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2年受洗,原为美国华人教会的会友。1974年回港后开始在教会聚会,教主日学和参加团契,但不知怎地,在教会的开头两三年,一直都没有打算把会籍转到香港教会来。
转会藉的由来
1976年,张子华牧师在教会教导我们有关教会差传的使命,我心里想:“嗯,这个道理我先前好像听过,但从来未付诸实行,现在也许是时间去着手参与了。”于是我祷告:“神呀,你如果要我参加筹备年会,就感动他们找我去帮手吧!”
其后,我果然被邀请加入了筹备小组、有份于启动1977年的第一届差传年会,并在当年的年会中与众人一起见证神在差传认献上的奇妙作为。眼见着神与我们同在,我决定把会籍转到教会。自此,亦加入了差传部。
差传里的学习
早年在差传部,我有机会学习做各样不同的事。细水长流的事有开会、写记录、设计通讯、关怀宣教士。理论方面,我教过差传的主日学,认识了差传的圣经基础、宣教的历史、差会的角色,还有教会与差会的关系。
此外,我们又按着事工的发展为教会编写了差传的部章。在各样所学的事中,最不易掌握的是处理那些预算不到的、突发的事件,例如:宣教士因事故而折返、认献不达标、工场出现急待支援的情况等等。我们需要倚靠神的恩典去面对挫败,也学习凭着信心去迎接那些出现在前面的机会。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发生在翁牧师和师母出发往泰国之前。
难以名状的喜悦
那年,为了支持他们,差传部提出了一个增幅很大、却难免令人质疑的认献目标。我当年是部长,带领着这件事,心里本来很忐忑,但神怜悯了我,让我在祷告中得到信心上的肯定,可以安然等候年会的结束。结果,神赐福给教会。在收集认献的那刻,弟兄姊妹看到那增高了的目标很轻快便达到了,一片欢欣雀跃,而我在心中体会到的喜悦更是难以名状!
差传孕育教会成长
在80年代,教会陆续见到有年轻人出去短宣、蒙召献身、报读神学、踏上全职事奉的路。我自己也在那些年间进了良友电台,且得到教会差传经费的支持。我在良友电台撰写福音性、栽培性、甚至神学训练性的节目,有7年之久,可说是另类的宣教,因为是以广播的形式传讲,而对象是内地的同胞。
回想那时的我,可能受到教会的影响,常常谈及差传,以致我离开良友电台、再进修的时候,有人以为我修的是宣教学呢,哪有人记得我一直是个专攻新约的神学生!
经历信心操练
在80年代末,教会开了两间分堂,我以执事身分被差到分堂帮手开荒,由那时起,我开始学习在讲台上讲道。分堂承传母堂的差传异象,当初出去时,每年都回到母堂来参加差传年会。及后,在1996年,分堂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届差传年会,那时,我又经验一次信心的操练。
神帮助有限的人
当年我其实身在美国,在赶毕业、要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写完毕业的论文,当分堂邀约我为第一届差传年会撰写年刊的文章时,我想:“哪里还有时间写?”然而,当我祷告、顺服,拿起笔来,神竟然让我下笔如飞的将之写完!文章的题目是〈教会差传的本质〉,约两千字,道出我在教会学到的、对差传的信念。时至今天,我仍回味这事,因为在当中体会到神如何帮助有限的人去完成他的心意。
凭信走每一步
分堂在1997年独立,在往后多年不断成长为活跃于社区的教会。我自己在此时也渐渐成为有经验的新约科老师,任教于神学院。眼看分堂从初生长成到少壮,我也考虑到自己的下一步:“在退休之前,该怎样行?”
我凭着信,开始尝试在创启地区做培训的工作,而约于此时,也决定回母堂,重温与母会的关系,盼在宣教路上得到更多的记念和支持。为此,我再度加入母堂的差传部,在过去数年,除了与自己的小组有交通,更与差传部员们成为伙伴,一起商议差传的事工,相处甚欢呢!
渡过蒙恩的岁月
我很感谢教会一直以来给我学习的机会,和支持我在外的事奉。40年了!我很少刻意照镜去看自己头上白髪有多少,我只要在讲道时望望台下,看到坐着的有年长、年壮、年幼的会众,我就记得我曾与这教会一起成长,渡过了许多蒙恩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