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室:吃奶—詹玉冰
播音:星星
对一些事我们很容易便带着辨识的眼光去看,像吃奶、用尿片、吮手指头等,成年人会从一个成长的评审角度来看。成年人会想:“孩子这么大了,还要吃奶?孩子为什么这么不成熟呢?”孩子究竟是成熟,还是不成熟?对于这问题,成年人很少从孩子需要的角度去看;甚至成年人看见问题,立刻就会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做一些事去矫正。解决问题是成年人经常采取的角度,只是容易忘记孩子的角度。小孩子成长有一个过程,在过程中,心急的成年人会过早下了判断,或是制止,或是催逼,而忽略了孩子的问题是一个资讯,要告诉你他的需要及状况。
游戏治疗是透过游戏让孩子在没有压力下,很自然地透露他的需要和想法,从而有机会调整孩子所承受的压力。
小孩子与成年人的表达是有分别的,特别是年龄的比较小的孩子。他们的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未成熟,他能表达出来的主要是主观感受。透过游戏的空间,他们的表达是比较全面和感到安全的。我们透过游戏参与他们的世界,加入我们真诚和接纳的态度,可以间接帮助他们疏导积压的感情、显现困惑的情绪及恐惧等。
从玩耍打开话匣子
游戏所采用的工具“丰俭由人”,只要加点创意,任何东西都可以马上应用。
在游戏室里,辅导员会放置不同的玩具,无论孩子的年龄多大(通常3至12岁)都欢迎他们拿来玩。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表现冷漠;有些表现希奇,向辅导员问个究竟。在辅导员的鼓励下,他们都会拿起玩具来玩。例如:一个5岁大的孩子看见桌子上的奶瓶,他会问:“这是什么?”辅导员答:“这是为你预备的奶,如果你喜欢,你可以喝它。”孩子说:“不!邻居会取笑我的。”辅导员便对他说:“这里没有邻居,没有人取笑你,我也不会取笑你。如果你想喝,可以随便喝。”
有些孩子会拿奶瓶给洋娃娃喂奶,然后又假装自己在喝奶。
这情境制造谈话的契机。无论是他给洋娃娃喂奶,或是自己在假装喝奶,辅导员都可以因应情境和他打开话匣子。
“滋养”孩子给予力量
因应个别孩子的需要,偶尔家长会来到游戏室陪伴孩子,当他们发现孩子用奶瓶,都感到希奇,他们甚至认为这是倒退的行为,是负面、脆弱的,担心阻码了孩子正常的成长。可是,家长没有想到孩子内心的需要,甚至忽略了被滋养的重要性。
说到“滋养”,我想起一位移民到外国多年的朋友,他常请我从香港带一些光酥饼给他。我禁不住问:“光酥饼的味道只是一般,香港有许多比它更美味的食品,为何只吃光酥饼?”原来朋友儿时,祖母常给他光酥饼吃。现在吃这饼,是重温昔日被祖母疼爱的感觉,重温当日被滋养,有重新得力的效果。同样,孩子也需要被滋养,从而得力,以面对每天生活和学习的挑战。
当成年人放下了辨识的眼光,不再用评审的角度看孩子,而是从孩子的需要这角度了解他们,细心去感受孩子透过各种方式向成人传递的资讯,就不难发现孩子的状况,并且能适时、适度地给予滋养。这样,就如同在栽种幼苗的泥土上浇灌一样了。
小锦囊:
1.孩子留恋用奶瓶的日子,只是一种希望被滋养的表达。家长的一个拥抱,一句关怀的话,一段优质的陪伴时间等,都可成为孩子的支持。
2.树上的果子有早熟和迟熟之分,同样,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父母可以按着孩子的成长步伐去扶助他。
作者简介
詹玉冰,个人、婚姻及家庭治疗师,基督教婚姻家庭治療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