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星星
近年以来,只要打开报纸港闻版,经常都看到一至两则关于自杀的新闻。看到这些新闻,心里总有一种沉重和心痛的感觉。据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在前年(编注:2016年)的调查资料显示,估算本港每10万人中有9.3%的人死于自杀,当中尤以青少年的自杀率上升超势最为严重。这样是反映了青少年的心灵越来越脆弱?还是,反映了他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严重呢?究竟我们可以怎样去帮助他们在这个充满各种不同问题、危机和负面意识的社会里,找寻到曙光、盼望,以及加强抗逆能力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面对困难或挫折,但它们总是不能避免地从出生便伴随着我们成长。所以,我们原本应该从小就培养自己的抗逆能力。奈何现代父母总是不忍心看见孩子遇上失败、挫折而跌得焦头烂额,又或是过分担心孩子们会因此而失去自信心。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我们作为父母,有义务教导并帮助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挫折,并让他们培养、锻炼出对抗挫折的能力,以及面对困难的智慧。
近年社会富裕,每一个家庭所生的小孩只有一至两个。因此,这些小孩大部分都在溺爱中长大,不但物质生活丰富,有些小孩甚至有6、7个大人(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外公外婆、女佣)轮流照顾。可以说万千宠爱在一身,不要说需要自己处理困难,即使是基本自理都不用动手。面对挫折时,总有父母来挡驾;加上在香港社会的教育中,普遍将焦点放在催逼子女成绩上,忽视了或是没有时间培育孩子品德的成长,以至于小孩实在没有机会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注意多些,去培养孩子们的抗逆力。
内在方面:
正面处理情绪
要培育情绪健康的小孩,首先是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和有效地控制负面情绪。多从正面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事情,就好像“半杯水”的故事:“若在你面前只剩下半杯水,你是担心:‘我只剩下半杯水’,还是会感恩地想:‘真好!我还有半杯水’?”正面的处理情绪态度让孩子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境开朗,能正面地面对事情。然而,在很多个案中,父母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緖。
当孩子面对困难时,该如何帮助他们呢?若我们细心回望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也经历过和解决过大大小小的困难。起初面对困难时,会害怕和担心,但困难得解决后,便满心喜悦。这些都可以成为活生生的例子,给孩子学习和鼓励。父母也可以尝试跟小孩分享自己的困难,并告诉他们自己也曾努力地思考及寻找各种解决方法。这些都是很宝贵的故事,不但能告诉小孩父母遇到问题时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提醒自己以前确实已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也有能力解决目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提醒孩子们,有困难时,要懂得找人分担,寻求支援,一起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让他们知道:“解决方法总比问题多。”当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遇到挫折也能慢慢克服它。
提升自信心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接纳自己,明白自己的限制,但同时也要肯定自己的能力和知道自己的优点,从而使孩子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处理事情。父母的适当鼓励和欣赏是非常重要的。
外在方面:
安全有效的亲子关系
父母平时要与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恒常的沟通,并让子女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可以放心说出自己的失败和弱点,父母要对此给予接纳和适当的指导。然而,要做到关爱而不溺爱,也是我们作父母要好好学习的一课。
增强社交技巧
正如文中开始所提到的,现今的小孩通常是家中的焦点。因此,性格方面会较自我,不容易建立社交关系。父母要鼓励孩子与人建立正面的社交关系,学习与人相处和沟通,发展和维系友谊。有良好社交关系的人,即使面对不合理的行为或挫折,他们都较有能力去疏导情绪,处理和化解问题。
学习处理压力,以身作则:
在现今社会中,压力是无可避免的;而事实上,适当的压力往往也是我们成长的动力,关键只是我们要懂得如何去舒缓压力。父母可以以身作则,跟孩子一起学习舒缓压力的方法,放松自己,例如:一起做运动、登山等。孩子的学习很多时不是单从他所听到的话而学到,而是从所观察到的行为去领悟和跟从。因此,父母能正面处理压力,并在有需要时懂得主动向朋友、信任的人寻求援助,这便是最好的榜样。
最后,我们要明白抗逆力是人类天生的一种潜能,能使人遇到严重的危机后,仍可以顺利地反弹、复原。拥有抗逆力的人,能转化逆境,令生命更强。即使遇上困难、失败和挫折,都能正面且积极地回应和面对。因此,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也有这一种潜能。父母过分保护孩子,会拿走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解决困难的机会和适应社会的技巧;致使他们长大后,仍不会自我照顾。
古语有云:“疾风知劲草。”因此,给孩子一个合理、正常的生活模式,实在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让孩子在成长路上坦然面对困难和挫折,并以善意的态度作出鼓励和赞赏,好让孩子
能学习承担责任及对个人的行为负责。
作者简介
刘润娇,个人、婚姻及家庭治疗师,基督教婚姻家庭治疗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