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处的头像
文学类:《留德十年》-陈伟老师
校务处 发表于 2016年02月5日 星期五 14:41
 

书名:《留德十年》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

成为古东方语文专家之路
季羡林(19112009)是中国有名的学者,著作甚丰。他的专长是一些古典东方语文,如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这些语文对我们来说好像是来自外星的语文,但对于研究古代佛教经典,特别是来自印度的佛教经典的人来说,季羡林的研究甚具贡献。然而,季羡林并不是在印度或中国学习这些语文的,他是在偶然的机会下,在德国留学时学会了这些语文。

《留德十年》是季羡林自传系列的其中一册,当中记述了他从1935-4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季羡林20多岁时在清华大学毕业,几年后成功拿到奬学金,以研究生的身分到德国进修。他在1935年8月出发,坐火车经过当时的满洲国,穿越苏联和波兰,抵达柏林。同行的有几位同学,其中包括后来成为中国外长的乔冠华。季羡林没有留在柏林,而是去了德国中部城市哥廷根(Göttingen)。季羡林在哥廷根开始进修,在选科时他遇到困难,不知选什么科作为专业,后来目标逐渐清晰,最终选择了很冷门的印度学(当中包含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为专业,而师从当时哥廷根大学的印度学权威瓦尔德施米特(Waldschmidt)教授。

经过6年的学习,季羡林以最优等成绩毕业,在1941年拿到博士学位。本来季羡林学成后想立刻回国,可是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云密布,没有交通工具回到中国,季羡林只好继续留在德国。这次延误,竟然让他有机会跟另一位古东方语文学者西克教授(Sieg)学习一种更冷门的语文,就是吐火罗文。这个际遇让季羡林在几十年后,能够读懂在中国新疆出土的吐火罗文残卷,让中国的古东方语文研究更进一步。季羡林最终在1946年回到中国,开始另一阶段的人生旅程。《留德十年》除了按时序记述季羡林在德国11年的求学过程,还加插了他在德国的轶事和心路历程,包括他和房东的相处,和女打字员那段不可能也没有开始的感情,和教授们之间的恩情,以及对祖国和母亲的怀念等等。这是一本有血有肉的传记。

基督徒也应学习古语文:希伯来文和希腊文
为什么我要介绍季羡林《留德十年》这本传记呢?这与作为基督徒的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季羡林作为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他在《留德十年》的字里行间处处表现出他是无神论者),竟然可以在佛学经典的原文(梵文、巴利文)研究上有卓越的成就。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圣经作为神的话是我们最重要的经卷,但圣经不是以中文来写的,而是以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写成的,这两种语文对我们来说是古语文。季羡林不是佛教徒,但他在佛教经卷的原文研究上有成就。在这里我想勉励大家:我们作为基督徒,若在机会和能力许可下,学习一点圣经原文,相信对于我们读圣经也有裨益。我记得我在多年前的好书介绍中,分享过两本学习圣经原文的书:《希伯来文(圣经)语法教程》和《古希腊语(新约)教程》,这些都是很好的入门书。当然,我们很难像季羡林那样成为佛典原文的专家,但一点点的圣经原文知识,使我们能多了解圣经一点,也是有益和有建设性的。这是我介绍季羡林的《留德十年》的原因。

 
H4028AA120135缪同学的头像
回复: 文学类:《留德十年》-陈伟老师
H4028AA120135缪同学 发表于 2016年02月11日 星期四 17:35
 

谢老师介绍的书,在网上也找到了,也想尝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