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春雾里的十字架:教会增长-周广亮牧师
校务处 发表于 2021年06月4日 星期五 13:38
 
PDF 文档 ZGL_P210607.pdf
音频文件(MP3)

是吊的精,一面像魔,一面像天仙。对我而言,苦难在深雾中;或者应该说,我在雾中看苦难。哲人在苦的折磨下得精彩;也有人在苦的枷下离去,离原本宣的信仰,的神圣唾香港中文大学的温伟耀教授像是前者,经历人生患难,信仰更加亮丽;美国的巴特‧叶尔曼教授(Bart D. Ehrman,1955年生)像是后者。

在苦难下离去的两个人

叶尔曼在高中悔改接受主,入保守的慕迪圣经学院,又到福音派的一流府惠敦大,最后在学术的殿堂普林斯的研究中放信仰,现于北卡州大学任圣经与宗教科教席。坦白讲,他胆敢放弃信仰的认真和严肃,使我对他另眼相看。

他说:“最后,我把圣经视为一本人为的书籍,从人的观点写成,而且这些观点还不一致。”(《制造耶稣》Misquoting Jesus,页281)。

简单来说,在经过几年的扎、祈真思考、研究和书写,最后我在7、8年前成不可知者。对我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一步,充满了各式各样起伏不定的情绪挣扎。但如今我已经来到了另一端,对于自己和这个世界,我都感到非常平静;我感觉自己比以往更了解这个世界、人类和宗教等一切事物。因此,如同我在访谈中提到的,我比以往更快乐,并且有着美好的人生!”(页291)

《制造耶稣》一书的英文原著于2007年出版,那么他离开基督信仰当在16、17年前了。西方一直都有无神论的圣经学者,但像他这样的背景好像并不多见。

叶尔曼表示,致他不相信神,甚至法确信他是否存在的真正原因不是圣是苦何圣有慈的神,竟容世界有么多可怕的苦难?

然后,我又发现香港人尊敬的民主斗士,杜叶锡恩女士(Elsie Tu,1913–2015)。她以传教士身分来中国因为所属教会以极端的思维错解圣经,最终导致她转而离开教会,甚至放弃信仰。 

其实也是真的信念行者,50年代从江西省退回香港,与难民同住简陋寮屋,过清贫生活,全心全意为贫困儿童的教育和自由民主付上代价。

还有更多叶尔曼”“杜叶锡恩”吗?

我一方面庆幸读到这些对信仰认真人士的经历,但同时他们也刺痛我的心,让我从内心深处反省:我是否在因循的安逸中失去信仰良知的听听不听到踩十字架救恩,毅然离去的那是轻快的舞步?还是沉重的爬行?

在香港事奉的教会的增长状况1950年代的10年里,我们教会有287人受洗,这是香港最贫困的10年,却创出归主的历史高峰;60年代有171人受洗;70年代160人。

30共增618人归信基督加入教其中有一半留下,教就有300多人,但事实并非如此1980年代的10年又有97人接受浸礼,1990年代则是84人。们发现教会信主而受洗的人留下的少,离去的多。 

当然,的不代表离信仰,可能因搬迁、健康、工作和转换教会等等原因吧。这里就引发了许多教牧事工的重要课题,是我们良院的同学和校友一生要面对的挑战。

但这一刻,们关注的是教会里更多叶尔曼”“杜叶锡恩”类型的信徒?也就是有有不再与主耶系的接,成为尝过十字架滋味后的不可知者或者? 

我真的很想知道,但好像浓雾找失的信徒(disconnected believers)。我国南方的4、5月仍会潮湿多雾,啊!春雾的天气,快些消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