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靠主的慈爱与大能
耶稣的慈爱与大能,是经文可1:40–45的要旨之一,这是不在话下的了。一个痳疯病人闯到耶稣跟前,乞求医治,而耶稣毫不避忌地伸手摸他,并且马上使他得洁净;这举动是多么的体贴,那病人得着的是多么彻底的医治和安慰啊!这事件记载在圣经中,是要引起历代信徒的共鸣。我们相信,每一个残障的生命、每一颗受创的心灵,都可以从这段经文得到启发,从而认识和倚靠耶稣的慈爱与大能。
比较符类福音的记载
但除此之外,经文还有其他含意吗?这件事在3卷符类福音中都有记载,用字、语句亦颇为相似,段落的结构则大致如下:先是描述神迹的发生,其后记载事件的发展,包括耶稣对那人的吩咐:不要告诉人,只让祭司查看,依从摩西的律法献上祭礼,对众人作证。
漠视及违背耶稣意愿
我们可以从马可那稍为详细的记载,看到其他平行经文所没有的意思。其一,马可指出那人漠视耶稣的吩咐,把事情传开了。我们只要把3段平行经文并排起来,比较一下,便会发现马可着眼于记述事件的负面发展。
在马太福音,我们见不到这件事的余波(参太8:1–4)。路加的记载则是:“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出去”(路5:15),着重耶稣的名声,而不是那人的作为。惟有马可提到“那人出去,倒说许多的话,把这件事传扬开了,叫耶稣以后不得再明明地进城,只好在外边旷野地方,人从各处都就了他来”(可1:45)。马可显然强调那人随后的行动违背了耶稣的意愿。
从异文评鉴角度判别
其二,马可在交代耶稣的吩咐之前,描述耶稣的疾言厉色:“耶稣严严地嘱咐他,就打发他走”(可1:43)。这里的“严严地嘱咐” 一字,可译作“警告”,而“打发” 一字,本是“驱赶”的意思。这个措词凌厉的句子,并不见于其他平行经文;马可所著墨的,显然是耶稣的神色,指出耶稣当时的态度是强硬的,情绪是愤激的。
与这有关的,是耶稣在触摸那病者时的心情。马可描述“耶稣动了慈心”(可1:41上),这句亦是其他平行经文所没有的。在此,我们需要认识一个抄本的问题:“动了慈心” 这个字,在一些抄本中是另一个写法,就是“动了怒”或“忿怒了” ,意思看似相反。
很多译本都取了“耶稣动了慈心”的译法,因为耶稣的“慈心”比耶稣的“动怒”更能解释神迹的发生,但是,从异文评鉴的角度来判别,“动了怒”才更有可能是原典的写法,而多数学者、包括颇受欢迎的几本注释【1】的作者,都采纳“动了怒”的抄本异文。如此,我们相信耶稣的心情由始到终都是愤慨的。
跳出病人角度来理解
其实,耶稣用手摸那痳疯病人,并且医治他,又怎会向他动怒呢?但我们不能单单从病人的需要去理解耶稣的心情,因为马可记述的,不仅是病者的经历,更是这事件在耶稣的传道过程中所造成的纷扰、回响,以至工作上的障碍。
经文的上下文分别记载了一连串互有关连的事件,可以解释耶稣在那一刻为何会如此强硬和愤激。按上文所说,耶稣正在避开络绎不绝、慕名前来的人群(可1:21–39),而医治痳疯病人这个段落,标志着这个过程的高潮。马可在此段指出,耶稣在事件中有所顾虑,而这事张扬开去了,也的确对他的传道工作造成困难。
能理解耶稣的心吗?
我们可以想像耶稣当时的心情:在照顾个人需要之余,还得顾念上帝国度的整体发展。我们相信,一个最令耶稣顾虑的问题是:那些簇拥着他的人,明白他真正的身分吗?如果他们只求得医治,却不信服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又有什么意义?
与此同时,耶稣必须面对那些厌恶他的教训、抗拒他的权柄的势力。马可在这段的下文,陈述一连串事件,说明耶稣的行动处处受到质疑和批判(可2:1–3:6),而医治痳疯病人这段是个引子。
耶稣为我们承担压力
不妨想想,耶稣吩咐那人依法献祭,对“众人”作证据,“众人”本作他们,但他们是谁呢?经文没有明显的交代,但我们可以从马可叙述事件的布局看得出来:在加利利的各处,满布着虎视眈眈的眼睛,都在找机会挑战耶稣行事的合法性。不难想象,当那痳疯病人不理会律法的禁止,闯到耶稣跟前求助,即将招惹的责难是避免不了的;耶稣此时此刻的忿怒,也就可想而知。
不要忘记:是医治我们的主为我们承担了争战的压力,我们才有今天的喜乐与平安!
注释
1.如 R. T. France, The Gospel of Mark, NIGTC; Robert A. Guelich, Mark 1-8:26, WBC; R. H. Gundry, Mark: A Commentary on His Apology for the Cross; M. D. Hooker,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Black's NT Com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