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在2012年,良院在香港一间教堂举行30周年感恩培灵大会时,给连串的相关事工,如《敬虔事奉》师生文集、《院庆特刊》、《三十礼赞》歌曲专辑和《精选课程》光碟、学习营等,画上高峰的句号。在这些大型活动之外,容我分享有一点个人的感想。
一、几十年来的成效
这不是说教会的事奉,而是借镜于社会与政府集体努力的案例。香港政府于1982 年制定《吸烟〈公众卫生〉条例》,推动控烟运动,透过宣传、教育、立法、执法,以及征税等多管齐下的方式,推广不吸烟、少吸烟的无烟讯息。30年后,香港每日吸烟人口比率由80年代初的23.3%降至2012年的11.1%,成为全球吸烟率最低的地区之一。【1】
我们看到,无论是社会大众的教育,或教会事奉的推动,只要理念健康、目标清晰,建立制度,齐心努力,一定能取得骄人的成果。无论一个城市或一间教会,原理一样。你的教会以怎样的理念和制度去努力呢?好制度的新领域,是21世纪传道人要细心留意的。
二、耶和华的话与我
传道人就是以真道自建(犹20),香港有一间过百年历史并注重差传的神学院经训就是这节经文。良院的经训是提后2:15,内含着丰富的真道与主仆传道的教训。
有一天早上灵修,我读到耶利米书2:1,心中感慨不已:“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然后,每读一章看到“耶和华的话”都铿锵有力的敲响在我的心中。当我读到“耶和华的话”重迭出现,心中也升起加倍感触,如“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耶和华如此说……”(耶13:8–9上)。神使用耶利米成为时代的先知,有独特的原因。我又重头再看本书时发现,第一章就多次提到“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和“耶和华说……”,有超过10多次之多,只是我在阅读第二章的那天早上才特别留意这个用词。
多年前,人们说20世纪最著名的布道家葛培理(Billy Graham)牧师讲道时的特有标志就是“圣经说”。执笔时已读了本书的四分一,我灵修的圣经里,以红笔画满了“这是耶和华说的”或“耶和华说”等等的经文。今计算一下,发现“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或“耶和华的话临到我”有63节;“耶和华如此说”有88节;“这是耶和华说的”或“耶和华说”有186 节,合共337节!愿我们有耶利米的灵命和对家国的情怀,将自己浸染于主的道中。主啊,愿我们重回圣道的新领域,热心追求“按正意分解真理”的事奉。
三、教会复兴的盼望
1908年的时候,古约翰牧师(Dr. Jonathan Goforth)在中国东北及华北各省带动了复兴运动。滕近辉牧师将古牧师的经历翻译出版,以〈能力的彰显:教会复兴实况〉搜集在《饮于能力之源》那本书里。这本近200页的译著,30多年前价格只是5元多港币,说明时代的变化。
中国东北大复兴的前一年,圣灵的火已在朝鲜的平壤城燃起。当时的见证人威廉‧布雷尔(William Newton Blair)宣教士不但在朝鲜已有5年多的事奉,而且是复兴起源地查经研讨会的讲员之一。他一生共有42年在韩国的宣教事奉。布雷尔牧师将亲身的经历,与布鲁斯‧亨特(Bruce Hunt)写成书,中译书名为《野火燎原:韩国大复兴报导》。【2】
我所关心的是,教会从火热的状态下降后的反应。一切的见证和事奉,在时间的进程中,很容易失去新鲜感和持久力。正如很多农村教会二、三十年来的经验。
在朝鲜大复兴后的两年,韩国教会和信徒也渐渐冷淡下来。当时有一位教会领袖吉善宙牧师,独自一人默默的在众人沉睡的黎明前,到教堂为国家民族和教会重新复兴献上祷告。据韩国教会史教授朴容奎教授,吉牧师和教会的一位朴长老每天清晨四点多钟到教会祷告,长达两个月。其中被信徒知晓,风声传开之后,吉牧师便公开报告,让有感动的信徒也参加祷告,聚会定在凌晨四点半。结果深夜一点开始就有信徒走入教堂,两点时分已达几百人,至四点半教堂钟声敲响时,已有四至五百人聚集祷告。
这个晨祷运动蔓延到全国各地,成为至今100多年来韩国教会晨更祷告会的源起。【3】它的起因是,朝鲜民族失去了国家的痛苦,教会在大复后冷淡下来的担忧,热心的信徒重新倚靠神……
回顾历史,我们看见韩国教会不断增长。信徒人数由1900年的20,914人,1910年的177,692人,1920年319,359人,1930年314,535人。单在1900年至1920年的20年间,信徒人数增长就达15倍。
教会茁壮成长的原因
我国教会在面对城市化的挑战中,教会仍能茁壮成长的原因仍然是出自圣经:优良制度、爱慕主道、热切祷告和心存盼望等。我以香港社会、个人灵修和教会复兴史的个案,串连分享。愿我们同心进入制度成效、生命与圣道的联合,以及教会复兴的新领域。
注释:
1.〈香港控烟三十年〉,《都市日报》,香港,2012年10月11日。
- 威廉‧布雷尔(William Newton Blair)和布鲁斯‧亨特(Bruce Hunt):《野火燎原:韩国大复兴报导》(The Korean Pentecost and The Sufferings Which Followed)(台湾:橄榄基金会,1987),页2。
- 朴容奎:《平壤大复兴运动》(韩国:Word of Life Press, 2007),页607–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