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启明牧师

经文:以斯帖记7:1—6

1王带着哈曼来赴以斯帖王后的宴席。2第二天在宴席喝酒的时候,王又对以斯帖说:「以斯帖王后啊,你要什么,必赐给你;无论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给你。」3以斯帖王后回答说:「王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王若以为好,我所要的,是王把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我的本族。4因为我和我的本族被出卖了,要被剪除,杀戮,灭绝。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就闭口不言;但我们的痛苦比起王的损失,算不得什么。」5亚哈随鲁王问以斯帖王后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6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非常惊惶。

 

    作者用了简单的一句「王带着哈曼来赴以斯帖王后的宴席」(1节)来开始以斯帖为两位男士预备摆设的第二次宴席。亚哈随鲁王和哈曼两个都带着不同的心情赴宴;两人都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哈曼经过上次蒙羞的经历后,显然是带着非常矛盾的心情来赴以斯帖的宴席。哈曼已经失去控制局面的能力,成了被动地受催促赴宴的人。

    读者也许依稀记得,第1章提到瓦实提被太监催促前往赴宴席后,所得的是反面的结果(1:10—11),现今哈曼也是在太监催促下前往赴以斯帖的宴席(6:14下)。作者似乎也在暗示哈曼悲惨的结局临近门前。哈曼确实在这一幕扮演着被动的角色,而且整晚说的话也出奇的稀少。以斯帖反而扮演着主动的角色,而且她说的话救了自己和自己的民族。她对王说的话,遣词用字都非常谨慎,用得非常恰当,就如箴言说:「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像金苹果镶在银的器物上。」(25:11)《新译本》

    以斯帖对王的一番说话简洁清晰,遣词用字的技巧高超,有三方面值得留意。首先,以斯帖拣选适当的时候发言。王曾经两次提到要将国的一半给她(5:3下、6下),现在王第三次向她说这话(7:2),表示王是悦纳她才说出这些恩言。因此,这是最适当的时机向王请求的时候。

    其次,她要指出哈曼的阴谋,但又要避免将亚哈随鲁王牵连在内。计谋是哈曼的,但无论王是否完全知情,他毕竟也有份参与和批准,让哈曼用王的戒指在死亡的颁令上盖印。以斯帖特意用被动语态向王说:「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4上节)她这样是避免用主词提及始作俑;她没有提到哈曼的名字,也没有提及王有份参与,为了一万他连得银子出卖了犹太人(3:9、11)。她等待亚哈随鲁王义愤填膺的时候,才直接指出那罪魁祸首就是哈曼。这与先知拿单进谏大卫的做法雷同相似(撒下12:5—7)。

最后,以斯帖动之以情,让王知道她和族人被卖为奴为婢,虽然痛苦,但还不值得来搅扰王;但她继而诉之以理地指出民族灭亡对王所造成的损失,是敌人无法补偿的。她说:「但我们的痛苦比起王的损失,算不得什么」(4下节)。这句话的原文有不同的翻译,多数学者都认为是指被灭民族在纳税方面曾带给王许多利益,比哈曼答应给王的金钱更多,所以若那民族被消灭,哈曼的贿款也不能补偿王的损失。

    以斯帖在整段谈话里,虽然指出自己和自己的民族会有被灭的危机,但一直仍未透露这民族就是犹太人。那时,王显然对以斯帖的籍贯毫不知情(8:1、6),因为太监哈他革可能仍未将此事禀告王。然而,以斯帖的身分最终也会被揭露,不过现在仍未是适当的时机。以斯帖能巧妙地回避了王在灭族的事上扮演的角色,同时又能揭穿哈曼的阴谋,这全都因她说话谨慎,用词恰当。

 

思想:

「说话的『艺』术」和「说话的『伪』术」这两句话实在有天渊之别。求主帮助我们学懂说话的艺术,用爱心说诚实话,但同时又说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