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亲子教室:孩子焦虑哪里来?—黄叶仲萍
校务处 发表于 2020年06月5日 星期五 13:24
 
PDF 文档 CC_200608.pdf
音频文件(MP3)

播音:星星

对于有些孩子,一连串小事件积聚,也可引起焦虑的行为。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件显著的事件引起焦虑,焦虑便好像无缘无故的侵袭。不过,每个人对事情的经验和感受都不同。有些事情会影响这人,但却不影响那人。

焦虑的普遍原因:失去、受伤、创伤、健康问题、艰难的怀孕过程、难产、与家庭过早分离、受虐或被忽略,以及目睹暴力事件等等,均会叫人提高意识;像编写了一个自动程式般,驱使人变得异常警惕及自我保护。

孩子听到的比我们想象的多:小朋友的思考是非黑即白—他们并没有成年人客观处理资讯的能力。孩子有所谓“奇幻思维”(Magical Thinking),即他们常常感到自己要对周围世界负上责任,他们亦用这逻辑来解释身上所有的事物。他们以为只要自己去想或做“正确”的事,便可以控制和改变事物。小朋友握着这种信念,对他们行为的影响可以持续一生之久。

血迹斑斑的双腿

以前曾见过一个小女孩,母亲认为孩子的焦虑构成行为、个性的问题:不愿接触别人。所以把她带来见辅导员。

见她当天,天气很热,但是孩子穿着长袖衫裤。我正奇怪的时候,母亲卷起孩子裤管,我看见腿上满是伤口。据妈妈表示女儿每天晚上都挠个不停。紧张的妈妈每天晚上都会叮咛孩子不要去挠,偏偏这却变成了提醒般,每天都掉进这种循环之中。后来,我再深入了解家庭的问题。我发觉父母早已离异,由母亲负责抚养孩子,但是父亲时不时上门借钱;甚至父亲负债,债主上她们的家追债。

聪慧、敏感的孩子看在眼里,她很难分辨事情与她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母亲的担心也成了孩子的担心,孩子不知不觉地负荷了一个感情的重担。她觉得自己要保护母亲,要为家庭付上责任。有些小孩子更承担了父母的责任,以讨好来取悦父母,希望父母不会再有争执。有些孩子则以努力念书,来营救他们的家庭。这些过度负责任的孩子变得特别乖巧、勤劳,因而失掉孩子该有的童真。 

柔韧力—从焦虑困难中复原的力量

“柔韧力”是一个人应付压力和逆境的能力。它可以让人:(1)重新振作,回复到从前正常运作的状态;2)运用逆境中的经验,产生犹如“钢化”的效应,让生活比预期好。如果孩子对事情有所准备,与照顾者有安全的依附关系,或者在以前的压力中吸收到正面的讯息,又经验了正面结果,“柔韧力”便会增强。

上学会让年幼孩子产生高焦虑。因为他们的日程会改变,背负的期望改变,接触到的声色刺激更多。同样地,看牙医、见医生或到医院,也会给孩子带来焦虑。确认这点,并为孩子提供支援,对建立小朋友的“柔韧力”相当重要。

医生:个案增或因家长催逼——上学即呕

5岁女孩患开学焦虑症

新学年将开始,若子女听到上学就不舒服,或许患上“新学年焦虑症”;有年仅5岁幼童每逢上学便呕吐,母亲不惜辞工照顾焦虑女儿。有精神科医生指,近年学童患忧虑症案上升,或与家长催逼有关,尤其是孩子上学前幼儿班。

怕去不成,外出9成时间排厕所

邓小姐的女儿5岁已有焦虑症,幼稚国中班新学年不肯上学,常无故呕吐,持续整星期,邓小姐甚至要准备3套校服,以防女儿弄脏校服借口不上学,又陪女儿上学,虽能慢慢减低对上学的焦虑,但对生活的焦虑感却日趋严重。邓小姐说,与女儿到商场逛街两小时,有九成时间都在洗手间门口排队,只因曾提醒女儿商场人多,想去洗手间要预先告知,女儿因此紧张,常感觉要去洗手间,后经医生确诊患上焦虑症。邓小姐自言非“怪兽家长”,推测压力与焦虑来自女儿本身有读写障碍,担心被同学或陌生人耻笑,从而产生焦虑。

后来邓小姐辞工照顾女儿,由于女儿易对新环境焦虑,邓小姐每天陪她建立规律生活,免到新餐厅用膳;又在考试前一天准备女儿最爱芒果布甸作奖励,减低其对考试的紧张。现唸高中三年级的女儿已平复焦虑心情,更会跟妈妈说:“不如我们今天试新餐厅,看看我会不会紧张?”

根据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统计,焦虑症学童的求诊个案,约占整体儿童精神问题求诊的10%,年纪最小约5岁,而在新学年前后,求诊人数会增加。他指压力会增加忧虑,而这种压力来自多方面,如家长过度催逼、自我要求过高或面对新挑战时产生忧虑等。(资料来源:晴报2014年9月1日)

假如家长能够先跟孩子谈谈他将会面对的事,让他们事前做好准备,给孩子机会提出问题,这空间能帮助他们迎接改变和将要发生的事,是非常有用的。

作者简介

黄叶仲萍博士,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疗协会督导,美国牧关及心理治疗学院教学督导,伯特利神学院教牧辅导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