的第二部分,由三个正面的命令组成,包括:披上,求告回头离开。回头离开,或作:“回转”或“转离”《思》,是约拿书其中一个重复出现的字眼;同一个字在第9节再出现两次。另外,恶道恶,ra` (“bad, evil”),正如上文一再提及的,乃是约拿书最重要的一个钥字。

 

第9节乃是尼尼微王颁发命令背后的期盼。第9节的谁知道显示尼尼微王像约拿书第一章的船长一样,承认神的主权,并未假设一切禁食、悔改的举动一定会赢得神的恕宥。

 

第10节的恶道恶,灾祸,原文都是同一个字:raʻ(“bad, evil”),是约拿书最重要的一个钥字。全节直译是:“神看到他们所作的,见他们离开恶道,神对他曾经说过的、要作在他们身上的恶就后悔;他就没有作了。”换句话说,“作”的字根:ʻsh(“do, make”),在整节经文一共出现了三次,充分地反映出尼尼微人所作的,与神要作的,息息相关。此外,离开恶道,改变心意这些在第8、9节出现过的字眼,都重复出现于第10节。叙述者似乎是要刻意强调:尼尼微人真诚悔改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神,以致事情的结果完全地照尼尼微王所期盼的得到成就。

 

 

思想:

神是一位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的神;只要人愿意离开恶道,回转归向祂,祂必然会赦免他们。你有没有要向神认罪,求赦免的思想言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