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星星
最近我被邀请负责一个关于中年人心理状态的讲座,在发问的环节,很多问题却环绕在“怎样和青少年子女沟通”。从中看到很多父母对帮助青少年子女成长感到困难。
青少年进入新阶段
Eric Erickson(爱利克•埃里克森)是近代的心理学家,他创立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他把人生分成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危”和“机”两个极端,各自又有明显的特征。在青少年时期的危机特征是“自我”与“混乱”,所以他们都在寻找“自我”,同时又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他们很想表现自己,却不了解自己。这时,很多父母仍然用指导和教训的沟通模式,实在并不配合这阶段。纵然父母的教导很正确,但这时期的青少年为了寻找自我,会倾向不跟随父母指导。父母因为拥有丰富人生经验及对子女有良好意愿,所以会尽力提供最好的选择给子女。子女因为不想跟随,会倾向作出相反或不理想的选择,导致处处踫壁。父母觉得子女反叛,子女又会觉得父母操控,以至关系恶劣。
先要建立良好关系
若要帮助青少年成长,首先要建立良好关系。但如何建立良好关系呢?单凭良好意愿并不足够,要愿意付出时间,对子女的分享有兴趣聆听,在过程中要投入。这些要求表面上很简单,但实际上很多父母都做不到。
良好的沟通模式
有良好的关系,也要配合良好的沟通模式。子女进入青少年阶段,父母要放弃指导和教训的沟通模式,取而代之,应多说肯定的赞赏说话,多作充满关心的提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倾向指出子女要改善的地方,但缺乏肯定和赞赏。因此,青少年子女并不享受与父母沟通的过程。
虽然知道要多说肯定和赞赏的说话,但若子女偏偏要作不理想的选择,如何是好?
当遇上子女要作错误选择的时候,父母可以用关心的态度问他:“假设有不理想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呢?”如此提问,可避免指导和教训,又可让青少年子女思考,在过程中建立自信及解难能力。
进入青少年子女的世界
回想我的女儿在青少年时期,我曾努力看她喜爱看的书,也看她喜爱看的电影。平心而论,女儿在青少年时期喜欢看的书和电影,并不是我喜欢的。若不是为了明白她的想法及和她沟通,我并不会花这些时间。但是看过后,果然能和她拉近距离,增进沟通,能够很自然和舒适地和她建立关系。
对子女反应有不同诠释
回想我的儿子在青少年时期,他很多时拒绝和我倾谈,而且态度不好。当时我感到不受尊重,心中觉得愤怒和不满,我的面色自然也不好看。儿子见我态度不好,更加拒绝和我倾谈沟通,形成恶性循环。后来我了解到他正处于寻找自我的阶段,并不是对我不尊重。由于我对他的反应有了不同的诠释,当他再次拒绝倾谈时,我内心的怒气竟然消失,神态变得宽容。儿子见我的态度转好,便消减了拒绝的心态,形成良性循环。
建构良性互动
现在我有不同取态,当子女和我分享时,我会放下手上工作,以好奇及有兴趣的态度专注聆听细节。在过程中,接纳他们的感受,以关心的态度提问,让他们思考及建立解难能力;并在适当时候,予以肯定和赞赏。由于建构了良性互动,现时和他们倾谈,过程很愉快。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已能说明了他们持续健康成长。
总结
当子女进入青少年阶段,父母需改变沟通模式。当子女能正确判断事物的时候,要作出肯定和赞赏。若子女判断不理想,要以关心的提问作出引导,让子女拥有自己的决定,并藉此提升子女的解难能力。
在建立关系方面,父母要愿意付出时间,以好奇及投入的态度,细心聆听子女的分享;还要“先情后理”,先接纳子女的感受,然后才表达事理。
若父母能学习子女喜爱的事物,进入他们的世界,会更了解他们的想法。子女也会感受到父母的诚意,这能有效地降低他们的防卫意识,帮助彼此作出深层次的沟通。
当父母明白子女所面对的成长挑战,会对他们多一份谅解,对他们的反应会产生另一种诠释,态度就会随之而改变。这样不但可增强接纳能力,大家的心情也会愉快得多。
除此之外,若父母拥有高尚的价值观,会赢得子女的尊重。若夫妻恩爱,子女在一个安全及亲密的关系中生活,自然会得到健康的成长。
作者简介
陆振洲,个人、婚姻及家庭治疗师,基督教婚姻及家庭治疗硕士,资深特许公认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