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这是我的立场-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Here I Stand – A Life of Martin Luther)
作者:罗伦·培登 (Roland H. Bainton)
译者:陆中石、古乐人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
多年前,在新华书店看到由作者罗伦·培登(Roland H. Bainton)所著的,改教先导马丁·路德的传记《这是我的立场》(Here I Stand),随即买下。作者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的教会历史教授,也是研究改教历史的权威学者。所以书中引述的史料都有根有据,行文简洁。以讲故事的方式,很亲切地把路德的一生呈现在读者面前,并没有掩盖路德在某些方面的错失,让人了解到一个相对真实的路德,包括他的出生、信仰的成长、改教的过程以及人生的最后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1505年7月,一次雷电使路德违背自己的爱好和志趣,而披上僧袍。
1510年,路德罗马之行,原本抱着满心盼望。他手膝并用地爬上彼拉多殿阶,一遍又一遍地念诵主祷文,他吻遍每一个台阶,盼望这样做能从炼狱中拯救一个灵魂。但最后他说:“谁晓得究竟是否真能如此?”结果失望而回。
1517年,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是关于赎罪券的意义及效果的讨论。教皇利奥十世需要钱而接管了圣彼得大教堂未完的工程。教皇与亚尔伯特主教讨价还价,教皇开价12,000德克(编按:德国当时是受神圣罗马帝国的管辖,但并无实权,既无国库,也无军权,地方由各地选侯及诸侯辖管,所以并无统一货币,较流通的货币为古尔登),亚尔伯特主教还价7,000,最后协议付10,000德克。亚尔伯特拥有在自己领土内发行赎罪券的特权,为期8年。盈利的一半,连同已付的10,000德克,应归教皇建新圣彼得大教堂用,另一半偿还德意志银行界的福格尔家族。赎罪券被描写为只需25分银币就能领一个灵魂进天家的乐园。路得的《九十五条论纲》即由此而起。
从详实的史料中,而提取出的相关历史背景及各相关人物的言行,使得这本传记书变得很生动活泼,又严谨而真实。一个个人物、场景,一个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一幕接一幕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看到在历史中,神如何掌权,使用他的忠心仆人,完成他的工作。路德没有计划那么远,但神的手推着他前进,完成了难以想像的改教工作。本书实在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