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教会承传:新兴的“老掉牙”议题─万峰老师
校务处 发表于 2019年08月2日 星期五 17:35
 

亟须寻找继承人

教会承传是近年火热的议题,相信这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膨胀有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迎来了许久未见的和平,也迎来了生育潮。生育潮对于今天的影响,就是许多的教会领袖当年都曾经让教会大大兴旺,但到现在他们都踏入退休的年龄。他们所作的许多工作,现在正在寻找继承人。

由于1960年代初至1980年代中左右教会断层,导致教会的建立是由一群资深的领袖,需要突然传承至较为年轻的群体。但是网上传说“三年是一道坎”,如果隔了30年的领袖跨代承传,无论对于上一代领袖和下一代领袖来说,都是不容易渡过的“坎”。

两类继承人

继承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缺乏规模的小型教会植堂;一类在于比较大型教会中的管理权更迭

缺乏规模的教会

近日万峰探访了一个在农村的教会,领导的弟兄说:我的教会都是姊妹们,就我一个弟兄,我觉得很孤单。我很想教会有更多弟兄,一起参与管理。

的确,教会女多男少,但姊妹们因为不同的原因,往往都将弟兄们推出来作领导。所以教会硕果仅存的弟兄们,一方面孤单,另一方面承载着整个姊妹群体的期望。我所在的教会,每当到教会领导层会议时,就会只剩下大量的弟兄和少数的姊妹。其实,今天很多机构和单位的上司都是女士,但不知道教会为何仍停留在辅助的角色,或者是因为性别给予女性诸多限制。这个限制有时是由心而发、内化了的限制,是我们习惯使然,而并非外在所限。

对于上面的农村教会,既然人少,其实所有人都应该成为福音的大使和基督的工人,要求一位男性经常关心一群姊妹,老实说也不切实际。一两位弟兄、大量姊妹的教会,要期望教会在短时间内性别平衡也是幻想,所以这种承传,应该安排切实可行的方案,最好就是姊妹也参与在服事之中。

结构复杂的教会

至于大型的教会,面对的是制度和架构下,资深的长辈有更多的机会站在服事的岗位中。他们心中经常盼望有年轻人的参与,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年轻人的世界。我上个礼拜参加了教会一个请35岁以下代表参与的聚会,听听那些年轻人对教会发展的看法。

其中一位25岁左右的年轻人说:“其实,今天教会经常要开会是一个问题,会议这种制度是希腊罗马时期的议会出来的,过了二千年,在这个高科技时代中已经失效了!我们天天在会议之中,又怎能到前线关心弟兄姊妹?”作为一台会议机器,我自己是觉得很震撼的,因为他在说的是,我一直依靠的模式好像不再有效。

面对结构比较复杂的群体,我想长辈们(我估计自己也不是很老,但三年一道坎嘛)应该接纳年轻人的看法和自己是可以南辕北辙,而且他们也不像我们有这么多的考虑和包袱。我自己年纪越长,我发现自己由一个冲在前面的人,变得在后面运筹帷握;同时也代表我不认识我的群体、所思考的方法都越来越空中楼阁。

在这些情况下,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尝试碰壁,我们就是他们最大的后盾和支持。我们经常说:“庄稼多,作工的人少”,但是三国时代,为何英雄辈出?连卖草鞋的刘备也可成为一方帝王,这就是因为我们承平日久,失去了那份继续不断更新变化的激情和热心,只沦于小修小补。

长中幼都重要

承传,你愿意传,他们或许不愿意承。长辈的经验、中年人的能力和年轻人的锐气都是教会和社会需要的元素。我深信,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在教会多年的人,或许不够年轻人的创意、魄力和突破性。我也深信,在教会最有需要之际,作工之人就会前仆后继的出现,成为一个个的草莽英雄,改写一个世代的历史。

最后,无论你是否喜欢传,总有一天尘归尘土归土,不传也得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