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道自建释经灵修
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
欢迎到良友圣经学院网站收听最新每日灵修
出埃及记(19-40章)
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
欢迎到良友圣经学院网站收听最新每日灵修
出埃及记(19-40章)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19:1—8
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奈的旷野。2他们离了利非订,来到西奈的旷野,就在那里的山下安营。3摩西到神那里,耶和华从山上呼唤他说:「你要这样告诉雅各布家,晓谕以色列人说: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们都看见了,且看见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5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6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7摩西去召了民间的长老来,将耶和华所吩咐他的话都在他们面前陈明。8百姓都同声回答说:「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摩西就将百姓的话回复耶和华。
摩西与以色列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西奈山。
1节,应译为三月初一日,如此他们离开埃及以后,第五十天在西奈山与神立约,预表新约圣灵在五旬节降下,教会正式成立(徒2章)。
3节,摩西来到山上,听见耶和华「呼叫」他(wayyiqrā’),此表达在出埃及记中共三次,都是领受新使命的重要时刻:摩西蒙召(出3:4),西奈立约(本处),及启示会幕蓝图(出24:16)。以下是神对摩西讲的话。
祂给人白白的救恩:4节,「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你们都看见了」,主要指十灾,以色列人观看神的大能作为,连摩西和亚伦都只是神使用的器皿。
祂带人来单归向祂:4节,「如鹰背负你们来归我」,特指耶和华在旷野中,给以色列民引导、供应和保护。
祂看人如至贵的珍宝:5节,「你们若实在听我的话,遵守我的约,你们就必在万民中作属我的产业」。「产业」(səgullâ)原意是「私人的珍藏,贵重的宝贝」。因为神拣选以色列民,祂作他们的父,他们作祂的儿子,非因他们族大人多,更非因他们有甚么义,而是根据神的爱(申7:6)
祂对人有极大期许:6节,要他们作「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以色列民在万国中作祭司,代表众民向神献祭、认罪、祷告、代求。并在万国中,代表上帝,为人祝福、求恩。
祂要人作委身抉择:7—8节,耶和华拯救买赎以色列民,按理祂对他们有绝对的主权,祂却给他们独立的身份,选择的自由。以色列人也没有让神失望,他们异口同声回答:凡耶和华所吩咐的一切话,他们都要遵从。
思想:
1. 立约是双方进入全新的关系,向对方全然深度的委身。
2. 神对人绝对尊重,对人性极度尊崇,祂要人发自本心来回应。是深渊与深渊的相应,是爱对爱的回答。
3. 神知道人容易放荡偏邪,但仍接纳人的委身回应,并以慈爱来持守这约。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0:1—2
1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2「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耶和华与以色列民在西奈山立约,圣经的记载与公元前十五世纪古近东赫人之约的格式相同,包括(1)前言(立约宗主之言//我是耶和华),(2)历史序言(立约背景//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3)基本条款(说明立约双方未来关系,强调忠诚//十诫),(4)细部条款(说明守约的细节//约书及利未记律法),(5)祝福与诅咒(背约遭祸,守约得福//利26章,先祝福后诅咒),(6)约的附则(约的文本一式两份,存放双方神庙中,定期宣读//两块法版上书十诫放约柜中,因神不会背约),(7)约的见证者(圣经中无,因祂是独一真神)。
旧约共有四个约:挪亚之约,亚伯拉罕之约,西奈之约,大卫之约,及新约的应许(耶31:31—34)。立约全由上帝主动,强调恩典。立约都在历史架构中进行,强调拯救。立约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强调自由。立约双方进入新的关系,强调委身。亚伯拉罕之约和大卫之约,都是大君王的赏赐,强调应许。西奈之约是大君王的条约,强调忠诚。
上帝与以色列民立约,在西奈山颁布十诫。十诫的名称源自圣经本身,原文 (‘ăśeret haddəbārîm)直译是「十言」或「十句话」(出34:28)。由于「十言」中大部分是禁令,中译均作「十诫」。
十诫是律法(tôrâ),原意是「指引」,是遵行神话语的指示,得蒙赐福的秘诀。十诫是圣经伦理的总纲,基于神的圣洁本性,赐福的美意。十诫命令的对象均用「你」,是指立约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强调个人遵行律法,对于整个群体守约的重要性。
思想:
1. 以色列民蒙拯救出埃及,神就与他们立约,颁布律法。
2. 律法是指引,而非辖制,为要人因此得享神更丰富的祝福。
3. 今日信徒也有基督颁布的律法(登山宝训),要人按照神的心意而行,得享神从创世以前就为人预备的祝福(弗1:4)。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0:3—6
3「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4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5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6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十诫至少有以下几个特性:(1)普世性(Universality)与个别性(Particularity),(2)简洁性(Simplicity)与复杂性(Complexity),(3)必需教导与解释,(4)积极(命令)与消极(禁止)方面,(5)建立道德伦理生活,(6)影响教会敬拜礼仪。
第一诫首论敬拜的对象,「独一真神」:「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这诫命讲到上帝的独一性,以及信奉耶和华的首要性。以上帝为首,生命中不容有任何其他的神明。上帝的独一性,更是要求对祂全然尽忠的基础。申6:4—5是此诫命的正面说法:「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你的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主你的神。」
爱神是忠诚守约的表现,具有强烈的情感,由内而外,对神全然委身。信仰实践在生活各层面,影响人的生活圈,包括家庭、职场及社交。信仰在家庭中传承,在教养孩童中落实。
第二诫讲到敬拜的方式:「不可造任何的神像,也不可拜任何的神像」。后来摩西特别解释这条诫命(申4章),在天上的形像,是指日月星或鸟类等,地上的形像指各种走兽及各种爬行的动物,地底下水中各物的形像指水里各样的鱼类,当然更禁止把任何人,不论是男像或女像,当作神来敬拜。
不仅包括异教的偶像,也不可为耶和华造像。因为上帝从未以任何形像显示祂自己(申4:15—16),用任何像来代表上帝,都是把创造的神贬抑为受造物。加尔文说:「凡以任何塑像和画像去代表上帝,都是祂所不喜悦的,因为那是玷辱神的尊严。」
思想:
1. 所有的诫命都是根源于独一真神的信仰,没有第一诫就没有其他。
2. 信奉独一真神,要按照祂所定规的方式来敬拜,而非照人的想象,更不可按异教的方式。
3. 今日信徒或许没有有形的偶像,但更要除去心中的偶像,即任何会取代上帝地位的,包括名利、地位、权势、儿女等。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0:7—11
7「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8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9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10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11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第三诫「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讲到敬拜的精神。耶和华的名字代表祂圣洁的本性。错误使用神的名字,是对祂极大的不敬。出埃及记特别记载耶和华向摩西启示祂的名字的意义(出3:14),金牛犊事件之后,耶和华更允准摩西的恳求,与他一同宣告耶和华的圣名,及祂恩慈的本性(出33:19,34:6—7)。
这条诫命就是以此为基础,要我们尊耶和华的名为圣。不论在思想和言语上,都当存着最大的敬意,不可有丝毫不敬的态度,以致滥用神的圣名,包括滥用神的名字起誓,诅咒人。而且不只是不可误用神的名,更要正确使用神的名,例如:求告、颂赞、见证、宣扬。
第四诫「当记念安息日」,讲到敬拜的时间。这是第一条积极的命令,而非禁令,且是最长的一条诫命。当「记念」安息日,在申5:12—15是当「守」安息日,且理由不同。出埃及记是记念神的创造,申命记是记念神的救赎,且要遵守安息日作为节期的规定。
希伯来文yôm haššabbāt「安息日」,意思是每七天有一天是归给耶和华的圣日。在这一天,人要休息,甚么工都不可做(出16:25)。安息日出自神的定规,祂用六日造完天地之后,就歇息了,并定这日为圣日(创2:3)。
安息日最主要的意义,就是承认耶和华是时间的主宰。虽然祂是整个历史的主,但是祂特别指定一个时间,要人分别为圣,单单归给祂,让这一日成为时间的圣所。正如祂是全地的主,把人安置在伊甸园,并要人建造会幕及圣殿,作为空间的圣所,教人敬拜祂。
思想:
1. 安息日是时间的圣所,在这一天每个人身体休息,灵里更新,喜乐享受神丰富的供应与同在。
2. 始祖堕落犯罪,以致被赶离伊甸园,也失去安息。
3. 今日信徒在基督里得着救恩,用主日来敬拜主,重回心灵的圣所,享受心灵的安息。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0:12—14
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13不可杀人。14不可奸淫。」
第五诫,当孝敬父母,原意是当「敬重」父母。动词 kabbēd(强力式)多用于「尊崇/荣耀上帝」,叫人以对神那样敬重的态度来孝敬父母。父母是神在各人家中所设立的代表,儿女孝敬父母,以此学习尊崇神。申命记阐释十诫,在论到第五诫时,依序讲到法官、君王、祭司、及先知(申13—18章),他们都是神在地上的代表,因着他们(先知)传讲、(祭司)教导、(君王)执行、及(法官)捍卫神的话语,而显明其权威,这与父母在家中的权威地位相同。
中国人说:「百善孝为先」,十诫也说到敬神爱人之道由孝开始,孝道乃是普世共同价值。为人子女者,当在主里听从父母、尊敬父母、供养父母、使父母快乐,更要关心父母信主。
第六诫讲到生命的神圣,禁止在神所设定的界限(例如,战争或执行死刑)之外,夺取人的性命。「不可杀人」(lō’ tirṣāḥ),希腊文七十士译本译为 phoneuō「谋杀」,新约讲到十诫时,亦用同样的希腊文(罗13:9)。因为人都是按照神的形像所造(创1:26),任何人剥夺他人生命,都是破坏了神的形像(创9:5—6)。尊重生命不仅消极的不去残害生命,更要积极增进人类生命与生活的质量,扶助老弱病残。
第七诫「不可奸淫」,讲到婚姻的神圣。婚姻是神设立的第一个社会制度(创2:24),从一开始就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创2:18—25)。离婚再娶或是婚外情,都是破坏了婚姻的「约」(玛2:14)。人对配偶不贞,也象征违背了对神委身的「约」,都被视为「大罪」。不仅不可破坏婚姻,更当竭力捍卫,增进婚姻的素质。
思想:
1. 守安息日是一周又一周,建立家庭繁衍子孙是一代又一代,二者成为十诫的中心,使生命延续,生活昌盛。
2. 圣经常用夫妻之恩爱,父子之情深,来比喻神与人的关系。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0:15—17
15「不可偷盗。16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7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第八诫,「不可偷盗」(lō’ tignōb),论财产权的神圣。任何形式的不当占有:偷窃、诈欺、抢劫、贩奴、蓄奴等(出21:16),均当禁止。偷盗造成财物损失,破坏人际信任,为害社会治安,危及国家安全,更得罪上帝。今日更当尊重智慧(知识?)财产权。
第九诫,「不可作假见证陷害邻舍」,讲到名誉的神圣。尤其在法庭上,假证供可以置人于死,对神和社会都是严重的罪。因此一般国家都订有法律,惩罚作伪证及诬告的罪。
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许多人甚至把名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不惜以死来证明清白。不论私下或公然的毁谤,有意造谣还是无心传播,都是对个人名誉的极大破坏,即使后来获得澄清,也很难医治已然受创的心。
第十诫,「不可贪婪」(lō’ taḥmōd),论动机的神圣。第六诫到第九诫是讲外表的行为,而第十诫则讲到内心的动机。显示神重视人的心灵和思想,更为新约耶稣的登山宝训作了预备,叫人思想更深的动机,更高的标准。
「贪婪」原意是羡慕、渴望、喜爱,也用来指不当的垂涎、贪图。第十诫所禁止的,正是这种不当的欲念,不论是贪爱别人的妻子(不尊重婚姻的神圣),贪爱别人的房屋,贪爱别人的仆婢、牛驴和他一切所有的(不尊重财产的神圣)。除了这些以外,圣经讲到贪爱的对象,还包括土地、金银、偶像等。
要避免贪婪,应当常存感恩的心,享受在主里面的安全感。勿为明日忧虑,当对生命有正确的优先次序。欣赏并敬佩别人的成功,乐意与人分享,不求回报,学习施比受更有福。
思想:
1. 十诫以信心开始(第一诫:相信独一真神),也以信心结束(第十诫:以神为乐,知足感恩)。
2. 遵行或违反神的诫命,不是始于实际的行为,而是从人内心的动机、思想开始。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1:1—11
1「你在百姓面前所要立的典章是这样:2你若买希伯来人作奴仆,他必服事你六年;第七年他可以自由,白白地出去。3他若孤身来就可以孤身去;他若有妻,他的妻就可以同他出去。4他主人若给他妻子,妻子给他生了儿子或女儿,妻子和儿女要归主人,他要独自出去。5倘或奴仆明说:『我爱我的主人和我的妻子儿女,不愿意自由出去。』6他的主人就要带他到审判官那里,又要带他到门前,靠近门框,用锥子穿他的耳朵,他就永远服事主人。7人若卖女儿作婢女,婢女不可像男仆那样出去。8主人选定她归自己,若不喜欢她,就要许她赎身;主人既然用诡诈待她,就没有权柄卖给外邦人。9主人若选定她给自己的儿子,就当待她如同女儿。10若另娶一个,那女子的吃食、衣服,并好合的事,仍不可减少。11若不向她行这三样,她就可以不用钱赎,白白地出去。」
出21:1—11是「约书」(出21至23章)的第一段,首先讲到有关释放希伯来奴隶的律例。古近东法典都处理有关奴隶的事,说明此种社会制度在当时甚为普遍。但是没有任何法典把释放奴隶的规定放在开头处,例如汉摩拉比法典就是在最后才处理奴隶的问题(§§278—282条)。
人权的基础。圣经这么重视对待奴仆的条例,不表示赞同蓄奴,而是对当时所行制度提出较合乎人道的原则,以及改进的方向,更可看出神何等重视人的自由。人身自由是一切人权的基础,以此保障人人都有追求平等及幸福的权利。神救赎以色列,成为一切律法要求的基础。
上帝的典章。1节「典章」(mišpāṭîm,单数是 mišpāṭ),动词字根 šāpaṭ「判断,审判」,名词具有「统治,审判,判例,法律,法律责任」各方面的含义,指「判例,案例法」。在五经中单独使用「典章」,可代表耶和华所颁布的所有律法。
个人的解放。希伯来人若卖身为奴,以六年为限。然后他可以自由出去,动词yāṣā’「出去」与以色列民得解放出埃及是同一个字。对个别奴仆而言,脱离奴役得自由,正是他经历个人的「出埃及」。而且申命记更规定,不可让奴仆空手「出去」,而是「耶和华你的神怎样赐福给你,你也要怎样分给他。」(申16:14)
因爱的服侍。他若说我爱我的主人,不愿自由出去,愿一生事奉主人,主人就要把他带到「审判官」(’ĕlōhîm,原意是「上帝」)那里,用锥子穿过他的耳朵,永远作主人家的仆人。好像申6:4—5所说,以色列民为爱的缘故,专一事奉独一真神。
思想:
1. 真理使人自由,爱里没有惧怕。
2.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四19)。
3. 主怎样待我们,我们也当用同样方式待人。没有爱看得见的弟兄姊妹,怎能爱看不见的神呢?(约壹4:13)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1:12—17
12「打人以致打死的,必要把他治死。13人若不是埋伏着杀人,乃是神交在他手中,我就设下一个地方,他可以往那里逃跑。14人若任意用诡计杀了他的邻舍,就是逃到我的坛那里,也当捉去把他治死。15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16拐带人口,或是把人卖了,或是留在他手下,必要把他治死。17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出21:12—17特别提到三种要判死刑的罪,包括杀人、忤逆父母、及拐卖人口等严重的罪,对应十诫的第五、六、八诫。
故意杀人,包括使用致命的凶器,有杀人的动机(心中怀恨),蓄意谋杀等,都要处死(民35:16—21)。若不是蓄意杀人,而是出于意外,「我就给你设立一个地方,他可以逃到那里去」,即接下来所讲的「祭坛」,这是后来的「逃城」的前身。
打父母,即使未造成致命的伤害,仍是严重的忤逆之罪,因为否认自己生命的源头,攻击神在家中设立的权威。
拐卖人口是第三个要判死刑的重罪,因为这是剥夺一个人的身分认同,断绝他与家庭的连结,比偷窃财产、侵占土地还更加严重。
设立死刑,乃是对生命的尊重。早在耶和华赐福挪亚时,就订立以下的准则:「流人血的,人也必流他的血;因为神造人,是按着祂自己的形像。」(创9:6)神的准则很清楚:(1)祂不准许有凶杀,(2)若有人杀害别人的性命,他要以命偿命,(3)这是基于上帝创造的原则,因为人都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杀害别人就是破坏了神的形像。
思想:
1. 有关死刑存废,可视为人道情感与正义情感的辩论。人道及人权是普世价值,废除死刑亦为多数国家趋势,然而伸张正义亦为神的法则及司法的目的。
2.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半数国家废除死刑,还有部分国家只有针对叛国等重大罪行才判处死刑,真正保留死刑的国家不到一半。
3. 考虑废除死刑,应当顾及法理、人权、民情,更应当加强司法程序正义,增进民众人权教育。若现阶段废除死刑不易,「限缩死刑」,「死缓制度」及改采终身监禁则较为可行。
4. 另有部分国家在法律上保留死刑,而以司法实务非必要不判处死刑,来达到兼顾吓阻犯罪、伸张正义,和实践人权的目标,亦是值得借镜的方法/做法。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1:18—27
18「人若彼此相争,这个用石头或是拳头打那个,尚且不至于死,不过躺卧在床,19若再能起来扶杖而出,那打他的可算无罪;但要将他耽误的工夫用钱赔补,并要将他全然医好。20人若用棍子打奴仆或婢女,立时死在他的手下,他必要受刑。21若过一两天才死,就可以不受刑,因为是用钱买的。22人若彼此争斗,伤害有孕的妇人,甚至坠胎,随后却无别害,那伤害她的,总要按妇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审判官所断的,受罚。23若有别害,就要以命偿命,24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25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26人若打坏了他奴仆或是婢女的一只眼,就要因他的眼放他去得以自由。27若打掉了他奴仆或是婢女的一个牙,就要因他的牙放他去得以自由。」
本段处理伤人的处罚条款,包括伤人但仍能行走(18—19节),伤仆婢仍存活一两天(20—21节),伤孕妇以致早产(22—25节),以及伤仆婢眼或牙齿(26—27节)。
18—19节,处理二人从争论变成打架,造成受伤。这是临时情绪失控,且素无仇恨,也没有置人于死。打伤人的人可免受罚,但仍应赔偿对方的医药费与因伤不能工作的损失。
20—21节,其次讲人击打仆婢,若立刻死在杖下,要按前述死罪的规定来办理。但若不是立即死亡,而是过了一两天才死,主人就可免受刑罚。因为主人并不是蓄意置他于死,而且后来仆婢死了,也算是主人的财产损失。不过后者万不可被用作支持奴隶制度,或是可以任意恶待奴隶,不把奴隶当人看的依据。
22节,第三个条例论到人彼此争斗,结果击伤旁边的孕妇,造成早产,当如何赔偿。「以致早产」(yāṣǝ’û yəlādeyhā)直译「她的孩子出来」,指自然生产,且是活产。但没有「别的损害」,指致命的「意外或不幸」,按上下文可指孕妇或胎儿,或两者都包括在内。否则要照法官所判定的受罚及赔偿。
23节,「身体报复法」(Lex talionis),首见于汉模拉比法典,强调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不可用钱免刑消灾,这是法律史上重大进步。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绝非容许人私自报复,而是给法庭量刑的依据。其原则是「刑不过于其罪」。
26—27节,主人不得恶待奴仆与婢女,任意体罚凌虐(辱?)。不论严重到打坏了仆婢的一只眼,或是较轻微的,打落了仆婢的一颗牙齿,都要因这缘故,释放奴仆或婢女自由离去。
思想:
1. 律法的功用,首先是指引人享受神的恩典,其次是教导人过一个讨神喜悦的生活,第三是警诫人犯罪的可怕,使人失去神的恩典,不能讨主喜悦,更会遭致可怕的刑罚。
2. 神看重人的性命与尊严,连妇女、胎儿、奴隶都当受尊重与保护。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2:21—27
21「不可亏负寄居的,也不可欺压他,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22不可苦待寡妇和孤儿;23若是苦待他们一点,他们向我一哀求,我总要听他们的哀声,24并要发烈怒,用刀杀你们,使你们的妻子为寡妇,儿女为孤儿。25我民中有贫穷人与你同住,你若借钱给他,不可如放债的向他取利。26你即或拿邻舍的衣服作当头,必在日落以先归还他;27因他只有这一件当盖头,是他盖身的衣服,若是没有,他拿甚么睡觉呢?他哀求我,我就应允,因为我是有恩惠的。」
本段主题是针对欺压民中穷困者的事,且有动机子句作说明。21—23节讲最常被欺压的对象,就是孤儿、寡妇与寄居的外侨,而24—27节则讲到最常见到的欺压情事,就是借贷。
21—23节,首先讲到不可(lō’)欺负寄居的外侨,也不可(lō’)压迫他,因为(kî)你们在埃及也作过寄居的。动词「压迫」(lāhaṣ),也用于以色列民在埃及寄居时所受的压迫(出3:9;申26:8—9)。以色列民在埃及寄居的痛苦,以及得蒙救赎的经验,成为他们遵行律法的主要动机。
不可(lō’)苦待寡妇与孤儿,因为(kî)他们一呼求,我就垂听。正如以色列民在埃及受苦,他们的哀声上达于神。神听见、看见、知道,就有实际拯救的行动(出3:7)。祂是穷人的神。
24—27节,讲到不可(lō’)向民中困苦人放贷取利,若是拿了邻舍的外衣作抵押,也要在日落前还他,因为(kî)他只有这一件用来作被子。
今日工商社会,各种投资存款借贷收取利息,均属正常。不过在古代近东,多只有借钱或借粮给穷人,以度过难关,因此收取高利为情理法所不容。后来有规定借给弟兄(指以色列人)不可取利,但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申23:19—20),因为前者是急难救济,而后者是为投资致富。
思想:
1. 神安排穷人在我们身边,教我们学习以恩慈善待有需要的人。任何社会,顾念民中最穷困无助的人,乃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表示他们尊崇每一个按照上帝形像所造的人,尊崇人类的生命价值,进而增进全体人类的福祉。
2. 耶和华是穷人的上帝,祂垂听以色列民在埃及的呼声,知道他们的痛苦,拯救他们脱离埃及的手(出3:7—8),就是最好的明证。现在祂也要他们将心比心,照顾他们中间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寄居者,孤儿和寡妇。
3. 因爱守约的精神,永远胜过法理上公平正义的原则。而爱的赠与所带来的回报,更远超过物质的祝福。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3:10—19
10「六年你要耕种田地,收藏土产,11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种,使你民中的穷人有吃的;他们所剩下的,野兽可以吃。你的葡萄园和橄榄园也要照样办理。12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驴可以歇息,并使你婢女的儿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畅。13凡我对你们说的话,你们要谨守。别神的名,你不可提,也不可从你口中传说。14一年三次,你要向我守节。15你要守除酵节,照我所吩咐你的,在亚笔月内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因为你是这月出了埃及。16又要守收割节,所收的是你田间所种、劳碌得来初熟之物。并在年底收藏,要守收藏节。17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
18不可将我祭牲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也不可将我节上祭牲的脂油留到早晨。19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以后,不仅要遵守安息日(七天一次),更要守安息年(七年一次)。这是信心的进步,也是经历的成长。不耕种仍得着神丰富的预备,享受主里的安息。而安息年田中自长的,要留给民中的穷人,这更是爱心的具体作为。
一年三次守节,除酵节(含逾越节)、收割节(七七节)、及收藏节(住棚节)。除酵节要一连七天,记念神在亚笔月领以色列民出埃及,得拯救。收割节与收藏节更预示他们要进入应许之地,不再天天吃吗哪,而是作个殷勤的农夫,却得神给他们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收成。虽不是神迹,但更多神恩。不但自己有余,且可供应他人。
初次的逾越节较属于私人性质,在各人家中举行(出12:3),但是其后有关无酵节的规定,却讲到要有「圣会」(出12:16;利23:8;民28:18、25;申16:8),说明守节的团体性质。预指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之后,要在耶和华所指定的圣所来过节(申16:2—8)。
所有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耶和华(17节),这并不排除妇女儿童一同来欢乐守节(申16:13)。不可空手朝见神,具体作法包括献地里初熟之果(15,19节)。农业的节期升华为救恩的节庆,丰富的供应激发真心的感恩。守节不只是家庭的小确幸,更扩大为全国的大欢庆。
19节,「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乃是避免异教的作法。
思想:
1. 节期带来时间的节奏,生命的喜悦。人生不是一成不变,撒种与耕作,欢乐与休息,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 节期以上帝为中心,丰收的喜乐、团契的分享,都只是与神亲密关系的附赠品。
3. 敬拜神是节期的主要活动 ———— (即破折号)朝见主荣面,献上亲手采摘的果实,重温救恩的历史,领受上帝的恩言,更新圣约的委身,深化灵性的提升,盼望完全的拯救。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4:1—11
1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和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要上到我这里来,远远地下拜。2惟独你可以亲近耶和华;他们却不可亲近;百姓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3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4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清早起来,在山下筑一座坛,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5又打发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献燔祭,又向耶和华献牛为平安祭。6摩西将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7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8摩西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9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10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他脚下彷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11他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身上。他们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
本段讲到以色列民在西奈与神立约的仪式,完成自19章开始的立约过程。
上帝的吩咐(1—2节)。摩西受命带领亚伦,亚伦的两个儿子拿答与亚比户,以及以色列七十个长老上山,远远下拜。只有他一人可以上到山顶,而百姓在山脚下。如此分为三层,预示后来的会幕,也是分为三层,百姓进到院子献祭,祭司进入圣所点灯、烧香,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进入至圣所。西奈山是暂时的圣所,而会幕则是移动的圣所。
立约的礼仪(3—8节)。摩西下山,写下耶和华的命令,并带领百姓筑坛献祭。坛代表「耶和华的同在」,十二根柱子代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坛与柱子各代表立约的双方。血洒在坛上,及百姓身上,是立约的血。立约时献燔祭和平安祭,与旧约其他立约相同。燔祭代表全然烧献给神,一点都不保留。平安祭代表神与人的团契交通,由参与者一同享用。百姓两次回应摩西的挑战,均说他们要遵行耶和华所吩咐的(包括十诫及约书),而耶和华显现与以色列长老等人的团契,则为立约的目的,预备「神藉会幕与民同在」。
领袖的尊荣(9—11节)。摩西带着亚伦、拿答、亚比户及七十位长老上山,他们代表百姓,远远向神敬拜,享用平安祭。这是立约礼仪的最高潮,也是神赐他们最大的尊荣。
思想:
1. 结婚要有婚礼,立约有正式的礼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也借着洗礼,表明归入基督,加入教会。礼仪是外显的行动,表明内在的实质,二者不可偏废。
2. 摩西扮演立约的中间人,不但在耶和华和以色列民中间往返传话,而且在立约的礼仪中,担任大祭司,带领百姓在山脚献祭,带领领袖们上山远远敬拜神。他预表基督耶稣作我们的大祭司,但基督更舍身流血,作为神所悦纳的祭牲,完成新约,引导信徒进入天上圣所敬拜神。实体远胜过预表。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4:12—18
12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13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起来,上了神的山。14摩西对长老说:「你们在这里等着,等到我们再回来,有亚伦、户珥与你们同在。凡有争讼的,都可以就近他们去。」15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16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奈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17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18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
前一段全民参与立约的礼仪,本段却是摩西独自上山得启示。可分为二小段:(1)呼召与教导(12—14节),(2)上山与等候(15—18节)。
12—14节,在西奈立约的礼仪之后,耶和华再度呼召摩西上山(12节),要给他进一步的启示。虽然耶和华的吩咐很简短,只提到要将石版赐给摩西,但是实际上包括建造会幕的指示(出25—31章)。
耶和华吩咐摩西上山,摩西交代众长老留守,惟有约书亚跟着摩西上山,为后来金牛犊事件作了伏笔。约书亚被称作摩西的「帮手」(mǝšārǝtô),又可译作「侍从」,地位尊贵,后来更成为摩西的接班人,带领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摩西吩咐百姓,若有争讼的事,可以找亚伦与户珥,为后来的金牛犊事件预留伏笔。
15—18节,这一小段详细描述摩西上到西奈山顶,是像诗一般的散文体,充满重复、象征语言,使整个描述更显庄严。
本段的一些用语,成为以后各段故事的重要主题,特别是动词šākan「停驻」(16节)预指所要建造的会幕(miškān「神的居所」),耶和华的荣耀(停驻在西奈山,预指充满在会幕中),及云彩遮盖西奈(预指后来遮盖会幕,出40:35、38)。
云彩(‘ānān),直译「云」,因有17节形容好像「烈火」,译为云彩更加传神。云彩与烈火,均是耶和华荣耀显现的景象。烈火形容耶和华显现时的炽烈光辉,而云彩则同时代表耶和华的显现与隐藏。
摩西上山等候六天,到第七天,耶和华从云中呼唤他,暗示这天是安息日。他就上到山顶,进入云中。他在山上四十昼夜,亲近神,领受启示。
思想:
1. 领袖与独处。领袖要拥抱群众,更要分别时间,单独亲近神,见异象,得启示,方能高瞻远瞩。
2. 圣山与圣荣。神常呼召人上山,亲近神荣。这是个人的神秘经历,使人灵性提升。更是神给人极大的恩宠,与主同在,好的无比。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5:1—9
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2「你告诉以色列人当为我送礼物来;凡甘心乐意的,你们就可以收下归我。3所要收的礼物:就是金、银、铜,4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细麻,山羊毛,5染红的公羊皮,海狗皮,皂荚木,6点灯的油并做膏油和香的香料,7红玛瑙与别样的宝石,可以镶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8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9制造帐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样式。」
本段是整个建造会幕事工的引言,分为三小段:(1)人民的参与建造,他们当献上礼物,作为建造会幕的材料(2—7节)。(2)建造会幕的目的,乃是让耶和华可以在他们中间居住(8节)。(3)建造会幕的根据,必须根据耶和华指示的样式(9节)。
人民以献礼来参与会幕的建造。所献的礼物,包括金、银、铜,蓝色、紫色、朱红色线,染红的公羊皮,皂荚木,香料与膏油,以及各种宝石。这些原都是各人家中日常所用,或是家中珍藏,但为了建造圣所,甘心乐意献给神,彰显神的荣耀。
在出埃及记中一共有四个词,用来描述耶和华要摩西所要建造的建筑,在中译本中常不区分,都译作「会幕」,但在希伯来文用词上仍有些区别:
一、帐幕(’ōhel,或帐棚):神子民都住在帐棚中,祂也与他们认同,自己住在帐幕中。帐幕是移动的,象征地上移动的圣所,是天上圣所真帐幕的影子。
二、居所(miškān):会幕是神在人间暂时的居所,好似君王的驻驆所,是神立名的所在。耶和华藉这帐棚「居住」在以色列民当中,与他们同在。约翰则称神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eskēnōsen『住』在我们当中」(约1:14)。
三、圣所(miqdāš):「圣」(qādôš)的基本意义,是「分别」,说明这建筑是分别为圣给神的。
四、会幕(’ōhel mô‘ēd):是神与祂的仆人相会的帐幕,启示的所在,这是会幕最重要的功能(出29:42)。
思想:
1. 献礼动作本身就是一种敬拜,表示对耶和华的敬爱,感谢祂救赎的大恩,回应真理的启示,想要过一个讨祂喜悦的生活。我们爱一个人,就会想要为他作一点甚么。我们爱神,自然就会想要献礼给祂。
2. 耶和华藉摩西发出呼吁,要他们甘心乐意献上礼物,果然得着极大的回响。上帝洞察人隐藏的动机,心先蒙悦纳,礼物方得悦纳。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5:10—22
10「要用皂荚木做一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11要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12也要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13要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14要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15这杠要常在柜的环内,不可抽出来。16必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17要用精金做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18要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19这头做一个基路伯,那头做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要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20二基路伯要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要脸对脸,朝着施恩座。21要将施恩座安在柜的上边,又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22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又要从法柜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和你说我所要吩咐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
建造会幕,首先讲到约柜,这是惟一放置在至圣所中的礼器,说明其神圣地位与重要性。约柜分为三个部分:(1)柜的本身,(2)施恩座,(3)基路伯。
约柜本身是用皂荚木所造的长方形木箱,里外包着贵重的纯金。柜的外形简朴,体积不大,长约122公分,宽与高各约76公分。其上有金牙边,四脚有金环,两边各有一根包金的木杠穿过,以便扛抬搬迁。
约柜顶部是施恩座,长宽与约柜相等,与柜相连,作为约柜的顶盖。施恩座又可译作赎罪座,每年赎罪日,大祭司要进到至圣所中,在约柜前行赎罪礼(利16:15—16)。
施恩座之上,有耶和华的两个天使基路伯,是用一块纯金打造的。二基路伯在施恩座两端,彼此相连,说明他们齐心协力,完成主命。二基路伯高张翅膀,作势飞翔,象征行动迅捷,无远弗届。二基路伯脸对着脸,朝着施恩座,说明他们专注事奉,心无旁鹜。
思想:
1. 宝座与脚凳:耶和华的荣耀显现在施恩座上,施恩座相当于祂的宝座,而约柜就是祂的脚凳。耶和华是大君王,在此发号施令,治理国度。
2. 超越与临近:耶和华在天上,祂的荣耀超过诸天。但是祂却愿意纾尊降贵,临到人间。祂的荣耀在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之间,这是耶和华与人同在的最具体表征。
3. 荣耀与简朴:约柜用纯金包裹皂荚木造成,纯金象征耶和华的荣耀,但是素朴的外观,又说明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增加耶和华的荣耀。
4. 律法与恩典:约柜上有象征赎罪救恩的施恩座,约柜内有象征律法的法版。二者都是上帝所赐,在至圣所的深处,显示神的圣洁本性,信仰与伦理的核心。
5. 敬拜与启示:约柜与施恩座,是神与人相会之处。施恩座也是耶和华启示真理的地方,摩西常常进到约柜施恩座前,为要饱得灵粮,分赐给人。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5:23—30
23「要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24要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25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26要做四个金环,安在桌子的四角上,就是桌子四脚上的四角。27安环子的地方要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28要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29要做桌子上的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爵和瓶;这都要用精金制作。30又要在桌子上,在我面前,常摆陈设饼。」
在约柜之后,接下来提到的就是供桌,暗示在会幕所有礼器中,其重要性仅次于约柜。出37:10—16记载比撒列造供桌,有关放置供饼的指示,详载于利24:5—9。
供桌,直译「桌子」,和合本作「陈设饼桌」。比约柜略小,长约100公分,宽约50公分,高约75公分。作法与约柜相同,桌面及桌脚用皂荚木制作,外面包着纯金。桌的四角靠近桌脚的地方,另做四个金环,可用皂荚木包金的杠穿在其中抬走。不过与约柜不同,不必一直把杠放在环内。供桌上的盘子、碟子、壶、及奠酒的爵,都用纯金打造。
供桌位于圣所中靠北边,在桌上陈列供饼。饼共十二个,分成两行,代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这饼要一直陈列在供桌上,每逢安息日由大祭司撤换,撤下来的饼,分由当值的祭司在圣处吃掉(利24:9)。说明这是一种特别的素祭(又作谷物祭),表明承认、并感谢耶和华信实丰富的供应。而耶和华更把献给祂的供物,赏给事奉的祭司。
供桌要摆在「耶和华的面前」,象征神的同在。所献上的饼和酒,象征祂在以色列民吃喝的日常生活中,与他们亲近。大祭司每周献上供饼,同时还要献上用作「记念的火祭」的纯乳香(利24:7)。
思想:
1. 圣经中有关供桌及供饼最有名的故事,记载在撒上21章。大卫逃命来到挪伯,向亚希米勒祭司求食物。虽然圣经规定这饼只有祭司可以吃,但是亚希米勒以救人活命要紧,只要求确定大卫与从人是自洁、未亲近女人(即最近无性生活),就可食用。
2. 神的律法原为显示祂的恩慈。故不可拘泥于字句,而要探求其精意。正如耶稣以此事为例,说明「安息日是为人设立,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可2:23—28)。
17. 灯台与灯光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5:31—40
31「要用精金做一个灯台。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要接连一块锤出来。32灯台两旁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33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34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35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灯台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36球和枝子要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37要做灯台的七个灯盏。祭司要点这灯,使灯光对照。38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也是要精金的。39做灯台和这一切的器具要用精金一他连得。40要谨慎做这些对象,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
本段记载有关金灯台作法的指示,是会幕所有礼器中最详细的。灯台(mǝnôrâ)是会幕中惟一的照明器具,整个灯台用一块纯金打造而成,重一他连得(约30公斤)。
金灯台从中央的主干两旁各分出三个枝子,共六个枝子,各枝子都又有球及花,使整个金灯看起来像一棵树。圣经未说明金灯台大小,拉比传统以为金灯台有三肘高(约135公分),两端相距最远的灯盏,距离两肘(约90公分)。
金灯台七个枝子顶端各有一个花形的「灯盏」,内盛精制的橄榄油,并有灯芯,作为会幕中惟一的照明设备。每天傍晚由祭司点燃,到早晨方才熄灭,可能仍保留一盏灯。让祭司在圣所中事奉,有光照耀,不在黑暗中。
金灯台放置在圣所内南边,与至圣所中代表耶和华的约柜及施恩座,只相隔一层幔子。其地位与供桌及金香坛一样重要,远胜过会幕外面院子中的器具。
摩西时造了一个金灯台,公元前970年所罗门建殿,又造了十个金灯台。公元前587年南国犹大亡于巴比伦,圣殿内所有器皿都被掳,金灯台亦包括在内。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古列下令掳民得以回归故城,连耶和华雅伟殿中被掳去的器皿,也一并交还给所罗巴伯等人携回,好重建圣殿,其中应包括金灯台在内。两约之间马加比钱币上,公元后一世纪罗马提多将军的凯旋门上,都有金灯台的图案。显示一直到第二圣殿时期,都在使用这些金灯台。
思想:
1. 金灯台在圣所内,与供桌及金香坛同样神圣,代表耶和华是人生命的光,生命的粮及垂听人的祷告。
2. 撒迦利亚先知见到金灯台异象,保证掳民归回圣地,建造圣殿的工程必定完成(亚4:2、4)。
3. 使徒约翰在拔摩海岛见异象,基督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启1:4)。金灯台代表教会,而基督是鉴察教会的审判者与赐福者。教会要在黑暗的世代中发光。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7:1—5
1「你要用皂荚木做坛。这坛要四方的,长五肘,宽五肘,高三肘。2要在坛的四拐角上做四个角,与坛接连一块,用铜把坛包裹。3要做盆,收去坛上的灰,又做铲子、盘子、肉锸子、火鼎;坛上一切的器具都用铜做。4要为坛做一个铜网,在网的四角上做四个铜环,5把网安在坛四面的围腰板以下,使网从下达到坛的半腰。」
上帝吩咐摩西造坛(mizbēaḥ),要用皂荚木作,外面包上铜,且有扛抬用的杠,使其易于搬迁。祭坛是四方形的,长宽各约230公分,高约135公分,是会幕中最大的礼器。且放在最醒目的地方,一进会幕院子就看得见。
祭坛是用来焚烧祭物献给神的地方。包括以下几项:
一、日常献祭:祭司每天早晚各宰杀一只羊羔,作为燔祭,献给耶和华。
二、节期献祭:遇到节期,除了每日的献祭之外,还要加上节期当献的祭物,例如安息日,逾越节,七七节,住棚节及赎罪日。
三、感恩献祭:以色列民因崇敬耶和华、感恩还愿、年度丰收,均可来献上燔祭、平安祭及素祭。
四、赎罪献祭:以色列民若得罪了神,就要献上赎罪祭。若亏负了人,除了赔偿损失之外,还得献上赎愆祭。
五、立约献祭:以色列民与耶和华立约,都要献上燔祭和平安祭,前者建立神与人之间垂直的关系,后者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团契。
六、就职献祭:亚伦和他的儿子及以后的祭司,在就职礼上都要献祭给耶和华,表明他们被圣别出来,从此以后单单事奉神。
七、特殊献祭:人若许愿作拿细耳人,期满之后当献祭给耶和华。若长大痲疯得医治,洁净之后也要献祭给耶和华,表明重回信仰的群体。
思想:
1. 敬拜的中心:祭司每天早晚及其他各种献祭,所有主要活动都是在祭坛上进行。祭坛是一切敬拜活动的中心。
2. 敬拜独一神:以色列民不可私设祭坛敬拜,惟在耶和华指定的一个地方筑坛献祭,以确保他们单单敬拜耶和华。
3. 敬拜的提升:旧约献祭,每年重复,提醒人的罪仍在。而各种献祭,最终都成就在耶稣基督身上,一次献上,永久有效。今日信徒无须再献上牛羊,而应当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我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8:1—5
1「你要从以色列人中,使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一同就近你,给我供祭司的职分。2你要给你哥哥亚伦做圣衣为荣耀,为华美。3又要吩咐一切心中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灵所充满的,给亚伦做衣服,使他分别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4所要做的就是胸牌、以弗得、外袍、杂色的内袍、冠冕、腰带,使你哥哥亚伦和他儿子穿这圣服,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5要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细麻去做。」
出廿八章论到要为大祭司亚伦和他的儿子作圣袍,好在事奉时穿着。大祭司的圣袍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以弗得与胸牌:以弗得像是背心,罩在最外面,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及金线编织而成,与建造会幕的幔子材料相同,反映神的荣耀华美。胸牌约20公分见方,上面镶嵌了四行宝石,每行三个,一共十二块。每颗宝石上刻有以色列一个支派的名字,提醒大祭司在神面前记念神的子民。胸牌有口袋,内有乌陵与土明,好代表人民向神求问,故又称作决断的胸牌。
二、外袍与下襬:大祭司的外袍是蓝色,象征属天的事奉。外袍下襬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作石榴,每两个石榴间则是金铃铛。祭司事奉移动时,铃铛发出清悦的声音(听觉),与圣所中所烧的香(嗅觉),及圣所中金碧辉煌的装饰(视觉),都强调神与其子民的交通,乃是祭司事奉的核心,也是神临在与祝福的源头。
三、内袍与长裤:外袍里面是彩色线作的内袍,经文更强调祭司事奉时要穿着长裤,好遮住下体。古近东各国常有祭司裸体献祭行礼,但是圣经中却不容许此事。
四、冠冕与金牌:大祭司的冠冕上刻有「归耶和华为圣」的金牌,说明大祭司的职分是至圣的。而大祭司本人也当圣洁,因为他被圣别出来,单单事奉耶和华。
思想:
1. 会幕与祭司:就像圣所是分别出来的空间,为要敬拜神,照样,祭司是分别出来专职敬拜的人员。圣所采用贵重的黄金、宝石,以彰显雅伟的荣耀,照样,祭司也要衣袍华美,以与圣所相辉映,彰显神的荣耀。
2. 神学与美学:神学是思想,建立在神的启示上,加上哲人的反省,思想的琢磨。美学是欣赏,建立在对宇宙的观察上,显示艺术的修养,生活的品味。而神学与美学的共通点,都来自惊讶。人对神、对自然充满了惊叹号!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29:1—25
1「你使亚伦和他儿子成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要如此行:取一只公牛犊,两只无残疾的公绵羊,2无酵饼和调油的无酵饼,与抹油的无酵薄饼;这都要用细麦面做成。3这饼要装在一个筐子里,连筐子带来,又把公牛和两只公绵羊牵来。4要使亚伦和他儿子到会幕门口来,用水洗身。5要给亚伦穿上内袍和以弗得的外袍,并以弗得,又带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6把冠冕戴在他头上,将圣冠加在冠冕上,7就把膏油倒在他头上膏他。8要叫他的儿子来,给他们穿上内袍。9给亚伦和他儿子束上腰带,包上裹头巾,他们就凭永远的定例得了祭司的职任。又要将亚伦和他儿子分别为圣。10你要把公牛牵到会幕前,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公牛的头上。11你要在耶和华面前,在会幕门口,宰这公牛。12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头抹在坛的四角上,把血都倒在坛脚那里。13要把一切盖脏的脂油与肝上的网子,并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都烧在坛上。14只是公牛的皮、肉、粪都要用火烧在营外。这牛是赎罪祭。15你要牵一只公绵羊来,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这羊的头上。16要宰这羊,把血洒在坛的周围。17要把羊切成块子,洗净五脏和腿,连块子带头,都放在一处。18要把全羊烧在坛上,是给耶和华献的燔祭,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19你要将那一只公绵羊牵来,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羊的头上。20你要宰这羊,取点血抹在亚伦的右耳垂上和他儿子的右耳垂上,又抹在他们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脚的大拇指上;并要把血洒在坛的四围。21你要取点膏油和坛上的血,弹在亚伦和他的衣服上,并他儿子和他儿子的衣服上,他们和他们的衣服就一同成圣。22你要取这羊的脂油和肥尾巴,并盖脏的脂油与肝上的网子,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并右腿(这是承接圣职所献的羊)。23再从耶和华面前装无酵饼的筐子中取一个饼,一个调油的饼和一个薄饼,24都放在亚伦的手上和他儿子的手上,作为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25要从他们手中接过来,烧在耶和华面前坛上的燔祭上,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前一章讲祭司的袍饰,接下来第29章论到大祭司亚伦及他的儿子受膏承接圣职之礼,由摩西代表神来主持。整个礼仪连续七天,全在会幕中举行,并在会幕建造完成之后正式执行,记载在利8—9章。分为六个步骤:
一、沐浴净身(4节,利8:6),提醒祭司是来到圣洁的耶和华面前,自己必须是圣洁的。以后祭司每次来到会幕事奉,都要把手和脚在洗濯盆中洗净,代表圣洁的事奉。
二、穿着圣袍(5—6,8—9节,利8:7—9),先给亚伦穿戴上内袍、以弗得外袍、以弗得和胸牌、礼冠及刻有「归耶和华为圣」(qōdeš ladōnāy)的金冠冕。
三、膏抹圣油(7—9节,利8:10—13),可能是在头上划十字或圆圈,代表耶和华的托付交给他,恩赐能力覆庇他,耶和华的赐福临到他,耶和华的同在伴随他。
四、宰杀牛犊为洁净祭(10—14节,利8:14—17),分为下列几个步骤:按手,宰杀,倒血,及焚化。洁净祭又译作赎罪祭,在此则专指身份地位的转换,与罪无关。
五、宰杀公绵羊为燔祭(15—18节,利8:18—21),与洁净祭不同的是,整只公绵羊都要焚烧在祭坛上。
六、宰杀公绵羊为承接圣职的举祭和摇祭(19—28节,利8:22—29),摩西要取些祭牲的血,抹在亚伦及他儿子们的右耳垂上、右手大拇指上、及右脚的大拇指上,分别代表听主话、摸主工、及行主道。举祭和摇祭则是从献给耶和华的礼物中,分出一部分赏给祭司。
思想:
1. 祭司承接圣职不仅是身分地位改变,更是灵性心态的重新定位。虽然他们已经有上帝的选召,仍要有正式的仪式,以昭告天下。
2. 亚伦与他的儿子一同承接圣职,也代表这是全家人的事奉,永世不废。
3. 洁净祭坛,代表圣洁的事奉。事奉主的人与事奉的地点都要分别为圣。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30:1—10,34—38
1「你要用皂荚木做一座烧香的坛。2这坛要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要与坛接连一块。3要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围,并坛的四角,包裹;又要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4要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5要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6要把坛放在法柜前的幔子外,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与你相会的地方。7亚伦在坛上要烧馨香料做的香;每早晨他收拾灯的时候,要烧这香。8黄昏点灯的时候,他要在耶和华面前烧这香,作为世世代代常烧的香。9在这坛上不可奉上异样的香,不可献燔祭、素祭,也不可浇上奠祭。10亚伦一年一次要在坛的角上行赎罪之礼。他一年一次要用赎罪祭牲的血在坛上行赎罪之礼,作为世世代代的定例。这坛在耶和华面前为至圣。」
34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取馨香的香料,就是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这馨香的香料和净乳香各样要一般大的分量。35你要用这些加上盐,按做香之法做成清净圣洁的香。36这香要取点捣得极细,放在会幕内、法柜前,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你们要以这香为至圣。37你们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为自己做香;要以这香为圣,归耶和华。38凡做香和这香一样,为要闻香味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
前一章讲完祭司承接圣职及每日献燔祭,本章继续讲到祭司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烧香的香坛,及所要烧的圣香。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一、规格:香坛是用纯金包裹皂荚木制成,故又称作金坛,以彰显神的荣耀。长宽各约45公分,顶部呈四方形。而高度约90公分,与人的腰同高,方便祭司在坛上烧香。
二、位置:香坛位于圣所前方正中央,紧靠着隔开圣所与至圣所的幕幔,与至圣所中的约柜,会幕院中的铜祭坛,同在整个会幕的轴线上,是最靠近至圣所的礼器,强调香坛的重要性。
三、功用:香坛只作一样用途:「烧香」。祭司每天早晚清理及点灯时,都要烧香,说明这是每天不间断的事奉,连安息日及特殊的节庆也不例外。而所烧的香,采用特殊的配方,单单用来烧献给神,不作他用。
本章34—38节讲到制香的方法,不但材料、分量都要按照神的规定,而且要取一部分香,把它捣得极细,放在会幕里法柜前(出30:36)。象征人必须按照神的心意来祷告,祷告必须仔细(要长、久、细、重)、纯净(没有一点自己的成分搀杂在里面),且祷告要单单带到主的面前(来到施恩座前,就是神与人相会的地方)。
思想:
1. 烧香代表祷告。新约记载亚比雅班的祭司撒迦利亚,抽中签在主殿中烧香的时候,众百姓在殿外祷告,说明烧香与祷告的关联(路1:8—10)。
2. 借着烧香,敬拜的人在上帝面前表达最真诚的信靠、最深刻的思想、最无助的恳求。一切喜怒哀乐、认信悔罪、抱怨苦恼、感恩颂赞,全都在此表露无遗。就像祭司烧香,香烟缭绕,升到施恩座前。照样祷告也「如有双翼,向主飞升,携我衷曲,宛转敷陈」。不但确保上帝的同在,更提升人的灵性。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30:17—21,38:8
30章
17耶和华晓谕摩西说:18「你要用铜做洗濯盆和盆座,以便洗濯。要将盆放在会幕和坛的中间,在盆里盛水。19亚伦和他的儿子要在这盆里洗手洗脚。20他们进会幕,或是就近坛前供职给耶和华献火祭的时候,必用水洗濯,免得死亡。21他们洗手洗脚就免得死亡。这要作亚伦和他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38章
8他用铜做洗濯盆和盆座,是用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之镜子做的。
耶和华吩咐摩西要造一个铜盆和一个铜座,用来洗濯。希伯来文虽然都称呼「铜盆」(hakkîyôr nǝḥōšet),着重其材料,但是中译多着重其功用,称之为「洗濯盆」。
这铜的洗濯盆有几样特别,与会幕中其他的礼器不同。第一,在会幕里每样对象都有规格尺寸,惟有洗濯盆没有尺寸规格。圣经没有解释未提供洗濯盆规格的理由。
第二,会幕中其他礼器都详细记载其制作过程,惟独洗濯盆完全不提,反倒只有一句话,讲到洗濯盆的材料来源,「是用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之镜子作的」(出38:8)。这些妇女可能是许愿归给神的拿细耳人,有一段时间分别为圣,在会幕门前事奉神。爱美是人的天性,这些妇女也有铜作的镜子,原是为了自己的体面、得人的称赞。但她们把铜镜捐出作洗濯盆,却是为神的荣耀,让事奉的人可以得着神的悦纳。如此从以自己的荣耀为中心,转到以神的荣耀为中心。
第三,洗濯盆位于祭坛和会幕之间。按理祭司每日来到会幕,主要是要在祭坛上献祭,或进入圣所点灯、烧香、换供饼。但是耶和华提醒他们,每日在从事这些工作之前,要先来到洗濯盆洗手洗脚,免得他们死亡。因此他们来到院内,不是立刻开始事奉,而是绕过祭坛,洗净手脚,才去献祭、点灯、烧香。
思想:
1. 洗濯盆代表洁净的事奉。好像大卫祷告说:「耶和华啊!我要洗手表明无辜,才环绕你的祭坛。」(诗26:6)
2. 代上十五章记载大卫吩咐利未人先自洁,好扛抬约柜。
3. 使徒保罗说到「主是用道好像水一样来把教会洁净」(弗5:26;参诗109:11)。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31:1—11
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2「看哪,犹大支派中,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我已经提他的名召他。3我也以我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聪明,有知识,能做各样的工,4能想出巧工,用金、银、铜制造各物,5又能刻宝石,可以镶嵌,能雕刻木头,能做各样的工。6我分派但支派中、亚希撒抹的儿子亚何利亚伯与他同工。凡心里有智慧的,我更使他们有智慧,能做我一切所吩咐的,7就是会幕和法柜,并其上的施恩座,与会幕中一切的器具,8桌子和桌子的器具,精金的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并香坛,9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并洗濯盆与盆座,10精工做的礼服,和祭司亚伦并他儿子用以供祭司职分的圣衣,11膏油和为圣所用馨香的香料。他们都要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去做。」
在讲完建造会幕各样礼器的指示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题名选召建造会幕的工匠。本段特别讲到两个人:犹大支派的比撒列(「在神的荫下」)与但支派的亚何利亚伯(「父的帐棚」)。他们由神题名选召,被圣灵充满,有智慧巧工,且能与人同工。
一、圣灵与建造:创世记记载神的灵参与创造,在此也参与会幕的建造。圣灵充满制造会幕的工匠,使他们有聪明智慧,顺利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五经另外提到约书亚被圣灵充满,担负领导重任。
二、才干与恩赐:许多技艺才干与属灵的恩赐,难以明确区分,特别是音乐、美术、雕刻、文学、建筑、装饰等,且都要接受长期专业的训练,才能真正派上用场。这些专业人士,在社会上有其本身的职业,其杰出成就已得着肯定。若他们以自己的技艺,转为属灵圣工,更可荣耀真神。例如,韩德尔与海顿早年少作宗教音乐,晚年却都创作出伟大的宗教曲目。
三、专业与启示:比撒列与亚何利亚伯,虽然都是当时以色列中首屈一指的巧匠,但是在建造会幕一事上,却对摩西绝对顺服,因为摩西是直接从上帝那里领受建造会幕的蓝图。而摩西对他们也是绝对授权,给他们足够的人力、财力支持,给他们充分的空间来发挥所长,故能很快完成精美的工程。当会幕各样物件造好行奉献之礼时,他们又甘愿隐藏幕后,不争名不争利,只愿神得着荣耀。
思想:
1. 上帝提名呼召人,都有重要的使命交给他,并有足够恩赐能力赏给他,好完成使命。
2. 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预表后来的所罗门王(犹大支派)与户兰(但支派),他们被圣灵充满,有智慧来完成建殿。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31:12—18
12耶和华晓谕摩西说:13「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务要守我的安息日;因为这是你我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使你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14所以你们要守安息日,以为圣日。凡干犯这日的,必要把他治死;凡在这日做工的,必从民中剪除。15六日要做工,但第七日是安息圣日,是向耶和华守为圣的。凡在安息日做工的,必要把他治死。』16故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17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远的证据;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畅。」18耶和华在西奈山和摩西说完了话,就把两块法版交给他,是神用指头写的石版。
从出25章开始,有关建造会幕的指示,到此告一段落。本段特别强调以色列民要守安息日,作为耶和华与他们立约的记号。祂更赐给摩西两块石版,上面有上帝亲自用手指头书写的十诫。
「记号」(’ôt),又译作「证据」、「凭证」。在圣经中,每逢立约都会有一个记号,例如挪亚之约的彩虹(创9:12),亚伯拉罕之约的割礼(创17:11),雅各布与拉班堆石为证(创31:48)。新约记载,耶稣设立最后的晚餐,用饼和杯作为立约的记号,信徒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主(路22:19,林前11:23—26)。
立约的记号至少有三方面的功能:(1)证据:立约是郑重的事。立约虽然是一次过的事件,但是立约的记号证明这约定永远有效。(2)纪念:立约是美好的回忆。立约的记号表明双方诚心立约,永志不忘。(3)提醒:立约是双方全新关系的开始。立约的记号提醒立约者,当真诚委身,永远遵行所立的誓约,继续增进立约的关系。
过去有人以为十诫写在两块法版上,是因为要把十诫分为两部分。但是研究古近东大君王的条约,此处所说的「法版」,乃是立约的文本,一式二份,分别交由立约的双方保存。在此则由摩西携回,存于约柜中。
耶和华亲自用手指头书写十诫在石版上,好像签字用印,完成立约,永不变更,永久有效。金牛犊事件,摩西发怒摔碎石版,后来在新凿的两块石版上,复经上帝再度亲手写上十诫,表示约的恢复与更新(出34:28)。
思想:
1. 会幕是空间的圣所,安息日则是时间的圣所,二者合为敬拜的中心,提供心灵的圣所。以后凡是有基督教影响的地方,就有每周休息一天的规定。
2. 上帝亲自把十诫写在法版上,表明这约永久有效。杰里迈亚先知更预言,神要另立新约,把祂的律法写在我们的心版上,让我们从内心遵从。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32:1—14
1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亚伦那里,对他说:「起来!为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甚么事。」2亚伦对他们说:「你们去摘下你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拿来给我。」3百姓就都摘下他们耳上的金环,拿来给亚伦。4亚伦从他们手里接过来,铸了一只牛犊,用雕刻的器具做成。他们就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5亚伦看见,就在牛犊面前筑坛,且宣告说:「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6次日清早,百姓起来献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来玩耍。7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下去吧,因为你的百姓,就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已经败坏了。8他们快快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为自己铸了一只牛犊,向它下拜献祭,说:『以色列啊,这就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9耶和华对摩西说:「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10你且由着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11摩西便恳求耶和华-他的神说:「耶和华啊,你为甚么向你的百姓发烈怒呢?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12为甚么使埃及人议论说『他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与他们,把他们杀在山中,将他们从地上除灭』?求你转意,不发你的烈怒,后悔,不降祸与你的百姓。13求你记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艾萨克、以色列。你曾指着自己起誓说:『我必使你们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并且我所应许的这全地,必给你们的后裔,他们要永远承受为业。』」14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他的百姓。
本段是著名的金牛犊事件,可分为三小段:(1)亚伦作金牛犊(1—6节),(2)耶和华欲灭以色列人(7—10节),(3)摩西求神勿灭绝(11—14节)。
摩西在山上领受启示,百姓却在山下要求亚伦为他们另作神像。亚伦提议百姓捐出金饰,然后用雕刻的工具,铸造了金牛犊,百姓就向金牛犊敬拜,坐下吃喝,起来玩耍。
为何以色列民造金牛犊?很可能他们久居尼罗河三角洲,那里正是埃及与迦南文明交汇之处,因此深受这二种文明的影响,崇拜与繁殖力有关的公牛。
「坐下吃喝」,指献平安祭,献祭者一同分享祭肉及喝酒,享受神与人及人与人的团契。「玩耍」(lǝṣaḥēq),动词字根是「嬉笑」(ṣāḥaq),但在本节是强力式(Piel),意思指性挑逗或调戏,暗示以色列民在拜金牛犊时,含有性交的仪式,难怪摩西责备他们在神面前如此放肆(25节)。
耶和华不待摩西下山,就告诉摩西以色列民犯罪,及祂要灭绝他们,并使摩西的后裔成为大国。「你且由着我」(hannîḥâ lî,10节),这表达法圣经中只出现这一次。耶和华如此说,好像祂必须征得摩西的准许方能行事,却显示神的自由。更是让摩西有机会来恳求耶和华「改变初衷」。
摩西从三个方面来求神:(1)求神注重祂行事的合理(11节),(2)求神注意祂自己的名声(12节),(3)求神重视祂的约,对列祖的应许(13节)。这些全都是以神为中心的祷告。而摩西无私地为神的百姓祈求,完全不为自己打算。
神的「后悔」是本段关键字。然而神从未因做错事后悔,都是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摩西在此乃是抓住神不变的恩慈本性,来求神改变祂对待人的方式,不降所说的灾祸,反倒赦免他们的罪。
思想:
1. 以色列民犯罪,摩西抓住第一时间为他们代求。
2. 以神为中心的祷告蒙神垂听,无私的祈求永被记念。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32:15—29
15摩西转身下山,手里拿着两块法版。这版是两面写的,这面那面都有字,16是神的工作,字是神写的,刻在版上。17约书亚一听见百姓呼喊的声音,就对摩西说:「在营里有争战的声音。」18摩西说:「这不是人打胜仗的声音,也不是人打败仗的声音;我所听见的乃是人歌唱的声音。」19摩西挨近营前就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20又将他们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21摩西对亚伦说:「这百姓向你做了甚么?你竟使他们陷在大罪里!」22亚伦说:「求我主不要发烈怒。这百姓专于作恶,是你知道的。23他们对我说:『你为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甚么事。』24我对他们说:『凡有金环的可以摘下来』,他们就给了我。我把金环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25摩西见百姓放肆(亚伦纵容他们,使他们在仇敌中间被讥刺),26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于是利未的子孙都到他那里聚集。27他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你们各人把刀跨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28利未的子孙照摩西的话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杀的约有三千。29摩西说:「今天你们要自洁,归耶和华为圣,各人攻击他的儿子和弟兄,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
摩西在山上四十昼夜朝见神,领受建造会幕的启示。但是现在他亲眼看见两股对冲的力量,一股是向下沉沦的力量,一股是向上提升的力量。而最令他痛心的是,这股向下沉沦的力量,竟是由他最亲密的同工,他的哥哥,他所委派的领袖亚伦所主导。
摩西转身下山,手里拿着两块法版,法版上面是耶和华手指头写的十诫,代表立约的文本,一式两份。法版两面都写着字,表示不可增删也不可更改。但是当摩西见到以色列民拜金牛犊的情况,他就发怒,把手中的两块法版摔碎,因为他们已毁弃了他们与神所立的约。
21节,「大罪」(ḥăṭā’â gǝdōlâ)在埃及和叙利亚的乌加列均指淫乱,构成诉请离婚的条件。摩西叫人把金牛犊用火焚烧,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类似试验不贞的妻子(民5:11—31)。以色列民造金牛犊,至少犯了十诫中前三诫,特别是第二诫,他们雕刻神像并且拜它。以后众先知常以敬拜其他神明比作淫乱(例如,结16章,何西阿书),是对耶和华不贞,故称作大罪。
但是摩西给犯罪的以色列民悔改的机会,要他们立刻表态,不容拖延。他对他们说:「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26节)其中反应最明确的是利未人,他们选择站到摩西这边,与上帝一同对付罪,他们自己也得着神的赏赐。那一日被杀的有三千人,应指最冥顽不灵,坚拒悔改认罪的人。
思想:
1. 金牛犊事件是出埃及记中的反高潮,若过不了这一关,以色列民就要遭灭绝。但因摩西的代求,以色列民方得机会,悔改认罪,罪得赦免。
2. 人难免犯错,只要知罪、认罪、悔罪,必得赦免。
3. 利未人与神一同对付罪,以后反得着事奉神的职份恩典。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32:30—35,33:1—6
32章
30到了第二天,摩西对百姓说:「你们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华那里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31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说:「唉!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做了金像。32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33耶和华对摩西说:「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的名。34现在你去领这百姓,往我所告诉你的地方去,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只是到我追讨的日子,我必追讨他们的罪。」35耶和华杀百姓的缘故是因他们同亚伦做了牛犊。
33章
1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我曾起誓应许亚伯拉罕、艾萨克、雅各布说:『要将迦南地赐给你的后裔。』现在你和你从埃及地所领出来的百姓,要从这里往那地去。2我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撵出迦南人、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3领你到那流奶与蜜之地。我自己不同你们上去;因为你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恐怕我在路上把你们灭绝。」4百姓听见这凶信就悲哀,也没有人佩戴妆饰。5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告诉以色列人说:『耶和华说:你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我若一霎时临到你们中间,必灭绝你们。现在你们要把身上的妆饰摘下来,使我可以知道怎样待你们。』」6以色列人从住何烈山以后,就把身上的妆饰摘得干净。
摩西怒碎石版,象征约已被毁。他责民犯罪,有利未人与他一同对付罪恶。但是事情还未了结,现在他还要上山恳求神赦免以色列民的罪,从根本解决问题。
「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这是假设子句,其结果句未写出,和合本用「……」来代替。有人说这是摩西的眼泪,或许是摩西在此泣不成声,说不下去。因为他没有把握神要如何回应这祈求,神也的确未直接回应这请求。这里看到神仆代祷的极限,代祷不能代替人亲自认罪悔改。
接着摩西提出另一个恳求:「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摩西想以自己为赎罪祭,代赎以色列人民。新约中,保罗也曾有类似心愿(罗9:1)。但是他们二人心意虽好,却不合乎神的法则,故均未蒙神应允,「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号,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只有基督耶稣(徒4:12)。即便伟大如摩西和保罗,都不能为人代赎。
但是神仍垂听摩西的代求,愿意赦免以色列人的罪,不灭绝他们的性命。只是祂不愿在以色列人中间,因为他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免得祂在路上把他们灭绝。祂要差遣天使引导他们前往应许的流奶与蜜之地,并吩咐以色列人把身上的首饰都摘下来。
思想:
1. 在那里跌倒就在那里重新站起来。以色列民犯罪造金牛犊,至少违犯了十诫的第一诫与第二诫。他们按照神的吩咐,把身上的金饰摘下来,就是悔罪的表示。
2. 原本天上的圣所与罪无关,按照天上圣所蓝图所造的会幕,也只要献燔祭和平安祭。但是罪却使人与神隔绝,因此耶和华另外设立赎罪祭,让有罪的人借着代赎祭牲的死,洁除罪恶,重新恢复与神的关系。这赎罪祭就是神给犯罪之民另外开的一道恩典之门。不但不必因罪受罚而死,更且恢复敬拜神的权利。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33:7—23
7摩西素常将帐棚支搭在营外,离营却远,他称这帐棚为会幕。凡求问耶和华的,就到营外的会幕那里去。8当摩西出营到会幕去的时候,百姓就都起来,各人站在自己帐棚的门口,望着摩西,直等到他进了会幕。9摩西进会幕的时候,云柱降下来,立在会幕的门前,耶和华便与摩西说话。10众百姓看见云柱立在会幕门前,就都起来,各人在自己帐棚的门口下拜。11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摩西转到营里去,惟有他的帮手-一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幕。摩西对耶和华说:「你吩咐我说:『将这百姓领上去』,却没有叫我知道你要打发谁与我同去,只说:『我按你的名认识你,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13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好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想到这民是你的民。」14耶和华说:「我必亲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15摩西说:「你若不亲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们从这里领上去。16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岂不是因你与我们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与地上的万民有分别吗?」17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这所求的我也要行;因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并且我按你的名认识你。」18摩西说:「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19耶和华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20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21耶和华说:「看哪,在我这里有地方,你要站在盘石上。22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必将你放在盘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过去,23然后我要将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
前一段耶和华说,祂派天使引导以色列民前往应许之地,但是祂自己却不与他们同行。然而失去了神的同在,以色列存在世上还有甚么意义呢?
本段可分为三小段:(1)摩西的会幕(7—11节),(2)摩西的恳求(12—17节),(3)摩西的盘石(18—23节)。
本段先特别提到摩西把自己的帐棚支搭在营外,可以随时进去朝见神。摩西称这帐幕为会幕,预表后来真正建造的会幕。
「会幕」(’ōhel mô‘ēd),意思是与耶和华约定会面的帐幕。虽然名称相同,但这是摩西私人的帐幕,不是后来建造的会幕。在此,神与他「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祂与摩西无话不谈,好像亲密的朋友。在这基础上,摩西才能为以色列民代求。
摩西与神对话,都是用个人性的「你」与「我」。其中强调的「你」(’attâ,3次),强调的「我」(’ănî,2次),更多次用「你的面/我的面」,「在你眼中蒙恩」,「你的名」,「你的道」,「你的民」,「知道你/认识你」。而最重要的是耶和华对他说:「我必亲自(原意是「我的面」)去,使你得安息。」(14节)因为若没有神同行,摩西的心怎能得安息呢?摩西自己也说,使他们与地上万民有分别的是甚么呢?岂不是因为有神与他们同在吗?
不过摩西进一步要求见到耶和华的荣耀,却没有得神允许,因为这是要跨越神与人分别的界限。不过神仍应许把摩西藏在盘石穴中,在祂经过时,让摩西可以看见神的背,却不能看见神的面(就是神的本体)。
思想:
1. 神的同在是列祖蒙福的秘诀,信徒得救的目的,更是使信仰群体与世界有区别的原因。若有任何事可以增进神与我们同在,就当尽力去追求。若有任何事会拦阻神与我们同在,就当靠主恩典将之除去。
2. 追求与神合一,是意志与情感的合一,而非本体的合一。因为神终究与人有分别,不得跨越这鸿沟。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34:1—9
1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样;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2明日早晨,你要预备好了,上西奈山,在山顶上站在我面前。3谁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遍山都不可有人,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4摩西就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清晨起来,照耶和华所吩咐的上西奈山去,手里拿着两块石版。5耶和华在云中降临,和摩西一同站在那里,宣告耶和华的名。6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7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8摩西急忙伏地下拜,9说:「主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我们中间同行,因为这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又求你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以我们为你的产业。」
本段可分为三小段:(1)重凿石版(1—4节),(2)宣告主名(5—7节),(3)向主祈祷(8—9节)。
1—4节,耶和华要摩西重凿两块石版,因为先前的石版已被摩西摔碎,象征西奈之约已毁。现在必须另外重凿石版,以恢复前约。写在新凿出来的石版上的字,与先前石版上的内容相同,就是十诫,且都是耶和华自己亲自写的(出31:18及本章28节),表示祂已真正赦免以色列民的罪,恢复与他们所立的约。
6—7节,是旧约中有关启示神道德属性最重要的经节,尤其在遭逢信仰危机,国家存亡之秋,以色列的领袖?最常引用这两节经文,向神恳求赦罪拯救(像诗103:8)。可说是旧约中最重要的信条之一。
「慈悲」(raḥûm)指上对下的怜爱之情。「不轻易发怒」,给摩西有机会为以色列民求情。「慈爱」(ḥesed)表达耶和华与民立约的精神与守约的保证,可译作「恩约的爱」(Covenantal Love)。
「罪孽」(‘āwôn)原意是「弯曲诡诈」,「过犯」(peša’)是指「破坏标准,悖逆背叛」,而「罪恶」(ḥaṭṭā’â)意义是「迷失方向,箭不中的」,也是最常被用来指罪过的词。这三个字虽然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但是在旧约中常可通用。当三个字连用时,更代表各种形式的罪。但是不论所犯何种罪过,只要诚心向神认罪悔改,均可得着赦免。
8—9节,摩西向神求三件事:(1)求神同行,(2)求神赦罪,(3)求神接纳他们作产业。虽然耶和华已经应允要与摩西同行(出33:14),但是还未明说要与以色列民同行。现在摩西如此祈求,是要确定耶和华重新回到以色列民当中。他更恳求神赦免他们一切的罪,因为若无神的赦罪,就/便不能享受神的同在。
思想:
1. 耶和华主动应许要与以色列全民更新立约。从摩西个人的层面,提升到全国的层面。
2. 祂更宣告祂的名,因为认识神的名,才能按照神的本性,真正敬拜事奉祂。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34:29—35
29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奈山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30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31摩西叫他们来;于是亚伦和会众的官长都到他那里去,摩西就与他们说话。32随后以色列众人都近前来,他就把耶和华在西奈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们。33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34但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他说话就揭去帕子,及至出来的时候便将耶和华所吩咐的告诉以色列人。35以色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摩西又用帕子蒙上脸,等到他进去与耶和华说话就揭去帕子。
本段可分为两小段:(1)摩西脸面反照耶和华的荣光(29—33节)。(2)摩西用面纱蒙住他发光的脸(34—35节)。
「他的脸皮发光」(qaran),公元第四世纪耶柔米却译作「长角」,这个翻译上美丽的错误,使后世不少艺术作品都误把摩西描绘成头上长角。虽然希伯来文名词qeren一般都译作「角」,但是在阿拉伯文中,qeren 也被用来描写日出时,在山顶所射出的第一道曙光。旧约中也有「祂的辉煌如光,手中四射『光芒』(qarnayim)」(哈3:4)。
亚伦和全体以色列民的反应,正如他们当初看见耶和华在西奈山显现时的表现一样,害怕接近摩西。耶和华的荣耀显现,甚至只是透过祂的仆人反照出祂的荣光,都令人心生敬畏,不敢放肆。
「帕子」(masweh),又译作「面纱」,类似中东许多妇女用来遮脸的面纱或头巾。当事人仍可看清外界,别人却无法看清他的面庞(“脸庞”较为常用)。
34—35节讲摩西尔后的习惯,每逢他进去与耶和华说话,就把面纱揭去,并把耶和华的信息告诉以色列民。但他在平日生活时,为免以色列民看见他脸上发光,便用面纱蒙住自己的脸。面纱只在摩西不与上帝讲话或对以色列民传讲信息时才戴上,以色列民继续不断看见摩西的脸皮上发光。
面纱在此的作用,等于西奈山顶上的云彩,遮住耶和华的荣光,使以色列民不能直接见到神。面纱也预表后来的会幕,摩西脸皮发光,预兆神的荣光充满会幕中(40:34—38),且要用幕幔遮住。从此以后「帕子/会幕」一方面象征耶和华荣耀的同在,另一方面也保护以色列民,不得擅闯禁地,冒犯耶和华的荣耀。
思想:
1. 亲近主得见真光,反映主的荣美。
2. 面纱遮蔽主的荣光,显示百姓的不信与神的审判。
3. 凭信除去面纱,得见神的荣光。
4. 可惜面纱仍在历代以色列民心中。
5. 惟当心归向主,除去帕子的阻隔。
作者:赖建国博士
出40:17—38
17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帐幕就立起来。18摩西立起帐幕,安上带卯的座,立上板,穿上闩,立起柱子。19在帐幕以上搭罩棚,把罩棚的顶盖盖在其上,是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20又把法版放在柜里,把杠穿在柜的两旁,把施恩座安在柜上。21把柜抬进帐幕,挂上遮掩柜的幔子,把法柜遮掩了,是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22又把桌子安在会幕内,在帐幕北边,在幔子外。23在桌子上将饼陈设在耶和华面前,是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24又把灯台安在会幕内,在帐幕南边,与桌子相对,25在耶和华面前点灯,是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26把金坛安在会幕内的幔子前,27在坛上烧了馨香料做的香,是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28又挂上账幕的门帘。29在会幕的帐幕门前,安设燔祭坛,把燔祭和素祭献在其上,是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30把洗濯盆安在会幕和坛的中间,盆中盛水,以便洗濯。31摩西和亚伦并亚伦的儿子在这盆里洗手洗脚。32他们进会幕或就近坛的时候,便都洗濯,是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33在帐幕和坛的四围立了院帷,把院子的门帘挂上。这样,摩西就完了工。34当时,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35摩西不能进会幕;因为云彩停在其上,并且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帐幕。36每逢云彩从帐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程前往;37云彩若不收上去,他们就不起程,直等到云彩收上去。38日间,耶和华的云彩是在帐幕以上;夜间,云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们所行的路上都是这样。
出埃及记的最后一段,记载摩西遵照耶和华的吩咐,支搭会幕,举行奉献之礼。本段的钥句是「都是照着耶和华所吩咐的」,共出现七次(40:19,21,23,25,27,29,32)。
17节,「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帐幕就竖立起来了」。出埃及记均用以色列民蒙神拯救出埃及作为新的纪元(出12:2)。以色列民在出埃及第一年的三月初一日来到西奈山(19:1),随即领受十诫,与神立约。摩西上山领受约书,之后更有四十天在西奈山顶领受建造会幕的启示(24—31章)。后来发生金牛犊事件(32—34章),摩西又上山四十天,为人民代求(申9:18)。等到他们正式开始建造会幕,至少已经是七月了,真正的工作时间不到六个月。
34—38节,会幕竣工举行奉献之礼,最后及最高潮的部分,就是云彩遮盖会幕及耶和华的荣耀充满会幕,象征耶和华的悦纳,证明祂的同在。云彩在会幕外面,为以色列民作可见的印证;荣耀在会幕里面,给祭司作亲近神的确据。
同样,所罗门献殿时,有云彩充满耶和华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王上8:10—11)。使徒约翰在拔摩海岛上见异象,天上那存放法柜的圣所开了。因神的荣耀和大能,殿中充满了烟,没有人能进入圣所(启15:5—8)。
36—38节,以色列民所有旅程中,日间耶和华的云彩在帐幕上,夜间云中有火,类似第13:21—22节讲到云柱与火柱。云彩加上会幕,即是神的同在与引导,伴随以色列民走完旷野旅程,直到进入应许之地。
思想:出埃及记卷首记载以色列民在埃及受奴役,一片愁云惨雾,令人怀疑耶和华的同在。结尾时以色列民不但重获自由,更看到耶和华的同在,以荣耀的方式具体表现出来,充满欢欣鼓舞。神的荣耀充满会幕,结束全书荣耀之旅,亦给整个出埃及记划下完美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