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人生下半场》(Half Time)
作者:鲍伯‧班福德(Bob Buford)
译者:杨曼如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
全书一开始,就请来20多位知名人士写推介,当中包括柯威(Stephen Covey,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书作者),著名神学家卢云(Henri Nouwen),著作甚丰而儿童文学尤其出色的基督徒作家路卡杜(Max Lucado),《标竿人生》的作者华理克(Rick Warren)等。单看这批“甚有来头”的推荐人,此书已有相当高的可读性。
为工作和家庭拚搏的上半生
在《人生下半场》中,作者指出人生应像一场球赛,分上半生和下半生。在正常情况下,上半生是为工作和家庭而拚搏,是为成功和成就而活。我们从小到大,朝着父母师长的期待前进,我们努力念书,为的是考上好学校,然后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接着结婚生子,循着人生的自然规则前进,并开始学着抚养儿女。这段人生大部份都是为别人而活。这是应该的,也无可避免,但绝不应维持至生命完结,我们的下半生可以有另一番光景。
在中场重订策略
分隔人生上、下半场的是中段,就是中场休息,即中年阶段。无论上半场是赢是输,绝不是终极结果。事实上,下半场才是决定性的,因为它绝对可以改变赛果:它可以反败为胜,也可将本来赢的赛果变为惨败。关键在于能否在中场休息时段,经过反省、检讨和建立,反败为胜,或维持胜利的策略,并在下半场实践出来,活出真正的成功,就是有意义和丰盛充实的人生。在中场时间,我们要安静下来,听听神对我们说什么。
作者指出,我们要在中场决定人生下半场的使命。以下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反省:第一,我有哪些成就(才干、恩赐)?第二,我对哪些事有很深的负担?
从中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例如:
1. 目前的生活中是否缺少什么重要的东西?
2. 我一生响往什么?
3. 我是谁?
4. 我认为什么东西有价值?
5. 接下去的10年、20年,我想做什么?
6. 我已经纯熟地运用神所赐的哪些恩赐?
7. 我尚未运用哪些恩赐?
8. 我愿意为何而死?
9. 工作上的哪部份让我觉得被困在牢宠中?
10. 我可以在工作上做些什么实际的改变?
11. 为了符合真实的自我,我愿换个压力少(薪水较少)的工作吗?
12. 为了使下半场比上半场好,明天我该采取什么行动?
13. 如何把信仰活用在以后的生活中?
在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们是要付出时间,耐心等候的。这甚至可能要用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而且我们也要诚实面对关于财务、家庭、长期目标等严肃且细微的问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最好与配偶和家人商量,因为我们个人下半场的计划是会牵涉到他们的。
然而,有些人一直留在中场,长久挣扎着要找出新的球赛计划;还有一些人则尽力留在上半场,但不断地想进入下半场。其实,下半场不一定要做一些新事,或“从新来过”。神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且能用过往的经历和经验,加进下半场的人生中,使下半场成为更丰富的发展与延伸。下半场实在可以更精彩!
实际的应用建议
对于我们这些“手停口停”,退休前仍要不断努力工作养家和糊口的人来说,我们虽然不能像有钱的人那样,在中年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但至少我们也需要不时检讨和反省我们的前路、前面的使命、未来如何投资更多在荣神益人的事上。人生下半场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把自己、才干、属灵恩赐和财富“献出去”。耶稣也教导我们要像孩童般毫无牵挂,不要担忧,不要被需要和财物挟制,不要被许多主人控制。
对我来说,基本上是把人生分成不同阶段的。当某个阶段差不多完成时,就开始思想下一阶段的方向,所以我以往大约2-3年就会检讨,然后进入另一阶段。虽然我不是把人生分为上、下半场,但书中有关中场的提醒对我也很有帮助,因为我在每一阶段的检讨就是要做书中所说的中场检讨。
另外,书中亦提到若要人生下半场可以实际运作,我们要做一些事:“要分配工作”、“要做最擅长的事,放掉其他的事”、“知道何时说‘不’,适度推辞工作”等,这些是我进入人生新阶段的重要提醒,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我们去细味。
这本书除了适合上半场快结束的读者外,就算是已经进入了下半场的读者也适合。当下半场的读者仍然像一个尽职的前锋,继续向前冲刺时,这本书可能促使我们叫暂停,出到场外检讨得失,因为任何时候都可改变策略,不会太迟的。
在本书的最后有一课“讨论题纲”,这课就书内的每一课选出一些问题。这不单可以帮助我们个人反省、研究,同时亦可以用在小组中,让一班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跨入人生的下半场。求神牵着我们的手,走上他为我们计划的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