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道自建释经灵修
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
欢迎到良友圣经学院网站收听最新每日灵修
路加福音(19-24章)
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
欢迎到良友圣经学院网站收听最新每日灵修
路加福音(19-24章)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4:50–53
50耶稣领他们出来,直到伯大尼附近,就举手给他们祝福。51正祝福的时候,他离开他们,被带到天上去了。52他们就拜他,带着极大的喜乐回耶路撒冷去,53常在圣殿里称颂神。
今天,尔道自建路加福音来到最后的一个段落,感谢主的恩典和带领,使我们一起仔细地阅读过路加福音中不同的主旨,让我们慢慢了解到旧约圣经中的神学主题如何接轨于弥赛亚耶稣身上。
早两天的经文,就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路加这位福音书的作者用了许多旧约的载体 (typos) 放在基督身上,好使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了解到旧约和新约并非两套不同理念的书卷,我们在其中可以找到连续性和相关性。深愿上主的话语继续更新我们的想法和理念,深愿教会也继续以神的话语去更新基督的身体,带来人心、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改变。
今天的经文以耶稣升天(ascension account) 为结束,有人以为这是使徒行传1章耶稣升天记述的精华版,无论如何,这个记述说明了一个新群体的兴起。他们不再是以弥赛亚为地上君王作依归,也不再以统治耶路撒冷为那应许要来的期盼。反之,当耶稣以真理教导过他们,并亲身经历过复活后,就使他们重新诠释过去他们所相信的,并以这新的领受和体会(受苦的基督,进入他的荣耀)成为这个群体的标记。
经文明明可以停在耶稣升上天上就可以了,可是经文却交代他们返回耶路撒冷,并在殿里称颂神。
这让我们想起路加福音第1章的记载,有关祭司撒迦利亚的故事。这个不孕妇人的主题(Barren women motif)通常是要带出神的救恩,可是就算在圣殿的尊贵文化中 (temple cult) ,也找不着一个人明白上主所要赐下的救恩。但如今在最后的一段,诉说一众信徒明白过后,就聚集在圣殿中去称颂神。这次「称颂上主」的内容已经不一样了。他们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文化(anti temple cult) ,基督福音的文化进入圣殿的范围中,好让福音真理成为圣殿该有的文化和信仰核心。从此,基督的福音成全了律法,就重新诠释何谓摩西的律法(Reinterpretation of Mosaic Law)。
新的群体就在新的文化下开展出去了!
思想:
耶稣基督的福音是活在一个时空下,针对着当时的宗教意识形态去作更新和改变。
正如今天的教会光景,这永恒不变的信仰真理也对我们说话,是要使我们脱离那虚伪的宗教行为模式、持续不断地被真理开启眼睛、等候圣灵的能力,好叫福音的大能带来社区、人心不断的更新。
我们就是这新的群体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4:44–49
44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和你们同在时所告诉你们的话: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一切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45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46又对他们说:「照经上所写的,基督必受害,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47并且人们要奉他的名传悔改、使罪得赦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48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49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面来的能力。」
复活的真理看似是骇人的,是人心不容易被开启和明了的。当耶稣经历过死亡,及后复活在门徒的中间,他就用圣经的话语去诠释基督必须 (δει) 受害,第三天从死里复活。
到了今天的经文,耶稣更进一步诠释他死后复活所要带来的事情,就是「并且人们要奉他的名传悔改、使罪得赦的道」
原来「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一切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不都是以耶稣的复活为主,也涉及传扬这复活的道理,就是叫人悔改、赦罪的福音。意即是原来在神的拯救计划当中,人不都是单单被动地领受着上主的救恩,反而在明白、知晓真道过后,人就当为此道去作「见证」。根据以赛亚书中的记载:
「你们是我的见证,是我所拣选的仆人,为了要使你们知道,且信服我,又明白我就是耶和华。在我以前没有任何被造的真神,在我以后也必没有。这是耶和华说的。」(以赛亚书43:10)
「我曾指示,我曾拯救,我曾说明,并没有外族的神明在你们中间。你们是我的见证,
我是神。这是耶和华说的。」(以赛亚书43:12)
「你们不要恐惧,也不要害怕。我岂不是从上古就告诉并指示你们了吗?你们是我的见证人!除我以外,岂有神呢?诚然没有盘石,就我所知,一个也没有!」(以赛亚书44:8)
我们就会发现在末后的救恩中,人要作这救恩的见证,为这福音作忠心的宣讲。
真的,明白真理是重要的,对真理所衍生的信仰体会也是至为紧要的。他们传扬所信的、所经历的,也是必然的事。或者可以理解的是,人们要宣讲的、所挂念的都是心中所挂念的真理。然而,若没有清楚地知晓真理,又哪里有真理的体会,哪会有人投身宣讲和作见证呢?
今天的经文在最后的一节就说到耶稣要将「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面来的能力」。若我们翻到使徒行传1–4章,就明了这段是使徒行传的前奏预告。最终,在五旬节,圣灵的浇灌下,福音的真道,赦罪之恩就被见证出来,门徒终被明白过来,知道救恩是一回怎样的事。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就算我们十分兴奋于分享所明白的和经历的,但耶稣要求我们等候。
是的,要等候,等候那些我们不能掌控的、没有把握的,直到领受圣灵的能力。
是的,是圣灵的工作,不是我们所主导的、所能操控的。
原来,说到底不是我们可以开启什么事工,而是上主的工作:圣灵的能力在我们身上才让我们可以看得见上主的救恩。在使徒行传中,记载了三千人、五千人归向这赦罪的救恩。不就是圣灵的工作吗?
思想:
在路加福音24章,所侧重的不是人回应的能力。
不论在知晓真理、体会所信的、努力作主工的,这些都不是由于我们的能力,反而是上主的恩典和怜悯在我们身上。
各位亲爱的事奉者,恳请主怜悯我们,不要张狂,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谦卑跟着主的带领并等候圣灵的工作。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4:28–43
28他们走近所要去的村子,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走,29他们却强留他说:「时候晚了,天快黑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30坐下来和他们用餐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擘开,递给他们。31他们的眼睛开了,这才认出他来。耶稣却从他们眼前消失了。32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在我们里面岂不是火热的吗?」33于是他们立刻起身,回耶路撒冷去,看见十一个使徒和与他们正在一起的人聚集在一处,34说:「主果然复活了,已经显现给西门看了。」35于是,两个人把路上所遇到,和耶稣擘饼的时候怎么被他们认出来的事,都述说了一遍。36正说这些话的时候,耶稣亲自站在他们当中,说:「愿你们平安!」37他们却惊慌害怕,以为所看见的是魂。38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惊恐不安?为什么心里起疑惑呢?39你们看我的手和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摸我,看,因为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40说了这话,他就把手和脚给他们看。41他们还在又惊又喜、不敢相信的时候,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这里有什么吃的没有?」42他们给了他一片烤鱼,43他接过来,在他们面前吃了。
路加福音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就是重新诠释何谓真正的弥赛亚筵席(reinterpretation of Messianic banquet)。
犹太人所期盼的弥赛亚筵席,就是想望着有一天上主所应许的会来拯救他们、带领犹太人得胜,并且他会出现在这筵席中。可是,路加福音特别记载的许多筵席:如有罪女人的悔罪和撒该的回转(参考路加福音7章、19章),其实要表明耶稣对弥赛亚筵席的诠释是关乎犹太人对罪的悔改。及至在圣餐的设立上,以他的血为罪人流出的宣称,就更说明这一重点。
到了今天的经文,又是另一个筵席的描述,也像是圣餐一样: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擘开,递给他们。圣餐重复出现在往以马忤斯的两个人的晚餐中,这就是使他们重新记起弥赛亚的筵席所为何事:是期盼地上作王掌权,或是说这弥赛亚是牺牲自己将世人的罪赦免,从而得着真正的平安喜乐的救恩?
经文记载了在圣餐的重演后,他们的眼睛就明亮了。这个字明亮了(διηνοιχθησαν)同样与先前他们眼睛被迷糊了是被动词(passive voice)。意即他们由不明白到明白都是经过耶稣在经上的讲解后,才得以看见本该认得出的耶稣。
若我们再仔细看32节中「讲解」(διανοίγεν)这个字,就会发现这个字与明亮是同一个字根,有打开、开启的意思,这重点让我们明白到他们认得出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是因为在耶稣讲解圣经中关于他的一切时,心中就火热起来,是主的话帮他们认得出耶稣。因此,返回上主的话语是一切认识耶稣的人之关键。以马忤斯路上的故事调教我们的想法,认得那复活耶稣的人,就是明白圣经中所谈论关于他的受苦、复活的群众。
路加并没有停在那里,他以圣经的应许为基础,让人知道耶稣真的是复活了,并以肉身出现在门徒当中。经文继续清楚地交代信徒看得见耶稣复活的反应:耶稣邀请他们摸他的手脚,或是与他们一起进食,实际上说明了他真正复活了。
思想:
有时候,我们会以为信仰经验是十分重要的。真的,信仰中没有体会或实在的经历是没可能的,但同时间,这些经验是来自什么的基础也是同样重要的。
今天的经文,教导我们要以圣经为认得复活的耶稣的基础。基于此,一切的体会也都会变得更有意思和实在。
在这个以自我感觉良好的世代中,更是需要以圣经为基础。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4:13–27
13同一天,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14他们彼此谈论所发生的这一切事。15正交谈议论的时候,耶稣亲自走近他们,和他们同行,16可是他们的眼睛模糊了,没认出他。17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一边走一边谈,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就站住,脸上带着愁容。18两人中有一个名叫革流巴的回答:「你是在耶路撒冷的旅客中,惟一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的人吗?」19耶稣对他们说:「什么事呢?」他们对他说:「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的事。他是个先知,在神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大有能力。20祭司长们和我们的官长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钉在十字架上。21但我们素来所盼望要救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不但如此,这些事发生到现在已经三天了。22还有,我们中间的几个妇女使我们惊奇:她们清早去了坟墓,23不见他的身体,就回来告诉我们,说她们看见了天使显现,说他活了。24又有我们的几个人往坟墓那里去,所发现的正如妇女们所说的,只是没有看见他。」25耶稣对他们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26基督不是必须受这些苦难,然后进入他的荣耀吗?」27于是,他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作了解释。
昨天的经文,我们谈论到妇女们向门徒报告耶稣已复活的事迹。相信经过彼得的查证过后,就会慢慢震动着众跟随者的心:到底耶稣是否真的复活了?或许我们会以为圣经的论述,会提供更多的证据关于耶稣肉身的再现,并以此说明耶稣的复活是千真万确的。然而,来到路加福音受难记叙的最后一章,所关注的并非单是耶稣的肉身复活,乃是如何透过圣经去诠释何谓一个受苦却荣耀的人子。
当两个门徒离开耶路撒冷后,正要走在通往一条村庄(以马忤斯)的路上,并且彼此谈论着耶稣死后是否真的复活了。对他们来说,一方面听过妇女们和使徒彼得所说有关空坟墓的事情,另一方面,这好像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在经文19–24节,他们二人详细交代了整个事情的始末,并他们心中的挣扎:到底耶稣的尸体在哪里?是给人取去了,还是真的复活了?
在整个记载中,最奇妙的事情是,耶稣明明以复活的身体与他们对话,但是经文却用了「眼睛迷糊」去形容这两人的状况。这字希腊文是一个被动词(passive voice),意思是他看不见那与他们对谈的就是耶稣是上主刻意安排的。
或许这吸引我们去问,肉身显现的耶稣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模样。这大抵是值得关注的,但是,经文却偏重在耶稣诠释圣经的事情上,并如何透过经上的话去了解基督是要怎样受苦,又进入他的荣耀里。
路加福音24章三次提及耶稣讲解圣经的重要性(参考路加福音24:27、32、44)。而今天的经文中(27节)就提及到:「于是,他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作了解释。」可见在耶稣复活之后,他虽多次显现给人看,但是在路加的笔下,怎样从经中去理解耶稣的受苦而进入荣耀才是最关键的。就好像在耶稣的受苦中,路加多次复述耶稣在十架上所引述诗篇中受苦仆人(Psalmic righteous suffer)这主题去说明什么是受苦的仆人──经历一切受苦之后,最终会得着神的拯救和福气。
可以相信的是,对经文真理的了解和更新才是见证复活的首要。在往后的传承过程中,正确诠释耶稣的受死、复活、升天才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的基本。
这岂不是整本路加福音所着重的吗?
思想:
耶稣责备这两个人为「无知的人,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
我们对真理,是否也是无知的呢?信得太迟钝呢?
我们或许以为自己所信的就是真理的全部,岂知其实只是真理的小部分,让我们更谦卑地追求那使生命改变的真理吧!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4:1–12
1七日的第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那里,2发现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3她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4正在为这事困惑的时候,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放光。5妇女们非常害怕,就俯伏在地上。那两个人对她们说:「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6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要记得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的,7他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8她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9于是她们从坟墓那里回去,把这一切事告诉十一个使徒和其余的人。10把这些事告诉使徒的有抹大拉的马利亚、约亚拿,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还有跟她们在一起的妇女。11她们这些话,使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12彼得起来,跑到坟墓前,俯身往里看,只见细麻布,就回去了,因所发生的事而心里惊讶。
经过了昨天的经文,我们发现到耶稣的死并不像电影<<受难曲>>(Passion)一样,在耶稣受难的情景下,作出了许多的描绘和记述。相反,经文只是轻轻地带过耶稣死时的状况,反而将众人的回应、是否明白上主的儿子耶稣所带来的救恩,描写得更重要和细致。
关于耶稣被安葬后的记载中,多是说到妇女们去到耶稣的坟墓作洁净的礼仪。她们对耶稣的坚持和爱,可以算是比起门徒来说,来得真诚和诚恳。但是她们想不到的是,她们竟然找不着耶稣的身体。
因着她们的猜疑,经文带我们将焦点放在那两个衣服发光的人身上。在犹太末世的术语中,他们可以说是扮演天使的角色或是神的使者,为上主说要该说的话、传递末后重要的信息。他们一句「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就道出了整个复活的精髓、救恩的重点。原来,当众人都以为耶稣会在耶路撒冷作地上的君王之际,他的死可以说是粉碎了许多人的梦想,要怎么才能接受到这事实和另一个诠释呢?
这就要靠妇女们的天启机遇。当妇女们听见天使们的提醒——也就是人子必须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她们才猛然想起耶稣岂非在旅程叙事(Travel narrative)中已经多番提醒(参考路加福音9:44–45,17:25,18:31–33):他受难,并会从死里复活。
若我们仔细看今天的经文,及刚列出的参考经文,就会发现到耶稣是常用「人子」去称呼自己。而这个「人子」的名号在末世的时代中,是犹太人对那应许要来的拯救者所称呼的惯常用语。但最令人惊讶的是,神的使者再一次宣称人子的「荣耀」,他其实是要经历死亡、受人弃绝的。
难怪乎当这些「不学无术」的妇女们向门徒报告这个「荣耀」的人子所经历的是怎样的时候,门徒都一致认为是「胡言」。他们很难去面对和接受这个「反常」的道理,他们心中的惧怕和迷惑,或许就是拦阻他们去明白该要明白的。但是,彼得的反应却是半信半疑的,他跑到空坟墓那里去探个究竟,并且心中稀奇所发生了的事情。
思想:
真的,我们作传道工作的,就是要去使人心改变。这个改变,不单是一群人喜欢返教会、投入教会各样事工,乃是要在人心中,用真理改变那固执的、顽梗的心态、作一个去芜存菁的历程。
这就是复活的真义,不是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3:44–56
44那时大约是正午,全地都黑暗了,直到下午三点钟,45太阳变黑了,殿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46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他说了这话,气就断了。47百夫长看见所发生的事,就归荣耀给神,说:「这人真是个义人!」48聚集观看这事的众人,见了所发生的事,都捶着胸回去了。49所有与耶稣熟悉的人,和从加利利跟着他来的妇女们,都远远地站着,看这些事。50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议员,为人善良正直,51却没有附从别人的所谋所为。他是犹太的亚利马太城人,素常盼望着神的国。52这人去见彼拉多,请求要耶稣的身体。53他把耶稣的身体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凿岩而成的坟墓里;那坟墓从来没有葬过人。54那日是预备日,安息日快到了。55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跟在后面,看见了坟墓和他的身体怎样安放。56她们就回去,预备了香料香膏。在安息日,她们遵照诫命安息了。
耶稣的受难记叙(passion narrative)应放在末世来临的处境下去理解。意即耶稣的钉死、复活、升天所成就的救恩,就是犹太人所期待的末世。但是,这只是开启了末世的第一步,在既济亦未来临(already but not yet) 的神学观念下,在这末后的年代中仍要等待耶稣的第二次再临。
故此,我们就谈论了何谓「乐园」的观念,就是在耶稣的钉十字架时,邀请了那愿意悔改跟随的罪犯一起进入那末世的乐园中。
至于今天的经文,一开始就是用「末后」的术语去表达耶稣的死亡:「那时大约是正午,全地都黑暗了,直到下午三点钟,太阳变黑了,殿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
大阳变黑,在午正的时间,竟然遍地黑暗,就像在旧约的经文中,在末日大而可畏的日子临近的时候(阿摩司书7:9;约珥书2:10、 30–31),正好表明着耶稣的死也同是末日的临在。在犹太人的心中,末日的临在只是包括神的临在和神对列邦的审判,哪知耶稣所遭遇的情景,竟好像上主审判自己所差来的弥赛亚?!那有这样的道理?
其实在上主所设下的祂的救恩,就是用自己的儿子,去承担各人该得的审判。圣殿的幔子裂为两半,就正代表着他死后,人就可以直接亲近天父。耶稣的钉死成就了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可以白白承受这恩典──圣殿的幔子从此就不能阻隔这两种人,可以同为基督的身体。
如昨天的经文一样,诗篇中的义人受苦(Psalmic righteous sufferer) 这主题又再出现,并成为耶稣在死前最后的一句说话:「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参诗篇31:5)。而耶稣口中所说的这句话,就表明着他的顺服,也同时彰显出他明白这诗篇的主题,好叫后人,如他的门徒、及至今日的教会,都学习这诗篇中的载体(typos)。耶稣的榜样是甘愿在神的心意中为祂受苦,即使受到众人的误解和弃绝。这也是传扬福音者的基本要求。
在耶稣死后,路加独特地记载了百夫长的回应,说耶稣是个「义人」。这个义人若放在诗篇中的义人受苦这主题去理解的时候,这百夫长其实明白为什么义人会受苦,以致他归荣耀给神。
思想:
其实真理的事,不是人没有兴趣去知晓和明了,今天的经文就讽刺地记载了百夫长明白上主对犹太人的拯救心意。而及后,众人(包括犹太人)都捶着胸回去,也许表示他们正正懊悔他们所作的。
真理的彰显和宣讲或许没有得到即时的回应,但请相信这真理会在人心中发芽,到了适当时候,就会结出果子来。再等多一时,就可以了。不是吗?
让我们一起常存这盼望吧!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3:32–43
32另外有两个犯人也被带来和耶稣一同处死。33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他们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34〔 这时,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士兵就抽签分他的衣服。35百姓站在那里观看。官长也嘲笑他,说:「他救了别人,他若是基督,是神所拣选的,救救他自己吧!」36士兵也戏弄他,上前拿醋送给他喝,37说:「你若是犹太人的王,救救你自己吧!」38在耶稣上方有一个牌子写着:「这是犹太人的王。」39同钉的犯人中有一个讥笑他,说:「你不是基督吗?救救你自己和我们吧!」40另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41我们是应得的,因为我们是自作自受,但这个人没有做过一件不对的事。」42他对耶稣说:「耶稣啊,你进入你国的时候,求你记念我。」43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今天的经文是关于那钉在耶稣旁边的两个罪人与耶稣的对话,这段对话是路加独有的记载。然而,这个短短的记述,却是可以总结路加对耶稣的受难记叙(passion narrative)中的神学观,好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去诠释耶稣钉死并复活的事迹。
首先在这里,充满了旧约诗篇有关义人受苦 (righteous suffering)的记述:例如「士兵就抽签分他的衣服」就是出于诗篇22:18:「他们分我的⋯⋯为我的内衣抽签。」;又好像:「他救了别人,他若是基督,是神所拣选的,救救他自己吧!」也同样是来自诗篇22:7–8:「凡看见我⋯⋯可以搭救他吧!」;而「士兵也戏弄他,上前拿醋送给他喝」是来自诗篇69:19–21:「你们知道我受的辱骂⋯⋯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
综观这两篇诗篇,其主题是来自于义人受苦的描述。同理,于耶稣进耶路撒冷时所引用的诗篇118篇,义人的受苦是常态,并且也是磨练人在生命中,是否真的愿意等候神、依靠神。所以,引用义人受苦的主题的诗篇是要去巩固义人受苦的常态性,从而延伸到耶稣这位义人的受苦甚至钉死,并非是羞辱的事情,乃是旧约诗篇神学中精华的所在。
我们会称这个载体 (typos) 为诗篇中的义人受苦(Psalmic righteous sufferer)。然而,在末世观的角度来看,许多人,包括门徒宗教领袖都以为真正末后应许要来的弥赛亚会以君临天下、得胜又得胜的状态去拯救上主的子民,好叫上主的荣耀再一次彰显在人间。
要知道的是,原来在真正的末后时刻,上主应许要来的并非是他们所想象的,也不是如犹太天启文献中的末世观所说的那样荣耀地在地上掌权。所以,这独特的经文在最后就谈及关于末世的标记──乐园。这字在七十士译本中是用来描述伊甸园那种最起初、最和谐的图像。而在末世的指向下,这字就是用来表示在末世神为人所设的美好的境地。
综合以上的论述,诗篇中的义人受苦(Psalmic righteousness sufferer)这主题就是应该放在末世弥赛亚的身上,好让犹太人再一次返回圣经的神学中,正确地了解那末后应许要来的至圣义者。也叫人不再惊讶为什么上主的儿子耶稣竟死在十架上。
思想:
在我们心中,都会有许多的多年固有的做人法则和想法,甚或是已经是多人的共识。但容许我们进深在神的话语中,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上主的真理再一次触动我们的人生,为之带来惊喜。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3:26–31
26他们把耶稣带去的时候,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从乡下来,他们就拿住他,把十字架搁在他身上,叫他背着跟在耶稣后面。27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其中有好些妇女为他号咷痛哭。28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要为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儿女哭。29因为日子将到,人要说:『不生育的、未曾怀孕的,和未曾哺乳孩子的有福了!』30那时,人要向大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向小山说:『遮盖我们!』31他们若在树木青绿的时候做这些事,那么在枯干的时候将会怎么样呢?」
在今天的经文中,路加特别提及妇女们的跟随,尤其是在耶稣走上十字架的路上。除了那个被勉强过来为耶稣背起十字架的古利奈人西门外,耶稣的门徒已经没有几个愿意伴在他的身旁。纵然经文描述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但根据路加福音23:35的记载,这些百姓只是「站在那里观看」。然而,他们或许只是心怀二意地等着再有没有神迹从耶稣而来,可见只有妇女的号咷痛哭是耶稣在最后的路上的最大安慰。
在路加福音8:3,路加已经提及这些妇女是用自己的财产去供应耶稣和门徒。到了最后的阶段,或许仍是这群妇女忠心地在耶稣的旁边。
但惊讶的是,耶稣没有为他自己的遭遇说什么悲凉的说话。相反,他安慰这些妇女们,不要为他哭,反而要为耶路撒冷的女子和其儿女哭。对于耶稣来说,他的死会带来末世的审判,就是对雅各各支派的定罪,使耶路撒冷的圣殿再次陷入外邦人的手中。若参考耶利米书9:17–19: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考虑,将唱哀歌的妇女召来,差人召善哭的妇女前来,叫她们速速为我们举哀,使我们泪眼汪汪,使我们的眼皮涌出泪水。因为有哀声从锡安传来:『我们竟然败落!我们何等惭愧!我们撇下土地,人拆毁了我们的房屋。』」就不难发现耶利米时代中圣殿的被毁这个载体(typos),在耶稣的宣讲中,在不久的将来将再一次呈现出来。
因为在耶路撒冷被毁的日子,生灵涂炭,那不生育的、未曾怀胎的,就可以不需要经历与自己子女分离的时刻,就好像马利亚要与耶稣分离的痛苦一般。可见,耶稣的牺牲、犹太的顽梗,带来上主对祂子民的审判。
这个审判不但发生在耶利米的时代,也同样发生在何西阿的时代,当路加引用何西阿书10:8的经文:「……他们要向大山说:遮盖我们!向小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就同时说明犹太人拜偶像、离弃耶和华的拯救时,会受到可怕的审判。
当钉十字架这事临到耶稣(有汁水的树)上,可以相信的是,那更是可怕的末日的审判将临到犹太人的身上(枯干的树)。所以,耶稣不是将悲伤放在自己身上,因为那更可怕的,会临到那叛逆的人身上。
思想:
当女子们为耶稣的行刑悲鸣的时候,原来大灾祸和审判已经要临到逼迫耶稣的人身上。
历史常常重演(history repeats itself)。当我们看见这些公义的人正受着逼迫时,请不要忘记那伸张公义的主会将审判带到那些不义之人的身上,好叫义人不是枉然受苦。
安静等候那审判活人、死人的主,因衪仍是活着在我们中间的。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3:13–25
13彼拉多传齐了众祭司长、官长和百姓,14对他们说:「你们解这人到我这里,说他是煽惑百姓的。看哪,我也曾在你们面前审问他,并没有查出这人犯过你们控告他的任何罪;15就是希律也是如此,所以把他送回来。可见他没有做什么该死的事。16所以,我要责打他,把他释放。」18众人却一齐喊着说:「除掉这个人!释放巴拉巴给我们!」19这巴拉巴是因在城里作乱和杀人而下在监里的。20彼拉多愿意释放耶稣,就再次向他们讲话。21无奈他们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把他钉十字架!」22彼拉多第三次对他们说:「为什么呢?这人做了什么恶事呢?我并没有查出他有什么该死的罪来。所以,我要责打他,把他释放。」23他们大声催逼彼拉多,要求他把耶稣钉十字架;他们的声音终于得胜。24彼拉多这才照他们的要求定案;25又把他们所要求的那因作乱和杀人而下在监里的人释放了,而把耶稣交给他们,随他们的意思处置。
在福音书中,耶稣受审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记载。然而,每卷福音书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在路加福音的记述中,明显地要表达犹太人要对耶稣的死负上全责;反而彼拉多和希律的责任好像刻意被淡化。就让我们透过今天的分享,去了解这个写作的手法到底要表达一件怎样的事情?
彼拉多在询问过希律有关耶稣受审的事后,他们仿佛有共识该如何处理这事。他传召祭司长和官府并百姓,并向他们呈明他已经查过耶稣煽惑百姓这案──他一点儿的罪也发现不出来。彼拉多并且声称,就算管辖加利利的希律,也是如此相信。在加利利的地区,就是耶稣传道多年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证据证明耶稣犯了什么该死的罪,所以希律就把他送回到他那里。
明显不过的是,彼拉多很想洗手表明对这人的审判,与他没有任何的关连。可是,他却始终逃避不了他该有的责任。
他聪明的地方是按着当时的习俗──在节期时间释放一个囚犯(在两约的文献中,我们却没有发现有这记载,但相信这是当时逾越节的一些做法)。
他就问犹太人要释放哪一位。经文多次强调彼拉多「愿意释放耶稣」、「再次和他们讲话」、「第三次对他们说,为什么……我并没有查出他有什么该死的罪」。这等记述明显是要将耶稣的死归入犹太人的帐下,因为犹太人说「除掉这个人!释放巴拉巴」,「把他钉十字架!把他钉十字架!」,「大声催逼彼拉多,要求他把耶稣钉十字架」。
其中,「他们的声音终于得胜」就是整段的高潮所在。若果整个受苦记述 (passion narrative) 都是在末世观的君王再来的框架下写成的话,犹太人就不禁会问:在他们的天启文学中,那末世君王(eschatological king) 不是会受他们的欢迎和高兴吗?干吗他们竟然想将他钉十字架?更讽刺的是,耶稣这位末世君王的生命却是被一位外邦人作出多番的挽救呢!
思想:
什么是我们生命中的拯救和恩典?犹太人的宗教领袖和百姓就看错了,以拯救人的为有罪的,并极力地相信他真是有罪。
为自己所信的而坚持是一件好事。但是,总要留一丝的空间给上主。我们会看错「恩典」并非真是恩典,有同感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3:1–12
1众人都起来,把耶稣解到彼拉多面前。2他们开始控告他说:「我们见这人煽惑我们的国民,禁止我们纳税给凯撒,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3彼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是你说的。」4彼拉多对祭司长们和众人说:「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5但他们越发竭力地说:「他煽动百姓,在犹太全地传道,从加利利起,直到这里了。」6彼拉多一听见,就问:「这人是加利利人吗?」7既知道耶稣属希律所管,彼拉多就把他送到希律那里去。那时希律正在耶路撒冷。8希律看见耶稣就非常高兴;因为听见过他的事,早就想要见他,并且指望看他行些神迹,9于是问他许多的话,耶稣却一言不答。10那些祭司长和文士都站着,竭力控告他。11希律和他的士兵就藐视耶稣,戏弄他,给他穿上华丽的衣服,把他送回彼拉多那里去。12从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在那一天竟成了朋友。
关于耶稣的受审,除了受到公会的戏弄和诬告外,今天的经文亦带我们到罗马官员彼拉多的目光下,去探讨一下到底耶稣是如何被人定罪,在其中又发生了什么需要我们去反省的事呢?
因着祭司长及其公会没有权柄定人有该死的刑罚,故此,他们将耶稣带到罗马现任官员彼拉多那里,希望借着他的手,可以将耶稣定下必死的罪名。
在今天的经文中,祭司长和宗教领袖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在罗马彼拉多的面前控告耶稣的,都是与昨天所提及的罪名完全是两码子的事。在犹太人自家的面前,他们所挂念的都是关于宗教性的刁难,以耶稣犯上犹太宗教的条例去告诉犹太人有关耶稣的罪名。可是到了彼拉多的面前,他根本不太明了他们犹太教的宗教条例。所以,犹太宗教领袖们只道出耶稣政治性的过失,并在彼拉多面前控告耶稣。
在经文中,犹太人提出了两个严重的政治罪行。
第一就是控告耶稣诱惑国民,禁止向凯撒纳税。在路加福音20:23–26中,文士和祭司长的奸细曾向耶稣问过关于纳税的事情。可是,就算耶稣小心翼翼地回答:「凯撒的物归凯撒,上主的物归上主」,这也拦阻不了他们的以偏概全,把欲加之罪放在耶稣身上。因为不向凯撒纳税,就是向凯撒不忠诚。这个不忠诚就自然地为他们罗织控告耶稣的第二个罪名:耶稣自认是基督,是一个王。因着一个王的宣称,就等同于不忠于凯撒;一方面诱惑国民不向凯撒效忠,另一方面宣传自己的王权,希望有一天可以打败罗马、打败凯撒。可见这个罪名是一个何等严重的指控。犹太宗教领袖的妒忌和争权是何等的可怕,竟将一个没有干过什么的人置于死地。
就算彼拉多什么都查不出来的时候,这等领袖却极力地告耶稣,希望他可以入罪。可以想象的是,彼拉多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位本受欢迎的耶稣,要入他的罪,也要找希律安提帕落局一起承受定罪后的风险。经文没有多交代为什么此事后竟使希律及彼拉多成为朋友,但估计是他们都有共识怎样处理这个烫手的热芋。
思想:
人世间,每一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犹太宗教领袖有自己的议程和邪恶,希律和彼拉多也因着自己的政治考量去思想和定案。但真理在哪里,却是没人关注和问津。
在教会议策的时候,我们是否只关注自己的议程、自己的想象,到底上主的心意是否有人关心呢?这是否也是我们教会今天的写照?!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2:63–71
63看守耶稣的人戏弄他,打他,64又蒙着他的眼,问他:「你说预言吧!打你的是谁?」65他们还用许多别的话辱骂他。66天一亮,民间的众长老、祭司长和文士都聚集,把耶稣带到他们的议会里,67说:「如果你是基督,就告诉我们。」耶稣对他们说:「我若告诉你们,你们也不信;68我若问你们,你们也不回答。69从今以后,人子要坐在权能者神的右边。」70他们都说:「那么,你是神的儿子了?」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71他们说:「我们何必再要见证呢?他亲口所说的,我们都亲耳听见了。」
在耶稣受难记述的当中,好像过往20天的尔道自建所讨论的,是以一个末世君王临在的神学观念去认识耶稣的受苦、钉十字架、复活和升天,但是在众多的犹太天启文学的末世观下,「人子」应以得胜的姿态作为末世下的高峰。
今天的经文可以算是一个反高潮 (anti–climax) 。情况就如昨天彼得的不认主一样,他以为可以获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衔时,顷刻间,一切的想望都成为空谈。这种反高潮(anti–climax)是耶稣受难记 (passion narrative) 中一个重要的指向,就是这样的反高潮使我们明白何谓颠覆世人的末世君王掌权的想法。
耶稣受人的戏弄和受害是对于跟随耶稣的门徒和群众难以接受的一环。明明在进城的时候,他骑着驴子进来,受到众人的欢呼和爱戴;在圣殿天天教训人,没有人能辩倒他,众人都们以为耶稣宣布作王是迟早的事。但是,反高潮又再出现,竟是这位救主被戏弄、受审。
我们难以想象为什么一位救世主,竟然会落到如此的下场,对于跟随者来说,这打击可以算是致命的,众人对耶稣的离弃可以说是无可口非。
但是,反高潮的出现或许使人问,耶稣昔日所作的事是虚谎吗?是误导吗?他的教导岂非仍是铿锵有力吗?
但对于那些宗教领袖,所顾念的仍是自身的利益和名声,焉能会放过耶稣?他们或许希奇的是,他明明是好像满有权柄,叫五千人得喂饱、又有医治、赶鬼的神迹,为什么突然间,好像变得软弱无力,随意遭人蒙眼,去猜谁人正正打他?这等的试探和暴力,就正正说明我们所亲爱的救主,甘愿放下世人所期盼,甚至令到许多相信的人失望和沮丧,却仍是走上这条孤单的、成就救恩的真理之路。
最讽剌的是,在受审期间,人问他是否就是基督,明明应该回答是的,可是这等的答案只会招来他们的诬告。他们的不信──这不信,就像是祭司撒迦利亚对天使的说话不信一样。明知救恩正要开展,可是没有人理会和关心,反而将那要拯救世人的钉死在十架上。
思想:
是的,恶人要作的,没有人可以拦阻的。但是每一个反高潮都是一个善意的提醒,使我们重新思考耶稣在以往作的是什么。是否不合我意?信仰不如自己的预期,就要放下以往信仰所体会的一切吗?
给那将要离弃信仰的:
容让上主在我们前面仍有不断的惊喜,或许使我们咋舌、难以接受,但只要多一点点的相信,就可以跨过此关了。可以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2:47–62
47耶稣还在说话的时候,来了一群人。十二使徒之一名叫犹大的,走在前头,接近耶稣,要亲他。48耶稣对他说:「犹大,你用亲吻来出卖人子吗?」49左右的人见了要发生的事,就说:「主啊,我们拿刀砍好不好?」50其中有一个人把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右耳。51耶稣回答说:「算了,住手吧!」就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52耶稣对那些来抓他的祭司长、守殿官和长老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如同对付强盗吗?53我天天同你们在圣殿里,你们不下手抓我。现在却是你们的时候,黑暗掌权了。」54他们拿住耶稣,把他带走,进入大祭司的住宅。彼得远远地跟着。55他们在院子中间生了火,一同坐着,彼得也坐在他们当中。56有一个使女看见彼得面向火光坐着,就定睛看他,说:「这个人素来也是同那人一起的。」57彼得却不承认,说:「你这个女人,我不认得他!」58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看见他,说:「你也是他们一伙的。」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是!」59约过了一小时,又有一个人坚持说:「他实在是同那人一起的,因为他也是加利利人。」60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正说话之间,鸡就叫了。61主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就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62他就出去痛哭。
真理的路有时候是一条孤独的路,明明所有人都期望耶稣可以成为末世的君王去重新统管以色列地,或是如新摩西(New Moses) 一样带领以色列人脱离罗马人的手,可以在自己的地土上,重新获得自由和回复昔日上主的应许。而当世人都以为是这样的时候,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中的挣扎更觉真实。
可是到了祷告完结的时候,他的入室弟子就送来死亡之吻,一个原以为可以信得过的门生,竟然连同外人一起捉拿耶稣。顷刻之间,没有什么先兆,就用这亲昵的方法去将人置于死地。
几天前,我们已经清楚表明,魔鬼撒但进入门徒犹大的心的描述在犹太教末世的神学下,是匪夷所思的。上主的子民应站在上主那边,一起对付那恶者。可是犹大以及大祭司的手下竟然连同魔鬼一起对付上主的儿子,现今就是实现这可怕的现实的时候。但是对于大祭司等宗教领袖及犹大,他们必定会相信自己所作的,是为神大发热心,对付那该受咒诅的耶稣。可知人生突如其来的事,有时可真是令人费解,但是用耶稣眼光看,或许一切都会变得理所当然。
除了犹大这个角色外,彼得也是同样的站在魔鬼的一旁,或是用耶稣的说话,就是魔鬼想要得他,像筛麦子一般。
「左右的人见了要发生的事」这句的意思是,彼得及门徒看见将要发生的事 (τὸ ἐσόμενον)。对于彼得来说,他拿起刀砍祭司长仆人的耳朵,是要说明他以为耶稣就要用十二营天军来扫灭一切的仇敌, 而革命正由他手开展出去(参考约翰福音18:10及马太福音26:52–54)。他深信所谓的末世应许,就是耶稣基督登基作地上的王。
可是,当耶稣医好这仆人的耳朵时,彼得可以说是傻了眼,为什么不是按他心中的弥赛亚剧本去演的呢?!直到他远远地跟着耶稣,或许仍是相信着耶稣的十二营天军正赶来,故他心中仍是不惑,等候着会来的事情。
哪知三次的不认主,彻底地破坏了彼得心中的所信。同样地,顷刻之间,彼得心中的确信变得空空如也。感恩的是,主转过身来看彼得,他就想起耶稣刚才不久所说的话,他就痛哭了。
思想:
或许我们不太明白彼得所哭的是什么的一件事,是他失信——明言会与主同下监、同死、但他食言了;或是他心中所期盼的荣美得胜的图画没有出现,他就心中悲鸣。
无论如何,若上主在顷刻间要我把自己「相信」的放下,重新相信那看似不可能的事,我们可以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2:31–46
31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32但我已经为你祈求,使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33彼得对他说:「主啊,我已准备好要同你坐牢,与你同死。」34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35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差你们出去的时候,没有钱囊,没有行囊,没有鞋子,你们缺少什么没有?」他们说:「没有。」36耶稣对他们说:「但如今,有钱囊的要带着,有行囊的也一样;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37我告诉你们,经上写着说:『他被列在罪犯之中。』这话必须应验在我身上,因为那关于我的事必然成就。」38他们说:「主啊,请看!这里有两把刀。」耶稣对他们说:「够了。」 39耶稣出来,照常往橄榄山去,门徒也跟随他。40到了那地方,他就对他们说:「你们要祷告,免得陷入试探。」41于是他离开他们约有一块石头扔出去那么远,跪下祷告,42说:「父啊!你若愿意,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是照我的意愿,而是要成全你的旨意。」43〔 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44耶稣非常痛苦焦虑,祷告更加恳切,汗如大血点滴在地上。〕45祷告完了,他起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因为忧愁都睡着了,46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睡觉呢?起来祷告,免得陷入试探!」
在圣餐的设立后,耶稣就预言当中的门徒犹大会卖主、离他而去。他也教导门徒不要以神国的降临就去争大、当首位。今天的经文,耶稣继续苦口婆心地劝勉门徒,解开他们心中的顽固和迷思,好让他死后,他们仍可回忆起耶稣的训言,重新振作起来,回应福音的使命。
耶稣在今天的经文中,就冲着彼得来,预言彼得及一众门徒正正被撒但攻击,要筛他们像筛麦子一样。
我们若记起四天前的尔道自建,同样地,撒但是进入了犹大的心,使他与宗教领袖一起去对付耶稣。这撒旦角色的介入,是要表明原来在末世的时代,牠是会来进入上主子民的心,一起对付神的受膏者,所以,这才是信徒在末世中需要面对的真实现况。及至今天,信徒仍要为此警醒。不是像两约间天启文献中所说的,撒旦恶者这角色只会软弱地被上主打败的描述。
其实在耶稣对彼得的提醒中,他从不希奇撒但在人心的工作,但是他会继续为人心去祈求,希望他们在失脚之后,不至失去信心,并会回过头来,坚固其他的兄弟。
亲爱的弟兄姊妹,信仰从不夸耀自己的完全或从不失败,反之,努力面对自己的真实,却是重要的,难道我们要学习彼得的回答吗?
接着耶稣就谈到关于钱囊、口袋和买刀的事宜,这等事又关乎什么事情,与耶稣先前预言门徒不认主的关连在哪里?
在经文当中,耶稣将以赛亚书的「他被列在罪犯之中」提出来,并说这事必应验在他身上。这个受苦的仆人的载体(typos)重新放在耶稣受苦的事上。这个就是耶稣福音的所以然。因着这个犹太人看似难明的福音,门徒及后就失落跌倒,但是那恩慈的主会继续使用他们,去呼唤他们传这使人跌倒的福音,就是要带着钱囊、口袋和刀,去预备到每一村落将这福音向人宣讲。
所以,这个转向「回头坚固你的弟兄」就是去坚固众人去将福音传扬出来,不要再纠缠着自己的不是和无能,反而要因着恩典的临在,生命主的复活,使人再一次知道自己的生命该是为何而活。
思想:
在客西马尼园中,门徒的不警醒,相对起耶稣的挣扎、祷告、争战、天使的加力,形成一幅十分有趣的图画。仿佛一条真理的路,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是孤单的、是漫长的;好像那些应站在你身边的人却渐渐不明白你、不理解你,最后只有你一个与上主在一起。
或许事奉的路,你我都会有这样的磨练,但是那些人会回来,坚固其他人,一起走前面的路。你信得过上主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2:24–30
24门徒中间也起了争论:他们中哪一个可算为大。25耶稣对他们说:「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那掌权管他们的称为恩主。26但你们不可这样。你们中间最大的,倒要成为最小的;为领袖的,倒要像服事人的。27是谁为大?是坐席的还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吗?然而,我在你们中间是如同服事人的。28「我在试炼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们。29我把国赐给你们,正如我父赐给我一样,30使你们在我的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
今天的经文谈及门徒争为大,他们所期盼就好像天启文学所论述的末世观一样:那应许要来的弥赛亚(耶稣)会得胜一切地上的政权,从而开展出一个不一样的以色列国度,好叫世人服膺在上主的主权下。
因此,在这信念下,路加在圣餐设立后就论述关于门徒的争为大,更加显得门徒是根本不明白圣餐的真义在哪里。他们只是一心想在神国降临时,可以坐在耶稣的左右边,成为至高者最看重的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对于门徒来说,所谓末世的逆转主题(eschatological reversal motif) ,就是他们由卑微的状况,变成真的「恩主」。这「恩主」两字是一个希罗文化时常用的字眼,就是一些有需要的人、贫穷的人,以掌权、富贵的贵族为「恩主」,渴望他们可以在经济上给他们一点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就会以各种方式去赞扬那等贵族、拥护他们的名声,从而在经济及民生不景的时候,带来多一点稳定,使那贵族的前景可以继续下去。情况仿似世界不同的政党会以某些恩惠去换取选民的好处,而受惠的选民则会「煽惑」更多人支持该政党。
但是,耶稣却不苟同他们的想法。他们错误诠释了何谓真正的末世逆转的主题。门徒以为真正的逆转是在地上──贫穷变为富有、由被欺负到自身执掌政权、由没有名声到终于可以干一番大事。耶稣却教导他们,要以服侍人才是为大,要甘愿作年幼的,放下成为首领和为大的。
原来真正的末世的逆转,就是将人世间的权力游戏规矩倒转过来。真正的为大就是谦卑地服侍人,不以自己所作的,去赚取在人间的名声。反而正正在磨难的时候,为福音去服事人,承受人间的刁难和弃绝,这就是神国的彰显。
经文的最后一句,成为了令人最惊讶的地方,那些肯为主,在末世中以福音服事的人,可以在主的宝座前吃喝,并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可知道在犹太的传统中,雅各的十二个儿子会起来审判列邦。但是,耶稣福音的服事者却是审判十二支派的。岂非叫人咋舌?
思想:
是的,真正的末世逆转并非自己可以想象的,那种逆转亦叫人惊讶不已。我们要放下该放下的,好好地一心追求属于主的那份逆转和新事。
我们愿意去经历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2:7–23
7除酵节到了,这一天必须宰逾越节的羔羊。8耶稣打发彼得和约翰,说:「你们去为我们预备逾越节的宴席,好让我们吃。」9他们问他:「你要我们在哪里预备?」10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进了城,会有人拿着一罐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着他,到他所进的房子里去,11对那家的主人说:『老师问:客房在哪里?我和我的门徒要在那里吃逾越节的宴席。』12他会带你们看一间摆设齐全的楼上大厅,你们就在那里预备。」13他们去了,所看到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他们就预备了逾越节的宴席。14时候到了,耶稣坐席,使徒们也和他同坐。15耶稣对他们说:「我非常渴望在受害以前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宴席。16我告诉你们,我不再吃这宴席,直到它实现在神的国里。」17耶稣接过杯来,祝谢了,说:「你们拿这杯,大家分着喝。18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等神的国来到。」19他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20饭后他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为你们流出来的。21但是,看哪,那出卖我的人的手跟我一同在桌子上。22人子固然要照所预定的离去,但那出卖人子的人有祸了!」23于是他们开始互相追问他们中间哪一个会做这事。
圣餐的设立是历世历代信徒所看重的。在我们的经验中,圣餐是众圣礼中最为信徒所认识的,大概是至少每一个月,我们都会在教会中与众圣徒一起守圣餐。但我们或许会问的是,耶稣要设立的圣餐到底是所为何事?我们明白圣餐是要用来纪念主的死和流血,但这观念与昨天的经文所提及的天启性的末世观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弥赛亚的到访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末世的事情,犹太人在被掳后,极其期盼着上主差派拯救者为以色列带来真正的释放。故此,弥赛亚的末世性是可以想象的。加上在两约之间,逾越节的晚餐不单是用来纪念昔日上主拯救祂的百姓离开埃及地,同时间,也期盼着那节期会再一次发生、会重复出现,拯救他们离开罗马人的手。故此,逾越节的晚餐变得饶有另一番意味。
路加福音的一个特色,就是记载了不少弥赛亚筵席(messianic banquet)(参路加福音7:36–50,10:38–42,11:37–54,14:1–24,15:1–32,19:1–10)。我们可追溯至以赛亚书中,天启性的弥赛亚筵席为其起源(参以赛亚书25:6–8:「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摆设宴席,有肥甘与美酒,就是满有骨髓的肥甘与精酿的美酒。在这山上,他必吞灭那缠裹万民的面纱和那遮盖列国的遮蔽物。他已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干各人脸上的眼泪,在全地除去他百姓的羞辱;这是耶和华说的。」
可见路加将犹太人所熟悉的弥赛亚筵席及逾越节筵席和末世的观念连在一起,并重新诠释。
在犹太人普遍的弥赛亚筵席中,都是等候真正的拯救者的出现,并带来犹太人的希望,死海古卷群体的做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是当我们仔细看圣餐的内容时,就会发现到为什么这耶稣弥赛亚竟然会被擘开身体,并流出宝血,好像这弥赛亚会被牺牲、死在敌人的手下,而非打败敌人、拯救以色列。这好像又是颠覆了以色列人对弥赛亚筵席及逾越节的想象。
耶稣在设立圣餐时,就正正在15–16节表明这个真理:「耶稣对他们说:『我非常渴望在受害以前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宴席。我告诉你们,我不再吃这宴席,直到它实现在神的国里。』」
「受苦」、「擘开」、「递给」、「拿起杯」、「血所立的新约」就是弥赛亚真正的意义所在。然而,这个使人难以消化与明了的真理换来门徒的出卖、不认主、逃跑。
那时,谁都满怀期望,神的国就正正在地上开展,一个荣耀的国度就在眼前。哪知不够几天,众人心中的盼望竟死在十架上。
思想:
失望往往换来许多负面的情绪。
但是一个「失望」是因着别人的牺牲、摆上所换来的时候,那个所谓的「失望」就不是失望,乃是以爱去唤醒人心的固执和偏颇,以牺牲的末世弥赛亚换走人心中的自我实现(self actualisation)的弥赛亚筵席。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2:1–6
1除酵节,又叫逾越节,近了。2祭司长和文士在想法子怎样杀害耶稣,因他们惧怕百姓。3这时,撒但入了那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心。他本是十二使徒里的一个。4他去跟祭司长和守殿官商量怎样把耶稣交给他们。5他们很高兴,就约定给他银子。6他应允了,就找机会,要趁众人不在跟前的时候把耶稣交给他们。
由耶稣骑着驴子进入耶路撒冷,路加主要记载的是有关耶稣在圣殿的教导和受到宗教领袖的挑战。
在整个过程中,耶稣澄清和解明何谓犹太君王的受苦,从而说明登基的真意,好让其门徒们可以在他死后,能记得起他们的夫子所作和所说的。来到了路加22–23章,谈论的就是耶稣的受难和钉死。
由21章的经文,耶稣论到末世的时代,到今天的经文,有关犹大卖主的记述,我们或许不太完全明白这两者的关系是怎么的一回事。但是,若我们继续仔细地用犹太人熟悉的天启文学的角度去思考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多一个进深的方向,去思考耶稣的受难和受死。
其实在天启的文学中,魔鬼、撒但这等名号,对犹太人是绝不陌生的。在死海古卷中的天启著作中,这等邪恶的代表与世界的创造主及其拯救者是互相为敌,但最终都是上主及其拯救者将这些邪恶势力彻底地打败(参11Q3)。
但是今天的经文给我们展示出一幅很不一样的图画──就是上主的子民、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要杀害耶稣。这「刚巧」与撒但入了那称为犹大的门徒的心,他要出卖、并一起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
在一般的天启文学中,上主的百姓是站在上主及其拯救者的一旁,一起去对付那恶者的。今天的经文,令人惊讶的就是上主的百姓、祭司长及文士等尊贵非常的宗教领袖,竟然连同耶稣的门徒犹大一同站在魔鬼撒但的一方,一起去对付上主及其受膏者。
这个的描述,不单污名化这等在人心目中领袖的风范和敬虔,就算连提也会使人觉得大不敬。但是事实上,路加要颠覆的就是在末世的时代中,神的受膏者是孤独地走上十架路。那些看似应该站在神的儿子旁,一起面对撒旦工作的,竟然沦为魔鬼使用的工具,一起敌挡上主并其所要成就的救恩。
撒但的心意是邪恶的,以钱财去收买人的忠诚,也只在晚上不多人的情况下,默默地将耶稣捉拿。活在黑暗的人,才会活出黑暗的手段,也叫人心黑暗起来。
思想:
基督徒也常常以为活在神的旁边去抵档那恶者,殊不知各式各样的黑暗行为却证明了自己只是站在恶者旁,一起攻击神的受膏者。
在历史中,这等的事情,是少见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1:34–38
34「你们要谨慎,免得被贪食、醉酒和今生的忧虑压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忽然临到你们,35如同罗网一样,因为那日子要临到所有居住在地面上的人。36你们要时时警醒,常常祈求,使你们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37耶稣每日在圣殿里教导人,每夜出城到橄榄山住宿。38众百姓清早上圣殿,到耶稣那里听他讲道。
末世的观念是一个生活的召命。
我们活在世上,仍然要努力的生活和工作,但同时间,我们又要想望天上的事,而非以地上一切的人与事主导我的思念。故此,这其实是一个属灵的操练,让恩典在我们身上发生果效,才可以不侧重任何一面:不致陷入只顾世上的忙碌;也不致过分的属灵化一切,轻看自己在地上的个人责任和召命。
正正因为要活在这末世观的两难,耶稣就教导我们要谨慎,要小心陷入贪爱世界的事情──贪食、醉酒、并对现今世代的事情满有思虑而压在心头。其实什么才算是不要让世事压在心呢?贪食、醉酒的不好,我们或许多少都能明白,但是我们岂可能不将眼下的事情惦念着呢?「累着你们的心」可以用法老的硬心作比较(参出埃及记8:15–32,9:7–34)。这说明将事情顽固、执着地放在心中;无论怎么样,无人可以拦阻你的做法,或是对人深深的偏见。
可以说的是我们心中的放不开、不能够交托在上主手中的人与事,就是一个清楚不过的指示(indicator) 。我们是否仍偏向在地上的事和人,没有将末世的神学观放在自身的属灵操练中?最终,自己的意思胜过上主会掌权的意思。
来回游走于个人地上的责任与上主天上的掌权永远是我们要学的功课。这平衡的功夫从来都不是天生的,乃是要学习耶稣在地上所作的。他医病、赶鬼、行神迹、宣讲天国的福音和教导,但同时间,他也知道这等满有果效的功夫也会有天停止。最终他走上十字架、等候上主在他死后复活的神迹,成就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的真理。
要学习这平衡,唯一的方法,就是警醒(参考21:36)。这警醒是提醒自己的平衡点在哪里:是否该放手,还是要继续坚持的作工?就好像门徒在客西马尼园中,没有好好警醒,满以为耶稣天天在圣殿中吸引众人围听,应是继续传扬神道的时候。哪知道在主耶稣的祈祷中,是时候放手、是时候走上十架的道路。
思想:
末世观的神学是一个平衡的选择。唯有在与主亲密的关系下,我们方能分辨到那些时候该继续或坚持。
但我更加想说的是,在错误中学习才是常态。承认自身的不足、赤身露体的本相,方知恩典真是白白的恩典,并渴望恩典的介入。不是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1:29–33
29耶稣对他们讲了一个比喻说:「你们看无花果树和各样的树,30树叶一长出来,你们看了自然就知道夏天近了。31同样,当你们看见这些事发生,就知道神的国近了。32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一切都要发生。33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绝不废去。」
末世这个话题,大抵上,由笔者信主开始,每逢有关国家与国家打仗的时期,教会界就会开始偏向这个话题,作出真理的教导。无可否认,只要世上有战争发生,就会与耶稣末世的讲论有关联,教会自然地进入这课题作出儆醒和劝勉的信息。但事实上,当这等世上战争的浪潮慢慢退去后,我们也慢慢地感觉上主再来的日子好像没有那么迫切。
在今天的经文中,耶稣用了无花果发芽的比喻去诠释主再来的真理。若根据芥菜种的比喻来理解的话,天国最终会成为一棵大树,让鸟儿可以栖居其中。那就是说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苦、复活、升天,就是天国彰显在万民中的第一步。同理,无花果树,或是各样的树发芽的初始阶段,也会慢慢地进入使徒行传2–4章的成长,这些有机的天国树就开始茁壮成长起来。
故此,耶稣比喻的意思就是说,随着教会的开展,福音在众世代的人心中的得胜,就正正代表着主再来的日子近了。因此,经文的重点不是要将眼目放在世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哪处有大地震、大灾难,在哪处有国与国之间的争战,反而,福音越是不断地传开,主再来的日子就越近了。
这迫使我们不再被动地看世事怎么样发生──有没有战事和灾害,以诠释末世。相反,乃是要我们主动地将一切都投上福音开展的事工上,这才是预备迎接主再来的唯一思念。
说得实在一点,神的国降临并非全然倚靠人怎样回应福音的拓展。应该解说的是,这有机的天国体系,带领着教会、有心的人为道受苦,愿意承受逼迫去回应上主,并一起与主同工得着更多的灵魂。
但我们不能只是为着灵魂得救而感动。在福音所在的地方,无论是一条村庄、一个社区、一个政权,也会带来莫名的更新和变化。福音是将神的公义带入世界,让邪恶的势力可以看得见上主的国度真的在人间。
最后,经文又同时提醒我们,这天地的创造主才是全地的主人,一切都是按着他的心意而行。他的话、他的拯救,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不会废去。
思想:
末世的开始,就是在主耶稣钉十架、死、复活、升天的那一刻。然而福音的开拓、公义的彰显就叫人知道主必快来。这正正主导着我们的人生观、召命观、职场的神学观。不是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1:20–28
20「当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它成为荒芜的日子近了。21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22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要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23在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就苦了。因为将有大灾难降在这地方,也有愤怒临到这百姓。24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子满了。」25「日月星辰要显出预兆,地上的邦国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响声而惶惶不安。26人想到那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因为天上的万象都要震动。27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带着能力和大荣耀驾云来临。28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救赎的日子近了。」
昨天的经文,让我们反省到耶稣要重新诠释了犹太的末世观,他所说的与犹太天启文学中所呈现的不尽相同。而其中,在末世的时代,人们不是纯粹等候弥赛亚的再来,安然享受一切。反之,上主的子民要为耶稣基督弥赛亚来一个彻底的心意更新和变化。
来到今天的经文,耶稣肯定地预示那末世的开展,就是当耶路撒冷被围困时,上主的子民要逃到山上;那在乡下的,都不能进城。然而对于耶稣来说,这是经文所要应验的一件事情。
要知道这里的应验,不纯是那些相关旧约经文预言的部份。其实在经文中「报应的日子」是指向上主的子民在旧约历史的过程,他们多是不理会上主的心意和带领,偏向敬拜别神。故此,这报应的日子就临到圣殿和他的子民(参耶利米书51:11:「你们要磨尖箭头,抓住盾牌。论到巴比伦,耶和华定意要毁灭它,所以激起玛代君王的心;这是耶和华报仇,为他的圣殿报仇。」)故此,这个审判自家人的神学论述就成了载体(typos),在不同历史的景况下,当以色列离弃上主的救恩时,这载体就被重复地使用,以唤醒上主子民的悔改和回归。
值得留意的是,大希律花了几十年的时间、金钱、人手所建立的那金碧辉煌的圣殿,竟然被耶稣说要再一次被外族践踏,重复昔日耶利米时代的景况。可以相信的是,犹太人心中对这宣告是想也未想过,也觉得是不太可能。及至主后70年,罗马人火烧圣殿,就正正说明耶稣所说的载体(typos)真的重复地出现在那个时代。
然而,在经文21:25–28中,耶稣再一次肯定地宣告:他死、复活、升天后,他必再回来──他必驾着云彩,与众圣徒一起分享他的荣耀。
思想:
今天,我们是否重复着以色列的错误,就是慢慢忘记神的恩典,一味以为神的救恩必然临到自己身上,而忘了该如何为主的道争战,在世界上尽力地为主的道的彰显而花上自己的一切,甚至受到逼迫和伤害?
「安逸的基督徒人生」是一句伪名题,安逸从来用不上在基督徒身上,安逸的人生只会在主再来的时候,吓得魂不附体。反之,那忠于传道的人就可昂首挺身,享受那已等候多时的得赎的日子了。
安逸是我们的通病、死敌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0:12–19
12但这一切的事以前,有人要下手拿你们,迫害你们,把你们交给会堂,并且关在监里,又为我名的缘故拉你们到君王和统治者面前。13但这些事终必成为你们作见证的机会。14所以,你们要立定心意,不要预先考虑怎样申辩;15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和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16连你们的父母、兄弟、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给官府;你们中间也将有被他们害死的。17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憎恨。18然而,你们连一根头发也不会损失。19你们凭着坚忍,就必保全性命。」
在昨天的经文,我们谈到那些末后的景象──就是圣殿会被毁,民会攻打民,国会攻打国的现象。但除了有关耶稣的救恩会取替圣殿成为犹太人及至外邦人的身份标记(identify marker) 外,另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身份标记,就是主的门徒要为主的福音的缘故,去承受苦难、逼迫、甚至受到死亡的威胁。
论到末世的情景,对于犹太人来说,从来都不陌生。在两约之间,因着犹太人多年来受到逼迫,而上主的救恩、弥赛亚迟迟仍未来临,他们就用天启文学的写作手法,彼此鼓励。这些犹太的天启文学著作中,多是论述在末世时会发生的境况,并论到犹太人的结局最终是会否极泰来──犹太人得着上主的看顾和保守,外邦人的侵略会被停止;义人被上主高举,恶人受到当得的审判。
以此的论述和处境去理解这段经文时,我们会发现到耶稣所描述末世的景象是没有两样的,但是对上主子民该有的结局和状态可算是南辕北辙。
在耶稣的描述中,当圣殿被毁的前后,没有描述到犹太人美好的结局,反之,经文集中讨论的是人应该如何面对苦难和逼迫,而其重点是以这些事作见证(参路21:13)。明显不过的是,「这些事」是指着耶稣将要在耶路撒冷所要成就的救恩。
这样一来,耶稣便重新诠释了何谓末世的情景。
还记得这几天的尔道自建,都是环绕着耶稣将要成就的救恩吗?耶稣所要作的,同样是重新诠释了弥赛亚,不是要君临天下、打败罗马人,乃是要受苦(参诗篇118篇),甚至死于十字架上。同理,在犹太人普遍的末世观下,在其天启文学的影响下,要百姓继续受逼迫、受伤害是叫人容易跌倒的,全然颠覆了什么是末世的来临。
自耶稣进城成就救恩,就是末世的开展。然而,这个新的开展是要去继续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在末世的历程中,为道受苦、为道受逼迫是必然的事。
思想:
今天,我们或许喜爱较为「智慧地」作事,喜爱较为「顺畅地」让人对自己多一点尊敬。然而那种「得胜、荣耀」的观念,并非全是耶稣基督所诠释的末世观念。
为主受苦、被众人恨恶,是我们所甘心乐意的吗?那使我们灵魂得以保存的,才是信仰的所以然。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1:5–11
5有人谈论圣殿是用美石和供物装饰的,耶稣就说:6「你们所看见的这一切,日子将到,没有一块石头会留在另一块石头上而不被拆毁的。」7他们问他:「老师,什么时候有这些事呢?这些事将临到的时候有什么预兆呢?」8耶稣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受迷惑,因为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又说『时候近了』,你们不要跟从他们!9当你们听见打仗和动乱的事,不要惊惶;因为这些事必须先发生,但终结不会立刻就到。」10于是耶稣对他们说:「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11将有大地震,多处必有饥荒、瘟疫,又有可怕的异象和大神迹从天上显现。
对于一世纪的犹太人来说,圣殿敬拜是一件何等重要的宗教礼仪。这大概涵盖了犹太教的重点,在圣殿中献祭,成为整个民族的共同语言、生活作息。尤其是在西底家王被掳、圣殿被毁后,直到大希律于主前19年开始重新建造圣殿(他的动机是希望藉此举动来赚取更多犹太人对他的信任,并使他的统治可以稳定下来)。50多年后,在耶稣出来传道的时期,金碧辉煌的圣殿已经是众人谈论的焦点,但是今天的经文,却是以反圣殿礼制(anti-temple cult)的角度去讨论圣殿。
经文一开首,就已经谈论到圣殿的华美和崭新,在大希律家族50多年的支持下,这圣殿已经比所罗门所起的更华丽。根据约瑟夫的记载,其中所提及的美石是十分巨大的,其体积为12米×4米×6米(参犹太古史15.392)。故此对见证着这圣殿重建的老百姓来说,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奇迹、上主与百姓同在的明证。由几百年前圣殿被毁到现今的宏伟外观,它自然会成为百姓的身份标记(identity marker) 。参与圣殿的各种活动,就是犹太人应尽之义。
但当耶稣说日子将到, 一块石头也没有留在别的石头上面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百姓的反应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反应。他们会觉得耶稣是疯子,怎么一个看似弥赛亚君王的耶稣,竟然会说出这些话来呢?
明显地,耶稣的临在,就是以他自己所作成的救恩取替圣殿 (anti-temple cult) 。如果百姓不能从圣殿这个「偶像」中释放出来,他们也就压根儿不可能有空间把耶稣藏在他们心中。所以在路加福音第1章,那明显看似义人的撒迦利亚夫妇在圣殿中忠心服侍,这彷似在圣殿中,该找到敬虔、顺服的人回应上主的呼召,可是…
这个记载也是典型的反圣殿礼制 (anti-temple cult) 的写法,目的是要叫人可以好好反思:为什么撒迦利亚不信?那些宗教领袖只管争权夺利,但原来真正的救恩成就于圣殿以外,在那加略山上。
思想:
耶稣接着就澄清在末世的时期,有许多的纷乱的政局和环境的改变,但是不要盲从或胡乱相信,说真正的弥赛亚在那里。因为那要来的,就正正在眼前。
是的,要放下多变、刺激的圣殿文化是不容易的。但是要坚持那永恒不变的救恩,又是何等困难。
新鲜好奇的事总吸引着我的眼球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0:41–21:4
二十章
41耶稣对他们说:「人们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呢?42《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43等我使你的仇敌作你的脚凳。』44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后裔呢?」45众百姓听的时候,耶稣对他的门徒说:46「你们要防备文士。他们好穿长袍走来走去,喜欢人们在街市上向他们问安,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宴席上的首座。47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惩罚!」
二十一章
1耶稣抬头观看,见财主把捐项投入圣殿银库,2又见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文钱,3就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更多。4因为众人都是拿有余的捐献,但这寡妇,虽然自己不足,却把一生所有的都投进去了。」
经过了圣殿中的不同宗教领袖带给耶稣的挑战,耶稣就反客为主,主动向众人提问有关弥赛亚为犹太人当王的课题。正如耶稣在进入耶城后,他天天都在圣殿教导有关弥赛亚的真理,并且澄清真正在诗篇所提及的那要来的弥赛亚;又好似葡萄园的园主所差的仆人和其儿子,都是经历苦伤、被杀,才可以真正成为房角石。
耶稣问众人的问题是一条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既然他们相信弥赛亚是大卫的子孙,那么为什么在诗篇110:1中,大卫竟然向本是他的后代的弥赛亚称呼为我主呢?
耶稣提出这个问题,是要说明弥赛亚的超越性,重新定义何谓神的儿子。让众百姓释怀的是,真正的弥赛亚并不单只是怀着肉身、与大卫有关系的子孙,也不是像撒都该人般没有复活指望的弥赛亚。他乃是一位先于大卫王,与父联合的弥赛亚,又是那位钉死在十字架上,却复活、升天、在天上登基的那曾被杀的羔羊。可以相信的是,耶稣这等的释经,使那愚顽、自恃的宗教领袖,可以重新思想一下自己所信的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在今天的经文的下半部份,我们更加发现到那些宗教领袖的骨子里,是贪财、爱受人尊敬。用马太福音的术语,这些人就是假冒为善的人。他们的生命好像是明白了一些圣经和真理,但是他们所挂念的是别人的掌声和肯定。
在圣经中众多的情景下,耶稣将镜头放在一个寡妇身上。在别人的眼光下,大家都只会将焦点放在财主身上,从而去评估今年所收的圣殿税能否创下高峰;要比上年刷出新的记录,那就一定要看财主可以为主摆上多少?其实今天教会的群体,我们也会留心看谁会奉献最多的金钱,为主作更多的圣工。但是只有耶稣,只有他将眼光放在寡妇身上,她虽然是毫不起眼,但却得到耶稣最大的赞赏。因为众人都是将有余的献上,只有她,只有这位寡妇是将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思想:
那些宗教领袖有兴趣去用圣经挑战耶稣,而没兴趣将一切养生的都投上给上主,他们只是顾及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那寡妇或许不太多懂圣经,但是她只在乎将自己的一切去献上,等候那位应许要来的犹太人君王弥赛亚。
那位看似毫不起眼的耶稣,没有在圣殿中干一番事业,与那些宗教领袖争一日之长短。他却顺服,默默地走上各各他,为上主的国度,像那寡妇一样献上两个小钱,就是他全所拥有。
我们该选择跟随谁呢?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0:27–40
27有些撒都该人来见耶稣。他们说没有复活这回事,于是问耶稣:28「老师,摩西为我们写下这话:『某人的哥哥若死了,有妻无子,他该娶哥哥的妻子,为哥哥生子立后。』29那么,有兄弟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没有孩子死了。30第二个、31第三个也娶过她;同样地,七个人都娶过她,没有留下孩子就死了。32后来,那妇人也死了。33那么,在复活的时候,那妇人是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七个人都娶过她。」34耶稣对他们说:「这世代的人有娶有嫁,35惟有配得那要来的世代和从死人中复活的人不娶也不嫁。36因为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既然是复活的人,他们就是神的儿子。37至于死人复活,摩西在《荆棘篇》上就指明了,他称主是亚伯拉罕的神,艾萨克的神,雅各布的神。38神不是死人的神,而是活人的神,因为对他来说,人都是活的。」39有几个文士说:「老师,你说得好。」40以后,他们不敢再问他什么了。
有别于昨天的经文,今次耶稣面对的第二个难题,不是来自祭司长和文士,乃是来自另一党的宗教领袖。撒都该人(Sadducees) 这等领袖都是来自祭司家庭,但是他们主张与罗马政权合作、和平共处,因而引起不少平民百姓的不满。另一方面,在整本路加福音中,除了此段落外,从来没有提及过撒都该人的事迹。故此,今天的经文是要使我们去思想关于这群宗教领袖的课题。
撒都该人这个群体在约瑟夫的犹太古史(Ant 2.164–165) 中有提及他们是不相信灵魂和人死后的事情。他们只会在圣殿中去争取他人、甚至罗马政权的喜欢,从而巩固自身集团的利益。所以在此情况下,当之前的奸细离开后,他们身为主要的领导集团也不错过机会,在耶稣面前讨论有关圣经的课题。然而,他们问的却是那些法利赛人教派不同意的圣经难题:到底复活是一件怎样的事。
他们以一个看似牢不可破的假设情况,去刁难耶稣有关复活的可能。但是耶稣的诠释是,复活不是一种继续地上生活,反而是一种不同的生活行为模式──就是当复活的时候,人不会娶,也不会嫁。
到底复活这观念是一件怎样的事?在一世纪中,仍是莫衷一是,但是那位与上主同荣同耀的基督弥赛亚,当然知道和明白其底蕴,所以他用了大家都明白和领受的摩西的经文:「我是你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参出3:6) 去说明当人死后,会复活并回到神的身旁。故此,上主原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因为在他那里,人都是活的 (路20:38)。
耶稣的回答固然精彩非凡,一些文士也叫好、希奇他的答法。但重要的是,耶稣是用经上的话去回答撒都该人。可知道,他们所设问的情景难题是出自摩西五经的律例 (参申25:6)。耶稣用同样的出处──摩西五经去反问他们,就自然使他们哑口无言。
对于那将会死而复活的耶稣来说,这次的释经讲论使人重新审视自己所持的复活观。耶稣在整体认识圣经的前提下,整全地教导圣经的真理,使人可以明白弥赛亚竟可被钉死、复活、升天,为世人成就那看似难以理解的真理。
思想:
觉得自己有真理的人,或许时常欢喜站在教导的位置,以真理自居?但是,总要相信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拥有真理的全部(whole truth),我们只是拥有全然真理的部份(part of the whole truth)。然而,谦卑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才可以发现自己更多的不知晓。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0:20–26
20于是他们窥探耶稣,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他的话上抓把柄,好把他交给总督处置。21奸细就问耶稣:「老师,我们知道你所讲所教的都很正确,也不看人的面子,而是诚诚实实传神的道。22我们纳税给该撒合不合法?」23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就对他们说:24「拿一个银币来给我看。这像和这名号是谁的?」他们说:「是该撒的。」25耶稣对他们说:「这样,该撒的归该撒,神的归神。」26他们无法当着百姓在他的话上抓到把柄,又因他的对答而惊讶,就闭口不言了。
今天的经文与明天、后天的尔道自建,是连续三段有关宗教领袖挑战耶稣的难题,这分别关乎纳税、复活和基督是大卫子孙。马太、马可、路加都同样将这三个难题连续地铺排,可见这三个难题是有一定的意思。并且,当耶稣回答后,就再没有人敢问什么问题去挑战他的权威。
今天的难题是犹太宗教领袖打发奸细装作好人去问耶稣的。因为他们知道在上一个回合,他们已经答不出施洗约翰的权柄是由谁来,所以只好派别人上场,目的都是要得着别人的话柄。在现实的生活中、在职场的环境中,也岂非是有一些小人只是去找他人的话柄和片言只语而去大做文章,并将自己描绘为正义之士。这等行径是可耻的,然而,我们该如何分辨口蜜腹剑的人,但又不致陷入对人失去信任?这个从来都是需要恩典的介入,不仅是为保存一点儿自身的名声,或许我们更该学习的是,要放下自己的利益,不去执着什么,这才能叫神得着最大的荣耀,因为上主是会为他的百姓说话的。
在纳税给罗马人的事上,其卑鄙之处是若耶稣说要纳税,那就得罪了犹太人──因为纳税的罗马银钱上,刻有罗马凯撒提比留的头象,这种的做法,就正正触犯了十诫的教训(参出埃及记20:4:「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那么当奸细周围抹黑耶稣时,就会使耶稣所教导的,带来损失、归于无有或甚至…… 这个情景,在我们的教会、职场岂非不常见呢?
若果耶稣说不可纳税,那就会触动罗马政权,招来杀身之祸,犹太宗教人士必然会控告耶稣,没有遵照律法去向凯撒献上税项。或许在现今的处境中,使人陷入两难的环境是常态,叫人动弹不得。我们或会去寻找许许多多的出路,但是静心等待上主所赐的恩典之路才是最真实的出路。
那位智慧、聪颖的耶稣却用一句「凯撒的归凯撒,神的归神」就化解了。但是,这句话没有半点政教分离的意思。相反,上主是创造世界的主,外邦人最终都会服在其权柄下。故在犹太的观念中,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乎凯撒,最多只是短暂的托管而已。
思想:
活在真实的世界,被人设入在两难之中,的确是需要寻求恩典去面对。求主使我们不要为自身的好处去东奔西跑,反而,安静下来,相信那救我们脱离困局的主,使我们可以勇敢地走下去。
为着人生的不同遭遇,所体会到的恩典,岂非要感恩吗?不是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0:9–19
9耶稣用这个比喻对百姓说:「有人开垦了一个葡萄园,租给园户,就出外远行,去了许久。10到了时候,他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去,叫他们把园中当纳的果子交给他;园户竟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11园主又打发另一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了他,并且侮辱他,叫他空手回去。12园主又打发第三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伤了他,把他推出去了。13葡萄园主说:『我要怎么做呢?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或许他们会尊敬他。』14可是,园户看见他,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我们杀了他,产业就归我们了!』15于是他们把他扔出葡萄园外,杀了。这样,葡萄园主要怎么处置他们呢?16他要来除灭那些园户,将葡萄园转给别人。」听见的人说:「绝对不可!」17耶稣看着他们,说:「那么,经上记着:『匠人所丢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什么意思呢? 18凡跌在那石头上的,一定会跌得粉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压得稀烂。」19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当时就想要下手拿他,只是惧怕百姓。
昨日的经文谈及犹太宗教领袖想办法去试探耶稣,希望可以找得着把柄去控告耶稣。今天经文中的比喻,可以算是一个旧约历史的浓缩版,以总括神的子民屡次的叛逆。而这也是犹太人的常态,或是说他们总是不太明白上主拯救的心意,他们心里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和自恃去敌挡上主的恩典和爱,就好像是耶稣以神儿子的道成肉身去成就救恩,却给自己的百姓钉在十字架上。
这个比喻的起始用了葡萄园之歌去作为一个引介,在旧约以赛亚书中记载着以色列就好像葡萄树,上主期待它会结好果子,可是它总是结了野果子 (参以赛亚书5:1–2:「我要为我亲爱的唱歌,我所爱的、他的葡萄园之歌。我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沃的山冈上。他刨挖园子,清除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中盖了一座楼,又凿出酒池;指望它结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因此,耶稣现在面对着宗教领袖的挑战和控告,从来都不是单一事件的发生,乃是在历史上,那些看似信得过的宗教领袖,都是无能为力的,不能带领百姓好好地跟随上主的心意。
所以在比喻中,耶稣就说到在以色列的历史中,上主的仆人(不论是君王或是先知)到园户那里去宣讲,可是每一个仆人都被打伤,空手而回。
甚至,当主人(上主)差遣自己的儿子时,他们也是同样的将其伤害,并将他杀了。可见耶稣是用这比喻去诉说自己的情况,并会以此遭遇结束他在耶路撒冷的旅程。
在这个比喻的完结后,诗篇118篇的经文再一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匠人所丢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篇118:22)这让我们再一次想起在前一章的经文,耶稣进城时,百姓为他欢呼时所说的诗篇118:26:「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明显地,路加是用君王在受苦中仍然依靠上主这个主题 (参本月尔道自建的第4–5日 )去分辨耶稣将会作的和宗教领袖的虚伪和假冒伪善。
故此,路加再一次引用耶稣在比喻中所说的有关旧约的话,提醒我们怎样才可以清楚明白真理,从来都不是靠人自己的想象就可以明白和了解的,乃是需要回到最基本的根源——以圣经去了解和认识。
思想:
耶稣天天在圣殿的教导,大抵上就是有关这个比喻的内容,描绘上主的子民多次的离弃和悖逆,甚至将上主所差来的全都伤害或杀掉。
今天,或许作圣经教导的同工,多少都会经历人心的狂傲和反对,但是这都对坚持教导的心没有改变吧!不是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20:1–8
1有一天,耶稣在圣殿里教导百姓,宣讲福音的时候,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上前来,2问他说:「你告诉我们,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3耶稣回答他们:「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告诉我。4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间来的呢?」5他们彼此商量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的』,他会说『这样,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6我们若说『从人间来的』,所有的百姓都会用石头打死我们,因为他们信约翰是先知。」7于是他们回答:「我们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8耶稣对他们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要改变人的心思意念,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福音信仰的力量就是要使人心彻底地转向,作出一些在人眼中看为不可能的事情。在耶稣的时代,他所作的就是要使人心转向。他时常受到宗教领袖的挑战,无非是要去表白何谓真正的福音,何谓真正的弥赛亚君王所要带来的救恩。
在今天的经文中,耶稣被描述在进入耶城后,就立刻受到宗教领袖的挑战。但是根据路加福音119:47:「耶稣天天在圣殿里教导人。」耶稣要做的就是要在圣殿中,除了一个具象征意义(symbolic act)的洁净圣殿外,他就是要去教导犹太人到底何谓福音,如何根据先知、律法书、诗篇去了解 (参路加福音24:44–48)真正的福音所在。
然而在今天的经文中的首节,正正就左证了这一点。
有别于马太、马可福音有关这段的记载,路加就在这个传扬真理的过程中,加入了「福音」二字在其中。这说明了在路加的心中,他要向读者表明耶稣要为他自己在耶城所作的,不断地作出教导 —─ 就是那应许要来的必须受苦、钉死、并复活升天的救恩历程。
而正在宣讲教导这个福音的时候,那些以自身利益为己任的宗教领袖就起来,挑战耶稣向百姓所教导的。说到底,耶稣在加利利的地区,或是在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去宣教尚为可以,因为其影响,对他们来说,总算是没有那么直接 (参路加以往所记载关于耶稣受到一些宗教人仕的挑战)。但是,对于身在耶城的宗教人仕,现今是直接受着耶稣天天教导的、「煽惑」人心的道理,可以说是满心感到威胁和挑战。故此他们也不得不直接去挑战耶稣,好让百姓知道谁是圣殿中的核心思想和领导。
或许宗教领袖善于玩弄权势,但是他们看不见人心的转向和圣经中的真理,他们只是想抓别人的把柄去质疑耶稣,借着问耶稣的权柄从哪里来,去诬告耶稣。如果耶稣说他的权柄是从上帝而来的,这独特的父子关系就可以成为欲加之罪,使耶稣落入无可解释、百辞莫辩的处境。然而,耶稣的回答却使他们哑口无言、无功而还。
其实,无论如何回答,他们要将耶稣置诸于死地,也非是难事。甘于为世人的罪,死于十字架的主耶稣最后也是栽在他们的剧本下 (参22:67–71)。
思想:
人心的改变是困难的,作牧养的,更会体会被人拒绝和攻击。但今天的经文,耶稣的反应,都是以对真理的坚持去为人心继续劝化、教导,使人心可以归回真理。
愿意我们都作牧养,无论在任何的难处下,仍然去相信、去坚持,为主多行一步得一步。主啊!怜悯帮助我们!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19:41–48
41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那城,就为它哀哭,42说:「但愿你在这日子知道有关你平安的事,不过这事现在是隐藏的,你的眼睛看不出来。43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要筑起土垒包围你,四面困住你,44并要消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另一块石头上,因为你不知道你蒙眷顾的时候。」45耶稣一进圣殿就赶出在里面做买卖的人,46对他们说:「经上说:『我的殿是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47耶稣天天在圣殿里教导人。祭司长、文士和百姓的领袖都想杀他,48但找不出方法来,因为百姓都侧耳听他。
有别于马太福音及马可福音的记事排序,在耶稣洁净圣殿之先,路加记载了一件独特的事件──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现今在橄榄山上,有一座主哭耶京堂(Dominus Flevit) ,去记念此事)。这件事件正正回应昨天经文的讨论──当所有人以为耶稣这位大卫的子孙会以君临天下的形式去统管耶路撒冷时,甚至其门徒的心意也是期盼着这一天的同时,主为耶城的哀哭作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诠释。
对于当时犹太人对弥赛亚的想象,他应该是一位可以保护众百姓,并带领神的子民可以再一次在圣殿献祭,将那些不属于此地的外邦人赶出去。但是,当耶稣为着圣殿哀哭,并宣告日子将到(先知惯常的用字,强调上主的审判),「4你的仇敌要筑起土垒包围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消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另一块石头上⋯⋯
以上耶稣这等的说话,可以说是令人难以理解,人家期盼你来拯救,耶稣在撒该悔改的事上,也说过人子来,是要拯救失丧的人,为什么耶稣要说这些那么狠的说话呢?
若我们回想昨天所谈论诗篇118篇的中心思想时,我们就会发现到君王的临到,从来不只是以万人欢呼的情况下去实现的,君王遇难、受到逼迫,却是常态。因为这才可以作一个榜样,好叫众上帝的子民学效何谓依靠,也可以不让任何一位君王自以为神,扮演着那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依靠着那独一的耶和华,不抢夺那创天造地真神的荣耀。
耶稣进入耶城,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是要演绎这份在困苦、绝望中,仍然坚持相信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也就是要去说明真正的弥赛亚君王就当这样的领受和相信。对于新约作者来说,这样诠释才能使犹太人再一次回到圣经中,思考何谓真正的君王。故此,耶稣正为他这一代人的误解而悲伤,也为世人的不明白和难以逆转的情况而哀哭。
接着,当耶稣进到圣殿时,就去洁净圣殿。这个行为就是要叫人去反思自己对弥赛亚的想象,是要如何放下自以为十分重要的宗教行动模式,并来一个生命转向的改变 (如撒该的悔改般),从而使人真心相信耶稣在耶城作王的方式是死在十字架上。
思想:
基督教信仰不是一个单叫人向善的信仰,乃是需要人心不断地更新变化,贴近那创造并拯救我们主的心意。昔日耶稣在圣殿所作的事是这样的,那么在今天的教会中,主会怎样洁净我们的心意,或是仍是为着教会哀哭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19:36–40
36他前进的时候,众人把衣服铺在路上。37他将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榄山的时候,一大群门徒因所见过的一切异能,都欢呼起来,大声赞美神,38说:「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称颂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39人群中有几个法利赛人对耶稣说:「老师,责备你的门徒吧!」40耶稣回答:「我告诉你们,若是这些人闭口不说,石头也要呼叫起来。」
昨天的经文,我们谈到有关那应许末世要来的弥赛亚君王的论述,就是骑着驴子、犹太大卫君王的继承者。到了今天的经文,我们会发现进一步,何谓真正的弥赛亚的君王,或是说,什么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犹太君王的继承者,是靠刀剑吗?或是靠……
这段经文并非是一段直述式的记载,它是根据当时希罗君王或将军打败敌军后,进入敌人城市时的描述,我们称之为得胜荣耀进城(triumphal entry)的格式。而在这个格式中包括两个重要的步骤 (参犹太古史Ant.11.8.5 332-336),马加比一书4:46–53):
一) 众百姓的扬声欢呼,欢迎那得胜的王进入城市
二) 那得胜的君王、将军会在其圣殿中献上祭物,以此表明他的得胜也得到当地神只的祝福
但是在今天的经文中,我们看见路加只用了荣耀进城(triumphal entry) 的第一步,而耶稣最终却没有在圣殿中献祭,反而去献上自己。故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路加明知耶稣没有献祭,仍然要以这众人皆熟识的荣耀进城的格式去描绘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圣城呢?
我们仔细去看今天的经文时,我们会发现路加引用了诗篇118:26去总结这次耶稣荣耀进城。这节圣经的引用带出了一个重要的应用,使我们重新诠释耶稣荣耀进城到底该是一件怎样的事。
:
当我们仔细去看诗篇118篇整篇诗篇时,就会发现这篇诗篇可算是一篇君王进城,或是登基诗。可是,我们常以为大卫君王进城就是代表着得胜、代表着君临天下的意思。只要我们留心诗篇118:5–7:「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耶和华在我这边,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在那帮助我的人中,有耶和华帮助我,所以我要看见那些恨我的人遭报。」、诗篇118:10–11「列邦围绕我,我靠耶和华的名必剿灭他们。他们围绕我,围困我,我靠耶和华的名必剿灭他们。」、 诗篇118:17–18 :「我不至于死,仍要存活,并要传扬耶和华的作为。耶和华虽严严地惩治我,却未曾将我交于死亡。」就会发现原来这个君王之所以应当称颂,不是因为他是可以君临天下,或是拥有军事的能力和智慧。乃是全在乎他在各种危难、困苦中,有一个为主承受、并在过程中显示其依靠万军耶和华的心志。
这样的君王相比起古代近东的君王登基诗中的描述,完全是两码子的事。它们所期盼的君王是以神一般的彰显,带给百姓安居、丰衣足食;但是犹太君王却是要谦卑下来,成为众百姓的榜样,使他们同样地学习如何依靠上主,如同犹太君王所作的一般。
故此,路加记载耶稣进城的描述,就是要将诗篇118篇中这个载体(typos)放在耶稣及其在耶路撒冷所遭遇的事情上。
思想:
当众人欢呼耶稣作王,他们仍停留在世俗的意识形态中,以为耶稣会君临天下、统领一切。可是,路加带我们归回诗篇中有关君王的论述中,使我们可以放下自以为是的「真理」。
是吗?真理真的可以使我们放下所自恃的吗?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19:28–35
28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走在前面,上耶路撒冷去。29快到伯法其和伯大尼,在名叫橄榄山的地方,他打发两个门徒,30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进去的时候会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把牠解开,牵来。31若有人问为什么解开牠,你们就这样说:『主要用牠。』」32被打发的人去了,所遇见的正如耶稣对他们所说的。33他们解开驴驹的时候,主人问他们:「为什么解开驴驹?」34他们说:「主要用牠。」35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耶稣骑上。
今明两天的经文,可算是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记载中的一个高潮。
不同于在旅程叙事(travel narrative) 中,强调犹太人需要生命的转向和悔改的实质。反之,在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的论述中,要表明的是谁是真正的弥赛亚──就是那位跟随着犹太人的传统去继承王权﹑统管耶路撒冷和在锡安山登基的大卫子孙。
其实在整本路加福音中,由起初的记载,及至旅程叙事(除了路加福音18:39的引旨),描述耶稣弥赛亚为大卫的子孙、继承大卫王朝的观念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但是,由今天的经文直至使徒行传首5章经文为止,耶稣为大卫王的继承者(Davidic kingship) 的论述,可以说是压倒性地分布在这10章的圣经中。而当中以有关大卫王的登基诗(enthronement of Davidic kingship Psalms) 去描绘耶稣的受苦、复活、升天,更是其佼佼者。
然而,今天经文中所引用的旧约经文,是来自撒迦利亚书有关在末日来临的大卫君王的图像:「锡安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啊,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和地骑着驴,骑着小驴,驴的驹子」(撒迦利亚书9:9)。这个描述,那应许在末世会来的大卫君王,就是骑着驴的驹子进入圣城耶路撒冷;这个情景,就是把这个载体(typos)重新放在耶稣基督身上,说明他就是那位应许要来的弥赛亚君王。
其实大卫的子孙骑着骡子进入耶路撒冷作为对末世大卫君王的一个表白,并非只是出现在撒迦利亚书。在列王纪上1章中,所罗门王与亚多尼雅争夺谁是大卫正统的继承者时,那坐在骡子上的所罗门最终得胜了,并重夺那尊贵的位份。同理,耶稣骑着驴子进城,就是要去显明他就是真正的大卫的后代,并配得成为君王,统管整个以色列国。
对于当时的犹太人来说,那要当弥赛亚君王的,就是要打败罗马政权、在锡安山上高举以色列的旌旗。
但事实上,耶稣作王的法则,以及进入耶路撒冷的目的,并非是要迎合众人的期盼和想象。他来,是要人颠覆自己的信仰系统,并以生命转向的角度去思考何谓真正的拯救。故他骑驴子进城时,表面上是一种对政权的挑衅,但实际上,并非是众人想象的那般。路加要记述的,是钉在十架的、死在耶城的耶稣,他才是真正的继承者,并在天上登基(非他们以为在地上登基)成为那应许要来的大卫的君王。
思想:
人生或许会不似预期,或许会以不同的方式去颠覆我们已有的框架,但完全在乎我们可否更新变化,预备迎接那位常作新事的主,并在这个世代中,为他行出那独行奇事的主所要我们活出的呢?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19:11–27
11众人正听见这些话的时候,耶稣因为将近耶路撒冷,又因他们以为神的国快要显现,就接着讲了一个比喻,12说:「有一个贵族往远方去,为要取得王位,然后回来。13他叫了自己的十个仆人来,交给他们十锭银子,说:『你们去做生意,直到我回来。』14他本国的百姓却恨他,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15他得了王位回来,就吩咐叫那领了银子的仆人来,要知道他们做生意赚了多少。16头一个上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十锭。』17主人对他说:『好,我善良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忠心,你有权柄管十座城。』18第二个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19主人也对这个说:『你管五座城。』20又有一个来说:『主啊!看哪,你的一锭银子在这里,我把它包在手巾里存着。21我向来怕你,因为你是严厉的人:没有放的,也要去拿;没有种的,也要去收。』22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话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人,没有放的也去拿,没有种的也去收,23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子存在银行,等我来的时候,连本带利都取回来呢?』24于是他对那些站在旁边的人说:『把他这一锭夺过来,给那有十锭的。』25他们对他说:『主啊,他已经有十锭了。』26主人说:『我告诉你们,凡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27至于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在我面前杀了!』」
来到旅程叙事(travel narrative)的最后一段,路加用了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喻(十锭银子)作结束。我们有时候会把这十锭银子的比喻与马太福音25:14–30中五千、二千、一千的比喻联想起来,想当然的以为这个「十锭银子」的比喻也是谈论「恩赐」的主题。但当我们仔细去思考这个比喻是整个段落的总结时,或许我们会发现路加的心意放在哪里。
若果整个旅程叙事(travel narrative)是一个预备门徒及其他跟随者进入耶路撒冷中将要发生的事(弥赛亚耶稣的釘死、复活、升天)的历程,那我们就会发现,整个旅程叙事就是让犹太人的领袖、及至其门徒逐渐明了在末世的时代、弥赛亚来临的时刻,犹太人是要用悔改、生命的转向去回应上主的呼召,不是只是一味地以为弥赛亚的来临必然拯救犹太人。
让我们稍稍回想:在浪子的比喻中,大儿子执迷不悟;在大筵席比喻中,那些以为应会出席末世筵席的,却全都失落及错过弥赛亚筵席;以及在昨天的经文,撒该税吏长悔改、蒙拯救的故事。它们正正表明了这一点──原来在弥赛亚来临的时刻,正要拯救那些预备好心灵、并愿意悔改归回的真心。故此,今天这个比喻,也是以此为主题、核心,清楚地表明这个重点,再次唤醒犹太人认识谁是真正的弥赛亚。
在今天的比喻中,提到有关财产运用的课题,是透过主人将银子托付予仆人的方式去描绘的。这个论述是要回应为何有钱财的人不能进天国,乃是因为他们没有视自己的钱财为受托于主的真理。要知道世界的万有都是藉着主所做的,因此人所拥有的,都是受托于主的。故此这比喻的开首要去说明这句「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听见的人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路加福音18:24–26)然而,撒该的回转岂不正是有钱财的人的出路和得救的指望吗?
在这比喻中,那赚十锭和五锭的,就是将神所托付的事情,良善忠心的去作,并将所赚的呈献予主前,直到主的吩咐和应允,才收下所托付的十锭和五锭,并可以管理所托付的城池(这是天父世界的托付),这岂非是创世记中神对人创造的唯一心意。
但是,那些没有这个托付管理观念的人,他除了不懂好好运用那一锭外,更重的罪是,他连同那些不愿意那贵族(弥赛亚)作王(参路加福音19:14、26–27)的本国人,一起反对弥赛亚作王,这等本国人即成为仇敌,被杀于王前。
由此可见,本该是仇敌的撒该,却蒙拯救;本该是神的子民、自家人,却可能成为仇敌,并遭灭亡。这个警诫和提醒是整个旅程记述的重点,并以此为总结。
思想:
若神的仆人慢慢脱离了托管的观念,以自己所建立的,为自身的虚荣时,他就慢慢将那一锭银子放在手中并藏着,并与那些不愿主作王的人为伍,后果就是......
作者:陈伟迦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19:1–10
1耶稣进了耶利哥,要从那里经过。2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作税吏长,是个财主。3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材又矮,所以看不见。4于是他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要从那里经过。5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须住在你家里。」6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7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然到罪人家里去住宿。」8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勒索了谁,就还他四倍。」9耶稣对他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10人子来是要寻找和拯救失丧的人。」
承接二月份的尔道自建路加福音13–18章,这是路加福音系列的最后一期,求主天天加深我们对上主话语的认识和实践,并使教会成为一个践行上主话语的群体。
在这段旅程叙事(travel narrative)的末段,路加记载了耶稣经过耶利哥的时候,有一个税吏长(当时为罗马人收税的长官),他为回应耶稣的呼召,竟然将一半的财产给穷人(参考马加比一书3:34-37 ;多比传10:10),凡讹诈了谁,就用4倍去归还(参出埃及记22:1;塞缪尔记下12:6)。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到底这个记载的重点该放在哪里?
或许我们会放在这段经文的末节,因为这是耶稣对这件事的一个总论:「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不错,这是对的,但是我们却有可能因而错失了这句说话的颠覆所在之处。
「寻找失丧、拯救失丧」这个图像(imagery)来自以西结书34章,表达在那个被掳的时代中,已经没有人可以作为榜样,带领迷失的犹太人回归到上主的身边。故此,上主亲自在这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去寻找迷失的一代。对于犹太人来说,这个图像是应用在那被掳的犹太人身上──就是那些被列强蹂躏了几百年的犹太人身上。「寻找、拯救」的观念只是适用在那些被欺压的自己人的身上,哪有可能是应用在那些帮助外族人收取自家犹太人税务的税吏总长身上吗?
因此,众人都是十分的惊讶(参第7节),并议论耶稣为什么要进到这罪人的家中,吃饭住宿。可知道的是,要在人家中当上宾客,就是等同于认同对方的身份,并愿意与对方有一定的联系和关连。耶稣这个做法,就正正表明他的「寻找」和「拯救」就是与众人所期盼完全的不一样。耶稣明明是要去拯救那些不是税吏体系的人,但是在众人中,他只看见那一位爬在桑树上的撒该。
为什么耶稣要这样做?难道他不知道这会惹来别人的质疑吗?
可以猜想的是,耶稣所看中的是人对救恩的反应。撒该对救恩的回应是以人一生所追求的,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向;明明是贪财的,竟想派钱给穷人、竟然良心发现向讹诈过的人赔上4倍。在路加福音18章,耶稣就明言财主得救是极度困难的。但是,那认识救恩──与耶稣的相遇,就带来巨大的转向。因此,在以西结书34章中,上主要亲自拯救的人,就是那些愿意有生命转向的子民,但是因着宗教领袖的堕落,没有持守该要转向的,没有给人该有的榜样。同理,在旧约和新约一脉相承的传统下,犹太人不能恃着自身的身份,生命的转向才是压根儿对福音该有实在的、真诚的反应。
思想:
当领袖的,我们都常以为自己是榜样,但是在宗教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信仰的活泼和更新转向的能力。在行礼如仪的状态下,我们就多以和他人争论为己任,少了为自己生命哀哭的能力。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