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文学类:《小屋》-朱如月老师
校务处 发表于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14:16
 

书名:《小屋》(The Shack

作者:威廉保罗杨(William Paul Young

译者:陈敬旻

出版社:寂寞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2009

这是一本基督教的小说,英文版曾经成为2008年全美国最畅销小说,并且全球已售出几十个国家的版权。

先从作者说起

作者这样表白:“小屋是你隐藏自己的身分、沉溺和秘密的地方。为了处理我的羞耻和痛苦,我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身分和虚假的外表,但这虚假的外表终会塌下来,而我们必须在这小屋而不是别处寻找神的爱。”

作者生于加拿大一个传教士家庭,幼年时随父母至新几内亚的部落宣教,但他的童年充满痛苦和惶惑不安。他遭到当地人的长期性侵,直到青少年时期返回加拿大时才停止;他的父亲性格暴躁,会用暴力对待他;他的长兄死于意外……成年后他移居美国,婚后有6个孩子。直至1994年,因为一段婚外情事件,他开始接受心理治疗,重新面对自己、面对神和面对人。自此之后,他跟神和妻子的关系完全改变过来。 

一个虚构的故事

《小屋》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表达他内心经历过的治愈过程,也写下他对神的看法,以及他和神的关系。 

夫子自道?

故事的主角麦肯,也有一个悲惨的童年。他的爸爸表面上是教会的长老,私底下却是一个酒鬼,年幼的麦肯受到很大的伤害,一直影响着他对神的看法。成年后的麦肯结了婚,生了5个孩子,家庭幸福美满。

可是,几年前,他带着3个心爱的孩子在暑假结束前到山上露营,开心的假期正要结束,却赫然发现6岁的小女儿蜜思失踪了!警方怀疑蜜思被变态杀人犯所绑架,经过地毯式的搜寻,最后只能在一栋山间小屋发现蜜思血迹斑斑的红色洋装……

来自“老爹”的信

数年后,蜜思遇害的“巨恸”仍笼罩在麦肯心中。在一个邮差无法送信的暴风雪天,麦肯竟在自家门前的信箱中发现一封署名“老爹”的信,信中邀请他周末到“小屋”见面。

“老爹”是麦肯妻子小娜对神的昵称,而“小屋”则是他回忆中的至痛,是找到小蜜思血衣的地方。这让麦肯过去的伤痛和愤怒都一下子迸发出来。最后他决定独自踏上重返小屋的旅程,但出人意外地,在小屋等候他的竟然是神,为要带他走出伤痛及学习宽恕和爱。

两天两夜的相处

小说的下半部份最为精彩,描写麦肯神奇地见到了三位一体的神-老爹、耶稣、沙瑞玉,分别象征圣父、圣子、圣灵。麦肯跟老爹、耶稣、沙瑞玉共处两天两夜,做饭吃饭、种花、钓鱼、远足、聊天。麦肯表达了所有对神的不满,也问了许多“假如神是慈爱的,为什么他这样做?为什么他不那样做?”的问题。

书中点滴

通过主角与三一神的对话,书中带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到底神是一位怎样的神?我们跟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什么叫顺服、自由、爱、宽恕……

颠覆传统的形态

就好像“老爹”是用了一个非常颠覆传统的形态出现在麦肯眼前。麦肯惊讶万分,老爹就指出,他本无特定的形象,我们在脑里对他的理解和印象,很多时候都是出于我们自己的设定。而老爹以现在的形态出现,是要帮助麦肯不要那么容易落入自己的宗教框架。

用不同的方式去爱

在书中,神多次说他“特别喜欢每一个人”、“特别爱你”,然而他却没有最爱的人。这话听起来十分矛盾。神就问麦肯在他自己的儿女中,他最爱哪一个?麦肯说:“我没有偏爱我的哪个孩子,我用不同的方式爱他们每一个人……我的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当我分别想到我的每一个孩子,就发现我特别喜欢每一个人。

神是这样看待我们吗?我们又是这样看待其他人吗?我们比较容易接受“同”,较难接纳“异”,更不要说欣赏和爱了。

那就是耶稣的爱

在〈大法官来了〉的一章,神要麦肯当“法官”,因为麦肯论断过很多人。神让麦肯审判神与人类,首先对他说:你有5个孩子,现在就要挑选两个上天堂,但另外3个必须下地狱。麦肯说:我绝对不能做选择,我宁可自己代替他们去死。神幽默地回答说:“那就是耶稣爱的方式。”天父就是这样爱他的孩子,多么让人感动!

爱是愿意限制自己

当麦肯跟老爹、耶稣、沙瑞玉边吃饭边聊天时,麦肯把自己家中各人的情况分享出来,同时又问了一个让麦肯感到困惑的问题,就是他告诉他们的一切,其实他们早已经知道的,但仍然装得好像是第一次听到。沙瑞玉就说:“你自己也这么做。你和小孩子玩游戏或在图画上着色,不是为了显示优越感,而是你选择自我限制,以便促进和尊崇那份关系……我们出于尊重你而限制自己。”对啊!爱是愿意限制自己,这是我们对待人的方式吗?

对于小蜜思,书中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就让同学们自己发掘吧。

起启迪的作用

另外要一提的,就是这本书也带来了很多评论。有些人不认同作者对三一神的描绘,也有人认为他淡化了罪的真实,并漠视灭亡的真相。其实,这本书只是好像《天路历程》一样的虚构小说,我们不能把它当作神学,但《小屋》确实是以富创意、想象又容易咀嚼的方式,处理了很多信仰上复杂难解的问题,很有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