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求道者
约翰福音的写作目的很清楚的写在结尾部份,作者希望人读了或听了本书的信息,能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而且因此能得生命(约20:31)。在这样的主旨里,我们看到全卷书是朝此目标记述。不过我们留意到,诸多与耶稣相遇又追求真道的人中,只有一个人的名字被记录下来,他是尼哥底母。
从尼哥底母的身分,能认定他是一个认真的求道者。他是犹太人最严格派别的法利赛人、是官、是教师,而且他是老人(约3:1、4、10)。他观察到耶稣在耶路撒冷所行的神迹,必是神同在的证明(约3:2)。所以,他夜间来向耶稣求道。尼哥底母此一举动,成了以后介绍他的特殊标记:“就是从前去见耶稣的”、“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约7:50,19:39)。我们说尼哥底母去找耶稣,从身分而言、从记述来看,认真程度,值得留意学习。
不可能的事
然而,当耶稣讲了“必须重生”的道理以后,尼哥底母全然迷失了理解的方向。作者直接或间接给我们看到,他“不明白”、“不领受”,并且“不信”(约3:10–12)耶稣所说的。他的一句疑问可作代表:“怎能有这事呢?”(约3:9)。对他而言,一个人要重生,获得新生命是不可能的。对大多数今日的知识份子,我们相信也有类似的态度。不过,我们要承认,尼哥底母还是客观并有正义感的,当议会讨论到有关耶稣的传言,只有他是据理反驳的官员。
两位官员出资安葬
我们对尼氏所知虽然有限,可是作者留下一笔非常有趣的记录。当耶稣钉十字架受死以后,是两位官员来出资安葬了耶稣(约19:38-39)。一位是亚利马太人约瑟,他是尊贵的议员和财主(可15:43;太27:57),约翰说他是“暗暗”作门徒的,另一位则是尼哥底母。
我们留意到他“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来为耶稣办理后事。若以马利亚所献香膏的量与价钱,一斤和值300达尼尔(《和合本》译为“三十两银子”,约12:3-5)来和本段的记述比较,尼哥底母所献出的是马利亚的100倍。解经书给我们的推测,马利亚所献的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那么尼哥底母所献的则是相当于100个人一年的工资价钱了。
上天介入改变一切
尼哥底母头一次去见耶稣,和耶稣死后的改变为何这样大呢?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他看到耶稣受死的超然与不凡。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在近400多年前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解释:“这突然出现的英勇之气(指尼哥底母和约瑟)是哪来的?怎么暗地里作门徒的,公然来领耶稣的尸体?他们可能招致的危险是与自己的国民为敌。可以肯定,这是来自上天的介入,因此在耶稣活着时不敢公开尊崇他的,现在好像变成新人似的来找取耶稣尸身。
被受死的馨香感染
但若不是耶稣受死的馨香之气先感染了他们,他们不会带着沉香没药而来。这显明耶稣说的:‘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在此发现震撼人心的证据,耶稣的死比活更具有生命赐予力。能力大到救主的死亡吞灭了两个暗地作门徒的,失去他们世俗的胃口。之前是贪爱世俗并基督的恩典产生不了作用的,现在简直对整个世界失去爱恋。”【1】
高举改变生命的福音
被“耶稣受死的馨香之气先感染了”是加尔文的推断,我也认为完全合乎圣经真理,并且正言中福音的核心。看耶稣基督的受难和复活,让我们再一次的聚焦在十字架与福音的大能,愿我们高举改变人生命的福音。
注释
[1] John Calvin, John: The Crossway Classic Commentary,(Wheaton, Illinois:Crossway, 1994),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