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有何能吗?
最近常被讨论的一个课题:移民,在倘大的世界里,究竟什么地方,哪个国家是我可以安居乐业?我心中的乌托邦又是怎样的?最近偶然认识到位处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维鲁普兰县,那里有一个被视为乌托邦的地方,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实验城巿—曙光之城
这个地方叫奥罗维尔(Auroville),又名曙光之城,是一个建立在共同领导、可持续发展和新意识原则基础上的实验城市。在这里,来自56个国家的2,300多人展示了当人们承诺在民族、宗教、种族、社会地位、金钱等等的界限之外团结共处时,什么都有可能。
实现人类大同
曙光之城是圣奥罗宾多社群主导的一项计划,1968年由米拉·阿拉法萨夫人所创,这位被称为“母亲”的灵性大师,梦想建造一个能让人寻求神、而毋须疲于追求温饱和庇护的地方。在那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普通人都能够和谐地住在一起,可以寻求灵性,并带入世界,这个想法成了曙光之城的构想与宗旨。
这个建设计划得到印度政府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也邀请会员国加入。阿拉法萨夫人在动土礼中发表宪章,其中包含4点:这村不属于任何人,是属于全体人类;这里将是一个供人进行终身教育、持续进化且永保青春的地方;曙光之城要衔接过去和未来,并且要成为物质和精神研究的场所,在生活中体现真正的人类大同。
黄金球—曙光之城的中心
黄金球(Matrimandir)来自梵文,意指“圣母殿”,是曙光之城的中心,被誉为杰出、原创的建筑成就,象征着“神回应人类对于完美的渴愿”。他们称黄金球不属于任何宗教或派别,从1971年2月铺设基石到2008年5月完工,花了37年建成。在黄金球内禁止演讲,如果想打喷嚏、咳嗽等自然产生噪音的生理行为,会被要求离开才做这些事,也不许做一些宗教性的行为,例如礼拜、磕头等,当然也不许人躺下睡觉。
城巿规划与生活
曙光之城分为4大区域:工业区(有机农场)、文化区(各种商店、餐厅)、住宅区还有国际区(访客区域),建筑师为社区建立了20多个公共空间,如幼儿园、图书馆、休闲娱乐场所和住所等,但许多项目尚未完成。曙光村最初的规画能容纳5万人,每年批准不超过150人成为合格村民,申请者要能为城巿带来新发展技能。
曙光村看似没有体制上的约束,没有政治,没有宗教,没有政府和警察,不使用钱,目的是让人能够抛开差异,和平共存。城巿由自发的委员会负责管理社区,因为没有规则会被强制执行,所以仰赖居民间的信任维持运作。
神同在—哪里都是家!
个人感觉,曙光村强调没有宗教、没有规条,但“母亲”本身似乎已是一种宗教,城里的各种意识形态就是一种信仰,各种可以不可以的规矩就是看不到的条文,只是大家都相信,并且愿意遵守,所以才能居住下来,让这里成了他们认定的乌托邦。对曙光村的评价各有不同,有人重视、给予赞赏,有人认为只自我放纵、逃避现实,不知道我们对此又有何看法?这里是不是我们心中的理想居所?
记得当日以色列民出埃及,要往流奶与蜜之地,但那个地方最终成了他们的网罗,那不是因为地方,却是因为人的心,他们厌弃了神和与他立的约。记得使徒行传中曾说明,神预先定准了我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17:26),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徒17:28),那代表住在哪里不重要,因为都是神的计划;重要的是有没有神的同在,这才不是首要条件,正如神从旧约到新约还是应许他的子民:“耶和华─你神原是有怜悯的神;他总不撇下你,不灭绝你,也不忘记他起誓与你列祖所立的约。”(申4:31)
“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约14:18)没有完美无暇的制度,没有完善无痕的,只要有完全的神和他的同在,那里就是好地方,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