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道自建释经灵修
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
欢迎到良友圣经学院网站收听最新每日灵修
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
欢迎到良友圣经学院网站收听最新每日灵修
作者:邝成中博士
约翰福音1:1-18
1 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 2 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 3 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 4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6 有一个人,是从 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7 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8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9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10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11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 13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 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15 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16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17 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18 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一章一节从数个的角度逐步的指出了基督(道)全然的超然:从时间的角度(太初有道)、从与神的紧密关系的角度(道与神同在)、以及更进一步直接的指出了道的真正身份—祂就是神(道就是神)。
一章二节是将道与神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描述(这道太初与神同在),这是要将道与其他万物的关系(1:3-4)作一平衡的描述:道与神的关系(1:2),以及道与万物的关系(1:3-4)。道与神的关系是全然紧密的(1:2),相对道与万物的关系也是紧密的:「万物是借着祂造的」(1:3),然而,极度难以置信的是,借着祂而被造的却不接受祂(1:5)。
世界对光的拒绝,是经文一再强调的(1:10,11),经文前后三次的指出世人对光的拒绝:1:5:「黑暗不接受光」;10:「世界不认识祂」;11:「自己的人不接纳祂」;然而,经文同时指出世人可以有的另一个反应,就是接受光,接受光的人更要成为神的儿女(1:12-13)。
一方面人与基督的关系是极度密切的:「万物是借着祂造的」(1:3-4),另一方面人对基督的反应可以有两种:一是对光的拒绝(1:10-11);一是对光的接受(1:12-13),并要成为神的儿女。你要如何选择?选择拒绝神,还是选择接受神,并且得到最好的福份,就是成为神的儿女?
基督就是那真光,人可以透过基督而直接的认识神(1:18)。昔日有施洗约翰为光作见证(1:7,15),证明基督是那真正的光;同样的,今天有不同的信徒可以作见证,印证基督就是众人应要接受的真神。你是否愿意透过基督,从而认识神,并且成为神的儿女?
思想:接受光的人不单可以成为神的儿女,更可以加入作见证的行列,就如施洗约翰一样,为光作见证,要叫其他未信的人同样可以得到最大的福气,就是可以透过基督直接的认识神(1:18),并且成为神的儿女(1:12-13)。你是否愿意成为作见证的人,将基督介绍给未信的人,以致他们都可以得到最好的福气?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19-34
19 约翰所作的见证记在下面: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说:「你是谁?」 20 他就明说,并不隐瞒,明说:「我不是基督。」 21 他们又问他说:「这样,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先知吗?」他回答说:「不是。」 22 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叫我们好回复差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谁?」 23 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 24 那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或译:那差来的是法利赛人); 25 他们就问他说:「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甚么施洗呢?」 26 约翰回答说:「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 27 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 28 这是在约旦河外伯大尼(有古卷:伯大巴喇),约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见证。 29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或译:背负)世人罪孽的! 30 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31 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 32 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彷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 33 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 34 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 神的儿子。」
施洗约翰的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为光作见证。约翰的出现同时让许多人对他的身份带来了疑问:到底约翰是谁(1:19)?他与将要来的那一位到底有何关系?约翰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更清楚自己的身份,故此他直接的指出他不是基督(1:20)、不是以利亚(1:21)、不是那位要来的先知(1:21)。
约翰三次坚定的否认:「我不是」(1:20,21,21),一方面对应将来在第十八章有三次记述耶稣勇敢的承认:「我是」(十八5, 6,8)。事实上,耶稣的承认是有两次(18:5,8),但作者重复描述(18:6),就总共有三次有关的描述了(十八5,6,8)。另一方面可以对应彼得三次软弱的否认:「我不是」(18:17,25,27) [首二次是直接的描述:「我不是」(18:17, 25),第三次是间接的叙述:他不承认(18:27)。]
施洗约翰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不会将之与基督的身份混淆(1:20-21),是因他完全清楚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要介绍基督,作基督的先锋:「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1:23)。约翰清楚的知道他的工作是要介绍基督,而不是要介绍自己(1:26-27),更不是要让众人错误的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故此他三次清楚的否定他就是那位要来的(1:20-21)。
这段经文记述了约翰作见证的内容(1:29-34),也同时清楚的带出了两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基督的身份,以及基督的工作。约翰清楚的知道他要介绍的就是基督的身份,就是神的儿子(1:34);以及基督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救赎的工作:「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1:29)。为基督作见证,不能缺少的,就是介绍基督神儿子的身份,以及祂为世人所成就的救赎工作。
思想:施洗约翰为神工作,并且清楚知道他所要介绍的是基督,而不是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1:20-21)。你在事奉的过程中,有否常常提醒自己你所要荣耀的是神,而不是要为自己带来掌声,更不是要让大家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
施洗约翰为基督作见证,所介绍的就是基督的身份(神的儿子),以及祂的救赎工作(除去众人的罪)。过往你向别人传讲福音的时候,会否容易因着回应对方发问不同的问题而迷失了重点?你能否在适当的时候将谈话的内容带回作见证应有的重点,就是基督是神儿子的身份,以及基督所成就的救赎工作?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35-51
35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 36 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 神的羔羊!」 37 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38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甚么?」他们说:「拉比,在哪里住?」(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 39 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40 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 41 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 42 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见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约翰在马太十六章十七节称约拿),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43 又次日,耶稣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吧。」 44 这腓力是伯赛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 45 腓力找着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46 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甚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 47 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着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 48 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哪里知道我呢?」耶稣回答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 49 拿但业说:「拉比,你是 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50 耶稣对他说:「因为我说『在无花果树底下看见你』,你就信吗?你将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 51 又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 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
1:19-34是施洗约翰作见证的焦点所在:是基督,而不是他自己,以及他作见证的主要内容。接着的段落(1:35-51)是在有关的课题上作进一步的描述:约翰作见证是清楚的将焦点放在基督身上,而不是放在自己身上,以及约翰作见证所带来一连串的正面影响。
约翰的见证指出了基督在救赎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神的羔羊」(1:36),约翰是要向人介绍基督,而不是介绍自己,故此他将人带到基督面前,焦点放在基督身上:让人跟从基督,而不是跟从自己(1:35-37)。
这段经文的重点是约翰作见证所带来的影响,就是让人来到基督面前,有两个本来跟从约翰的人跟从了耶稣(1:37-39),而且这个作见证的课题是延展下去的,就是听了见证而跟从耶稣的人继而也接了作见证的棒子,并将其他人也带到耶稣面前。
听了约翰的见证而跟从耶稣的安得烈,就立时将自己的哥哥西门带到耶稣面前(1:41-42);腓力听了耶稣的呼召并跟从了耶稣(1:43),他也立时作见证,将自己的朋友拿但业带到耶稣的跟前(1:45)。这一段经文有两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安得烈与拿但业,他们都是在认识耶稣后就立时作见证,并且将自己的哥哥及朋友带到耶稣面前。
耶稣遇到拿但业,并指出他是真以色列人,在他心里是没有诡诈(1:47),并指出门徒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在人子身上,上去下来(1:51)。第一章的叙述是要透过对两个「以色列」的比较,指出新约信徒可以得到的更美福气,就是能透过基督而全面认识神:「从来没有人见过神,只有在父怀里独一的儿子将祂表明出来。」(1:18)。
旧约的以色列是有诡诈的(创27:35-36,32:28),新约的是没有诡诈的(1:47)。更重要是旧约的以色列看见的是连接天与地的天梯(创28:12),新约是基督本身就是连接天与地的天梯(1:51),人得以因着基督就能全面的认识神。
思想:今天我们因着基督就能全面的认识神,你有没有好好珍惜可以认识与亲近神的时刻?在你的生活中,有哪方面可以作出改变,以至你能更好的掌握与善用每天亲近与认识神的时间?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1-12
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2 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 3 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4 耶稣说:「母亲(原文是妇人),我与你有甚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5 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甚么,你们就做甚么。」 6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7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 8 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 9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 10 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11 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 12 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在迦拿婚宴中,酒用完了,耶稣的母亲向耶稣提及酒已用完的情况,这可能基于她一方面顾念到当时众多客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亦可能是基于她的职责。她不是一般的客人,她是参与协助当时婚宴进行的一个人,这个可能性是有的。第一,经文先提及耶稣的母亲在那里(经文也没有提及她是被邀请的),然后才提及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邀请去赴宴(2:1),而不是简单的提及耶稣和他的母亲及门徒也被邀请去赴宴。第二,耶稣的母亲吩附当时的用人,而用人也立时听从她所说的(2:5,7)。耶稣的母亲是一般的客人抑或是带有指挥的角色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她对耶稣说话的回应。
耶稣对母亲的回应显示了祂在属灵与神迹的事上有主导权,更有祂的时间表(2:4)。而本来是扮演主导角色的母亲,她立时的反应显示了对耶稣的主导权的完然认同,故此她吩咐用人要完全听从耶稣所吩附的(2:5)。
经文对耶稣的主导权有进一步的描述,就是用人对耶稣说话的全然服从(2:7)。事实上,那是一点不简单的,因耶稣所指令的行动是涉及犹太人洁净的礼仪(2:6),经文没有提及当时用人对有关行动可能会有的疑问与犹豫,是要进一步演绎耶稣的权柄与人对耶稣服从的主题。
耶稣施行的第一个神迹,让众多客人得到足够的酒,更重要是耶稣所提供的酒,比原有的酒更好(2:10)。这段经文一方面展示了耶稣的权柄,另一方面亦同时正式的开始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更好」的课题,这是往后经文延展下去的主题。
思想:迦拿婚宴的事件展示了耶稣的主权,以及人对耶稣的服从。在你近日的生活中,有哪一件事你是未能服从主的主权?你会如何在其中学习服从的功课?
耶稣为众人提供了更好的酒,在近日的经历中,主在哪一件事中为你预备了「更好」呢?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2:13-25
13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14 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 15 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 16 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 17 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 18 因此犹太人问他说:「你既做这些事,还显甚么神迹给我们看呢?」 19 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 20 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 21 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22 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 23 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 24 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 25 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
这段经文先记载了当时圣殿的情况,就是有人卖牛羊和鸽子,也有人兑换银钱(2:14)。经文继而仔细的记载了耶稣对以上情况逐一的行动:拿绳子作成鞭子,把所有的牛羊赶出圣殿,把兑换银钱的人的银钱倒出,以及把他们的桌子推翻(2:15)。详细的描述把经文的重点刻划了出来,就是耶稣对当时问题的严厉正视。
当时有不同的人在圣殿中有不同的行径,耶稣的行动与反应显示了有关问题的严重性(2:15),祂的说话显示了问题的重心:人将圣殿的主要作用完全扭曲了,圣殿本应是用作敬拜与认识神,但人却将圣殿当作买卖的地方(2:16)。
第二章的第一段经文记载了耶稣为当时参与筵席的人预备了更好的酒(2:1-12),二章的第二段经文则是记载了耶稣为众人预备了更好的殿(2:21)。圣殿是要让人可以敬拜神,耶稣为众人所预备的殿是祂复活的身体(2:19-22),祂复活的身体所成就的救恩确是可以叫人更直接的面见与亲近神,甚至人因着信更可以成为神的儿女(1:12)。最重要是人对神有一颗真诚敬拜的心,主耶稣要责备人在这方面的欠缺(2:15-16)。
思想:今天,作为信徒的我们,我们已因着信得着最大的福气,就是得以成为神的儿女(1:12)。基督复活的身体所成就的救恩已让我们可以直接亲近敬拜神,重要是我们要常常珍惜可以敬拜亲近神的时刻,并且学习以最真诚的心去敬拜和亲近我们的主。求主帮助我们,以至我们可以常常来到主的面前,并且与主的关系是不断进深,对主的认识也是不断的增多。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3:1-15
1 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 2 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 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 神同在,无人能行。」 3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 4 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 5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神的国。 6 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7 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 8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9 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 10 耶稣回答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吗? 11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12 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 13 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14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15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或译: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
第二章开展了耶稣为众人预备「更好」的课题:耶稣为众人预备更好的酒、耶稣为众人预备更好的殿,第三章要进一步延续这「更好」的课题。
这一段经文是两位老师的相遇,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老师(3:10),耶稣也是作老师的(3:2),相比之下,耶稣才是真正的老师,祂要为人带来更好的生命。尼哥底母来见耶稣,并向祂请教,一方面是因耶稣所行的神迹,知道耶稣是从神而来(3:2)。另一方面他却在夜间来见耶稣,是不想公开的让人知道他对耶稣的认同。最讽刺的是尼哥底母知道耶稣是从神而来,特地的来向祂请教,当耶稣向他作出教导,他却又不相信、不接受耶稣的教导(3:11-12)。
耶稣向尼哥底母教导人要有属天的新生命(3:3的「重生」一词可译作「从上而生」),才能看见神的国(3:3)。尼哥底母却以为耶稣所言的是人肉身的生命。然而,耶稣所带出的是比肉身生命好得多的属灵生命,人只要相信,就可得到永恒的生命(3:16)。
耶稣是真正的老师,祂知道并能教导属天的事(3:3,5-8),就是属灵的生命必须借着水与圣灵而开展。第三章延续第二章所带出的「更好」的课题,就是耶稣为人预备更好的生命,是比肉身生命好得多的属天生命,人只要相信,就可以得着。然而,尼哥底母表面是认同耶稣,前来向祂请教,但却不相信(3:10-12)。他自己是犹太人的教师(3:10),但在第三章中他却未能得着真正老师所教导的属灵福气(3:10-12)。
思想:作为信主的基督徒,我们都会认同主耶稣就是最好的老师,祂给我们的教导一定是最好的。然而,我们是否全然的发自内心认同主的教导是最好的?当我们知道祂给我们的教导后,我们是否愿意以真诚愿意的心去学习服从和实践?主过去给你的教导,有哪些是你感到很难去服从和实践呢?你认为可以如何作出改变?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3:22-30
22 这事以后,耶稣和门徒到了犹太地,在那里居住,施洗。 23 约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因为那里水多,众人都去受洗。 24 (那时约翰还没有下在监里。) 25 约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辩论洁净的礼, 26 就来见约翰,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 27 约翰说:「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甚么。 28 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 29 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 30 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施洗约翰清楚知道他的工作,他的岗位,就是要为主作见证。他要介绍的就是主耶稣,他要带领众人认识的,就是主耶稣。众人得以认识主耶稣,并让主耶稣得着荣耀,这就是约翰得着喜乐的时刻(3:29-30)。同样重要的是,约翰不单是施洗者,他更是一位好老师。
施洗约翰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为众人施洗,有许多人的反应是正面的,以至有不少人让约翰为他们施洗(3:23)。耶稣当时的工作也是类似,就是为众人施洗,而且前去让耶稣施洗的人实在一点也不少(3:26)。施洗约翰的一些门徒不能完全明白他们老师的角色与工作,故此他们前来问约翰有关的情况(3:26)。,约翰的答复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3:27-30),更重要的是约翰的回答清楚的显示了他对属灵事情的认识,他对门徒的教导显示了他是一位好老师。
第三章的一位老师──尼哥底母不能明白属灵的事(3:10),第三章的另一位老师──施洗约翰能够明白属灵的事,他完全明白自己的工作与角色,他能够将最正确的事教导他的门徒(3:27-30)。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将人带到第三章中真正的老师那里──耶稣(拉比)(3:2),这也是从第一章约翰一直所作的事(1:35-37)。
思想:我们在教会中会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事奉,事奉是可以让人得着满足与喜乐的。但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在事奉中所得的满足与喜乐,到底是因着我们可以让神得着荣耀、肢体得着造就,抑或是因着我们可以得着称赞、得着其他人对我们的拥戴呢?求主提醒我们,以主耶稣得着荣耀、肢体得着造就,成为我们参与事奉的最大动力。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4:1-30
1 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 2 (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他的门徒施洗,) 3 他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 4 必须经过撒马利亚, 5 于是到了撒马利亚的一座城,名叫叙加,靠近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 6 在那里有雅各井;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时约有午正。 7 有一个撒马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 8 (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 9 撒马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马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没有来往。 10 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 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 11 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 12 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 13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14 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15 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 16 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 17 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 18 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 19 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20 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21 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22 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23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24 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25 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 26 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 27 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甚么?」或说:「你为甚么和她说话?」 28 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 29 「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 30 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
耶稣在撒玛利亚的一个井旁与一个当地的妇人说话,耶稣一方面逐步改变妇人的价值观,将她所重视的焦点从井水转而至更好的活水,另一方面也让她逐步认识祂是基督。
主耶稣主动的向妇人要水喝,继而透过水的话题向妇人介绍比井水更好的水,就是喝了永不渴,并且得着永生的活水(4:10)。妇人本来特别重视的是她祖宗雅各的井及其中的井水(4:12),然而,妇人逐渐的将焦点转向耶稣所说的活水,并期望得着它(4:15)。
另一方面,妇人对耶稣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她原先对耶稣是有相当程度的戒心,那是因为种族与性别的关系:「你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女人要水喝呢?」(4:9)。因着耶稣向她介绍活水,她对耶稣的接纳程度増加了,虽然她起初仍不相信耶稣能有活水(4:11-12),但却已改口尊称祂为先生(4:11)。并继而相信耶稣会有活水,且向祂求活水(4:15)。
重要的是妇人对耶稣的认识继续有所加深,她对耶稣的称呼不但从「犹太人」(4:9)转为「先生」(4:11),更是因着耶稣对她过去婚姻生活的理解(4:16-18)而从「先生」(4:15)的称呼转为「先知」(4:19),并因着敬拜的课题而认识耶稣是「弥赛亚」与「基督」的身份(4:25-26,29)。
井旁的妇人是有福的,她与耶稣的相遇让她得以逐步的认识基督,并且得着活水。妇人过去十分重视的是祖宗所留下的井,这个井可以提供维持她生活所需的井水。然而,她能更深的认识到活水的宝贵,并且立时向其他人述说有关的事:「甚至是把打水的水罐子也留下了」(4:28-29)。
思想:作为信徒的我们,今天都已得着活水,然而,我们有否真的打从内心认同我们已是得着人生最宝贵的,抑或我们其实仍重视那维持我们生活基本所需的「井水」为人生最重要,并且仍是以它为人生最大的追求目标呢?
妇人能够逐步加深对耶稣的认识,我们作为信徒,随着我们信主的年日增加,我们对主的认识是否同样与日俱增?抑或常常原地踏步,没有明显的长进?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4:31-42
31 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 32 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33 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甚么给他吃吗?」 34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 35 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原文是发白),可以收割了。 36 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 37 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 38 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 39 那城里有好些撒马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他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 40 于是撒马利亚人来见耶稣,求他在他们那里住下,他便在那里住了两天。 41 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 42 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耶稣的门徒进入城里买食物给耶稣(4:8,31),然而,耶稣透过食物的课题带出另一样更加重要的食物,就是遵行神的旨意(4:34)。
第四章上半章处理的是「水」的问题,第四章下半章处理的则是「食物」的问题。第四章中耶稣为妇人提供了比井水更好的活水,进而指出耶稣带出比物质食物更好的食物,就是遵行神的旨意,完成祂的工作(4:34),就是为祂作收割的工夫(4:35-38)。
门徒进入城市是为了买物质的食物,而妇人同样是进入城市(4:28,39),却是为了比物质食物更重要得多的食物,就是为神作成收割的工夫(4:28-30,39-40)。
妇人在第四章中得到很大的福气,就是得以认识耶稣,得到活水。妇人紧接着的反应就是将她的经历向其他人分享,并且作见证(4:29,39),以至其他未认识基督的人也可以来到耶稣面前(4:40),并且得以亲自认识基督(4:42),得着活水。
第四章一方面带出是比井水更好的活水,另一方面是比物质食物更好的食物,就是为神收割。妇人得到了活水,门徒带来了食物,但妇人更是立时带来了最好的食物,就是为神作收割的工夫,她的见证,让其他未认识基督的人得以来到耶稣面前,并且亲自认识祂。
思想:妇人有最好的食物,就是她收割的工夫。在妇人得到活水后,她立时向她所认识的人作见证。过往妇人可能因着她复杂的婚姻背景(4:17-18),而刻意要在中午之时分打水(4:6),为的是要避开她的同乡。然而,妇人在认识基督后,就能立时勇敢的向其他人作见证。
我们信主后,相信我们也曾勇敢的向其他未信的亲朋戚友作见证,然而,这份见证的热诚与勇气有没有常常得以延续下去?在你今天的生活圈子中,有哪几位是可以成为你向他作见证的对象?妇人的反应、妇人的勇气与主动,能否成为你的榜样?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4:43-54
43 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 44 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 45 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 46 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 47 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他,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 48 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49 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 50 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 51 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 52 他就问甚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 53 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 54 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他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
第四章先是带出比井水更好的活水,继而是比物质食物更好的食物,就是为神所作的收割工夫。第四章接着要带出的是大臣儿子得医治的事件,更重要的是大臣一家所得到的,是比肉身生命更重要得多的属灵生命,而且不是单单大臣的儿子一人得着,而是大臣的整个家庭都要得着最宝贵的属灵生命。
大臣的儿子得着重病,故此大臣赶往寻找耶稣,期望耶稣可以医治他的儿子(4:47)。大臣一直认为他所面对最大的困难就是他儿子所面对的重病,这重病的严重程度甚至是要叫他的儿子快要死了(4:47),所以他认为最需要的就是耶稣给他儿子的医治。
然而,耶稣给大臣指出了另一个更加逼切的需要,那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就是他在属灵上的困难及需要,就是他信心的不足:「耶稣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4:48)。
奇妙的是,大臣的属灵生命上得到很大的改变,他相信耶稣的说话:「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4:50)。大臣的境况本是要有神迹才能相信(4:48),但现在他却能单单因着耶稣的说话就能相信(4:50)。大臣因着耶稣的说话就愿意相信,那是大臣与耶稣对话的过程中产生最大的改变,也是他属灵生命中最需要医治的地方。
大臣相信耶稣的说话,并且回家,他的儿子不单得到肉身的医治,他和他的全家更要得到属灵永恒的生命:「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4:53)。他所得到的是儿子得医治,并全家得着属灵的永恒生命,要比他原先的期望是更好,也是更多。
思想:大臣在他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刻,儿子重病,甚至要死,却经历了宝贵的人生体验──因着耶稣的说话就能相信(4:50)。在你过往的生命历程中,你总会经历过不同大小的困难时刻,有哪一次的经历你很清楚神亲自向你说话,而你又能因着神的话语而坚定的相信,祂会带领你渡过所面对的困难?
大臣的全家都信了,你的家人中有哪一位或哪几位是尚未信主的?你如何可以透过不同的途径带领他们认识并相信主?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5:1-18
1 这事以后,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 3 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有古卷加:等候水动; 4 因为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甚么病就痊愈了。) 5 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 6 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 7 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8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 9 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 10 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 11 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 12 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甚么人?」 13 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 14 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 15 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 16 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做了这事。 17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 18 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 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 神当作平等。
耶稣在第五章中所医治的人是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他是一个典型的长期病患者。在过去的一段长时间中,他专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期望可以透过池子及其中的水得到医治(5:7)(事实上这方法是否真的有叫当时的人得到医治,圣经就没交代了)。
这个人在过去期望得着医治一事上是很有恒心的,他常常来到池子旁并作出等候,只是因他的行动不便,他的动作不及别人的快,每次总是让别人捷足先登,进入池子。这人也应是没有甚么朋友,所以也没人把他放进池子中:「水动的时候,没人把我放在池子里」(5:7)。
这个病人动作不便,没有朋友,故此从来不能成功的进入池子。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他仍然常常在那里等候,期望终有一天可以成功的进入池子,他的恒心与决心是非常明显的。
耶稣医治了这人,为他解决了长期一直期望得到医治的问题。这个人在他人生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否真的已得到解决?对那人而言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然而,耶稣后来在圣殿中重遇他(5:14),向他道出了他的人生另一个更大的问题,也许是他从来不知道、也不察觉的,就是犯罪的问题:「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免得你的遭遇更坏。」(5:14)。
那人以往是长期生病,甚至可能是瘸腿的,所以不能进入圣殿。他在痊愈后得以重新进入圣殿,然而,耶稣道出了他能真正亲近敬拜神的最重要元素,不是肉身得以进入圣殿,而是属灵生命的更新,脱离罪的问题。
罪的问题是那人真正要处理的问题,比起肉身的长期病患的问题严重得多。那病人过去只知自己外在肉身的疾病,但却从来没有留意自己更大更重要的属灵生病──犯罪的问题。他过去很有恒心、很有决心要处理外在肉身生病的问题,在第五章中接着要学习的就是要面对罪的问题,那是他人生更重要的属灵问题,是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恒心去面对的。
思想:我们作为信徒,主耶稣的宝血已为我们解决了罪的问题,然而,在我们信仰的历程中,会否仍有个别的软弱常困扰着我们?若是这样,我们必须正面的处理这些罪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倚靠主耶稣给我们的帮助,另一方面亦需要我们有正视问题的决心与恒心,你愿意在这问题上积极的正视它、处理它吗?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6:1-15
1 这事以后,耶稣渡过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亚海。 2 有许多人因为看见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迹,就跟随他。 3 耶稣上了山,和门徒一同坐在那里。 4 那时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 5 耶稣举目看见许多人来,就对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 6 (他说这话是要试验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样行。) 7 腓力回答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 8 有一个门徒,就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对耶稣说: 9 「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甚么呢?」 10 耶稣说:「你们叫众人坐下。」原来那地方的草多,众人就坐下,数目约有五千。 11 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就分给那坐着的人;分鱼也是这样,都随着他们所要的。 12 他们吃饱了,耶稣对门徒说:「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 13 他们便将那五个大麦饼的零碎,就是众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14 众人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说:「这真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 15 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有许多人跟从着耶稣,那时是在山上,也是大家应该要吃东西的时候。耶稣就问腓力关于买食物的问题(6:5),原来耶稣给腓力的问题是要考验他(6:六6)。腓力的回答明显揭示了他信心的不足(6:7),而另一门徒安得烈的加入作答也同样显示了信心不足(6:9)。
他们二人的回答清楚指出为那么多人提供足够的食物是绝无可能的事。然而,耶稣的问题是要考验腓力,耶稣期望腓力的回答应该相信在耶稣的手中是没有任何难成的事的。可惜的是,不单腓力对主信心不足,就连安得烈也表现不了对主的信心,他们的回应只是突显了二人信心严重的不足。
耶稣的考验是太艰难吗?明显不是,因他们二人都经历过第二章中的迦拿婚宴事件,那只是大约一年以前的事,他们亲身经历过耶稣可以为大家提供足够的美酒,为何一年后他们不能相信主可以为众人提供足够的食物?
况且在这一年中他们是亲身经历过耶稣其他许多的神迹,以及亲耳听过耶稣许多重要的教导,为何在一年后,他们信心的表现会是如此不济?更讽刺的是他们二人在初与耶稣相遇的时候是很有信心的,他们二人不单立时跟从了耶稣(1:40,43),更将自己的哥哥西门及朋友拿但业介绍给耶稣(6:41-42,45)。
思想:第六章中的腓力及安得烈的信心为何会如此不济?他们的境况可以提醒我们,人的信心境况是可以停滞不前,更可以是不进则退,门徒在前面的路上要有更多学习信心操练的地方。
今天我们对主的信心如何?可能我们信主已有一段不短的时日,我们对主的信心是否与日俱增,抑或是停滞不前,还是不进则退?求主帮助我们,以至我们在不同的生活层面中,对主的信心常常是坚定的,对祂也是全然信靠的。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6:16-21,60-71
16 到了晚上,他的门徒下海边去, 17 上了船,要过海往迦百农去。天已经黑了,耶稣还没有来到他们那里。 18 忽然狂风大作,海就翻腾起来。 19 门徒摇橹,约行了十里多路,看见耶稣在海面上走,渐渐近了船,他们就害怕。 20 耶稣对他们说:「是我,不要怕!」 21 门徒就喜欢接他上船,船立时到了他们所要去的地方。
60 他的门徒中有好些人听见了,就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 61 耶稣心里知道门徒为这话议论,就对他们说:「这话是叫你们厌弃(原文是跌倒)吗? 62 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他原来所在之处,怎么样呢? 63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64 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 65 耶稣又说:「所以我对你们说过,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 66 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 67 耶稣就对那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 68 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 69 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 神的圣者。」 70 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 71 耶稣这话是指着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说的;他本是十二个门徒里的一个,后来要卖耶稣的。
第六章一方面带出山上的筵席(五饼二鱼),另一方面更要带出那最好的筵席,就是从天而来的筵席(从天降下的食物)。跟从主的腓力与安得烈在山上筵席的事件中(五饼二鱼)突显了他们信心的软弱;在那最好的筵席中(从天降下的食物),其他跟从主的人更进一步全然展露了他们信心的软弱。
紧接着五饼二鱼的段落是耶稣在海面上行走,在这事件中,想象不到的是跟从耶稣多时的门徒,竟然认不出他们所熟悉的主。然而,更加想象不到的是当耶稣向众人揭示了最好的筵席(从天而降的食物)的课题后,其他跟从主耶稣的人竟然可以接二连三的表示他们对主的不接纳。
耶稣正式的向众人介绍了祂是从天而来的食物,吃了的人可以永远不饿,并有永生(6:35,47-51)。想象不到的是,过去跟从祂的人竟可以有一连串对主表示拒绝:有的是不认同祂的说话:「这话很难,谁能听得进呢?」(6:60);有的是直接了当的离开了,不再跟从祂:「从此,祂门徒中有很多退却了,不再和祂同行。」(6:66);更有的是不信:「可是你们中间有些人不信」(6:64)、「耶稣起初就知道哪些人不信祂」(6:64)。
思想:第六章记载了耶稣向众人全然的揭示了最好的属灵筵席,但也同时揭露了许多跟从主的人竟会对这属灵筵席的拒绝。然而,彼得对主的认同与跟从仍然是坚定不移的:「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圣者。」(六68)。在跟从主的日子中,彼得的说话对你有何启迪?你有否试过在许多的困难与困扰之时,仍能常常坚定不移的愿意付代价跟从主?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6:22-59
22 第二日,站在海那边的众人知道那里没有别的船,只有一只小船,又知道耶稣没有同他的门徒上船,乃是门徒自己去的。 23 然而,有几只小船从提比哩亚来,靠近主祝谢后分饼给人吃的地方。 24 众人见耶稣和门徒都不在那里,就上了船,往迦百农去找耶稣。 25 既在海那边找着了,就对他说:「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 26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 27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 神所印证的。」 28 众人问他说:「我们当行甚么才算做 神的工呢?」 29 耶稣回答说:「信 神所差来的,这就是做 神的工。」 30 他们又说:「你行甚么神迹,叫我们看见就信你;你到底做甚么事呢? 31 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如经上写着说:『他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 32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 33 因为 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 34 他们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 35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36 只是我对你们说过,你们已经看见我,还是不信。 37 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 38 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 39 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 40 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41 犹太人因为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就私下议论他, 42 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吗?他的父母我们岂不认得吗?他如今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 43 耶稣回答说:「你们不要大家议论。 44 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45 在先知书上写着说:『他们都要蒙 神的教训。』凡听见父之教训又学习的,就到我这里来。 46 这不是说有人看见过父,惟独从 神来的,他看见过父。 47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 48 我就是生命的粮。 49 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 50 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 51 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 52 因此,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 53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 54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55 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 56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 57 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 58 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不像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 59 这些话是耶稣在迦百农会堂里教训人说的。
第四章的课题是透过物质的层面进入属灵的层面,透过井水的课题进入活水的课题,以及透过物质的食物进入属灵食物(收割的工作)的课题。第六章是将这主题作进一步的演译,透过物质的食物(山上的食物:五饼二鱼的食物)进入属灵的食物(天上降下来的粮)。第四章的活水是人喝了永不渴,且有永生(4:14);同样的,第六章从天上降下来的粮是人吃了永不饥饿,且有永生(6:50-51,53-58)。
山上五饼二鱼的筵席让众人吃得十分饱足(6:1-15),然而,比这筵席好得多的就是耶稣亲自为众人所预备,从天上而来的筵席,那是比旧约中的玛哪(6:31)更宝贵的食物,那是人吃了要永远不死,叫人永远活着的食物。
耶稣为众人预备了山上筵席的食物(五饼二鱼的食物),众人的反应都是欣然接受(6:10-11),也吃得十分饱足(6:12)。另一方面,耶稣为众人要预备更好的食物,就是祂自己从天降下的食物(6:38),那是吃了永不饿,且有永生的食物。讽刺的是众人的反应反倒是不接受(6:41-42,52)。第六章展示了众人对耶稣的拒绝与不接纳,他们宁愿要次等的物质食物(五饼二鱼),也不要最好的属灵的食物(从天而降的永生)。
思想:今天我们的生活很忙碌,我们会为着生活、家庭、工作付上我们许多的时间,然而,今天我们所付上的许多劳力,到底是为了那吃了还会饥饿的食物(山上的筵席、物质的食物),还是为了那吃了却永不会饥饿的永生食物(从天而降的食物)?
今天我们为着生活所需付上许多的精神与劳力,然而,我们为着属灵的事又愿意付上多少的时间与力量?因着信仰与事奉,因着对神有更多的认识,我们可以如何重整我们生活上的时间表?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9:1-41
1 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 2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3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 4 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 5 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6 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7 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 8 他的邻舍和那素常见他是讨饭的,就说:「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吗?」 9 有人说:「是他」;又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他自己说:「是我。」 10 他们对他说:「你的眼睛是怎么开的呢?」 11 他回答说:「有一个人,名叫耶稣,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对我说:『你往西罗亚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12 他们说:「那个人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 13 他们把从前瞎眼的人带到法利赛人那里。 14 耶稣和泥开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 15 法利赛人也问他是怎么得看见的。瞎子对他们说:「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16 法利赛人中有的说:「这个人不是从 神来的,因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他们就起了纷争。 17 他们又对瞎子说:「他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他是怎样的人呢?」他说:「是个先知。」 18 犹太人不信他从前是瞎眼,后来能看见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来, 19 问他们说:「这是你们的儿子吗?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 20 他父母回答说:「他是我们的儿子,生来就瞎眼,这是我们知道的。 21 至于他如今怎么能看见,我们却不知道;是谁开了他的眼睛,我们也不知道。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他自己必能说。」 22 他父母说这话,是怕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已经商议定了,若有认耶稣是基督的,要把他赶出会堂。 23 因此他父母说:「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 24 所以法利赛人第二次叫了那从前瞎眼的人来,对他说:「你该将荣耀归给 神,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 25 他说:「他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 26 他们就问他说:「他向你做甚么?是怎么开了你的眼睛呢?」 27 他回答说:「我方才告诉你们,你们不听,为甚么又要听呢?莫非你们也要作他的门徒吗?」 28 他们就骂他说:「你是他的门徒;我们是摩西的门徒。 29 神对摩西说话是我们知道的;只是这个人,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 30 那人回答说:「他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这真是奇怪! 31 我们知道 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 神、遵行他旨意的, 神才听他。 32 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 33 这人若不是从 神来的,甚么也不能做。」 34 他们回答说:「你全然生在罪孽中,还要教训我们吗?」于是把他赶出去了。 35 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后来遇见他,就说:「你信 神的儿子吗?」 36 他回答说:「主啊,谁是 神的儿子,叫我信他呢?」 37 耶稣说:「你已经看见他,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他。」 38 他说:「主啊,我信!」就拜耶稣。 39 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40 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41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耶稣医治了一个天生的瞎子,这瞎子天生就是活在黑暗的世界中,耶稣使他离开他的黑暗世界,看见四周的光明。然而,他最终所得到的,是更大的宝贵,他能逐步的认识耶稣,进入真正的光明中。
这人的眼瞎得到医治,最重要是他接着能逐步的认识耶稣。他起先只知医治他的人的名字叫耶稣(9:11),继而他表示他知道耶稣是个先知(9:17),往后他更指出他相信耶稣是从神而来的(9:33),这人对耶稣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当耶稣亲自向他揭示自己之后(9:35-37),他就全然的认识耶稣,并且相信祂(9:38)。因着耶稣的医治,瞎子肉身的眼睛能够完全得到痊愈,看见光明,但更重要,也是更宝贵的,是因着耶稣的启示,这人的属灵光境能得到全面的更新,他得以全然的认识耶稣,并相信祂,得以进入真正的属灵光明中。
经文的开端记述了门徒所问的一个问题:到底瞎子的眼瞎是否因着人犯罪的原故(9:2),经文的末端在这问题上作了另一个层面的回应:人属灵光境的黑暗与眼瞎才是真正与犯罪有直接的关系(9:40-41)。
思想:你是认识并相信主的人,你已离开属灵的黑暗,并进入属灵的光明中,但在生活中会否仍有某些个别的罪对你常带来困扰?你可以如何具体在这问题上寻求帮助,以至问题得到改善?
瞎子得到耶稣的医治,因而对耶稣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他对主的认识是逐步的加深,以至最终他能对主有全面的认识。我们信主已有一段的时间,在过去信主的日子中,你对神的认识是否不断增加,有何具体的计划可帮助你对神有进一步更深的认识?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9:1-41
1 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 2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3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 4 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 5 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6 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7 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 8 他的邻舍和那素常见他是讨饭的,就说:「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吗?」 9 有人说:「是他」;又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他自己说:「是我。」 10 他们对他说:「你的眼睛是怎么开的呢?」 11 他回答说:「有一个人,名叫耶稣,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对我说:『你往西罗亚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12 他们说:「那个人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 13 他们把从前瞎眼的人带到法利赛人那里。 14 耶稣和泥开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 15 法利赛人也问他是怎么得看见的。瞎子对他们说:「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16 法利赛人中有的说:「这个人不是从 神来的,因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他们就起了纷争。 17 他们又对瞎子说:「他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他是怎样的人呢?」他说:「是个先知。」 18 犹太人不信他从前是瞎眼,后来能看见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来, 19 问他们说:「这是你们的儿子吗?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 20 他父母回答说:「他是我们的儿子,生来就瞎眼,这是我们知道的。 21 至于他如今怎么能看见,我们却不知道;是谁开了他的眼睛,我们也不知道。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他自己必能说。」 22 他父母说这话,是怕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已经商议定了,若有认耶稣是基督的,要把他赶出会堂。 23 因此他父母说:「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 24 所以法利赛人第二次叫了那从前瞎眼的人来,对他说:「你该将荣耀归给 神,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 25 他说:「他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 26 他们就问他说:「他向你做甚么?是怎么开了你的眼睛呢?」 27 他回答说:「我方才告诉你们,你们不听,为甚么又要听呢?莫非你们也要作他的门徒吗?」 28 他们就骂他说:「你是他的门徒;我们是摩西的门徒。 29 神对摩西说话是我们知道的;只是这个人,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 30 那人回答说:「他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这真是奇怪! 31 我们知道 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 神、遵行他旨意的, 神才听他。 32 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 33 这人若不是从 神来的,甚么也不能做。」 34 他们回答说:「你全然生在罪孽中,还要教训我们吗?」于是把他赶出去了。 35 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后来遇见他,就说:「你信 神的儿子吗?」 36 他回答说:「主啊,谁是 神的儿子,叫我信他呢?」 37 耶稣说:「你已经看见他,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他。」 38 他说:「主啊,我信!」就拜耶稣。 39 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40 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41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瞎子因着耶稣的医治,他天生的眼瞎得以完全的痊愈,然而,在他的眼睛得以看见四周后,他也立时因着耶稣给他的医治而遇上困难,就是犹太人要从他身上知道到底是谁医好了他。
因着耶稣医治的那天是安息日,法利赛人更向瞎子多番施以压力,因医治他的人在安息日作了工,犯了安息日(9:16)。犹太人一早商议好了,有谁宣认耶稣是基督,就会将之赶出会堂,被治好的人的父母因着要保护自己而尽量少说话(9:20-21)。相反被治好的人却多番勇敢地就着耶稣的身份而替祂说话,因而最终被犹太人赶出会堂(9:34-35)。被赶出会堂的那人虽然不能在会堂中敬拜亲近神,但他最终却是能更真正、更直接的认识与亲近独一的真神,就是耶稣。
法利赛人认为治好瞎子的人是个罪人,那被治好的人却认为耶稣一定不会是罪人,他清晰而肯定的立场最终让法利赛人定他为全然的罪人:「你完全是生在罪中」(9:34),并将他赶出会堂。那人真的是完全生在罪中吗?他重新遇着耶稣,得以完全的认识耶稣,并且相信他,他是真正的离开黑暗(不再有罪),进入光明。他被逐出会堂,似乎不能在会堂中敬拜神,但他却能更真更直接的认识神,就是耶稣。
思想:那人的父母要设法的保护他们自己而不敢说话,相反那人却勇敢的为医治他的人辩护、说话。在你信主的日子中,你曾否因着某些原因而不敢承认自己是基督徒,在其后的日子你又是如何勇敢的克服困难?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0:1-18
1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 2 从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 3 看门的就给他开门;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 4 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 5 羊不跟着生人;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必要逃跑。」 6 耶稣将这比喻告诉他们,但他们不明白所说的是甚么意思。 7 所以,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 8 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 9 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 10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或译: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12 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 13 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 14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 15 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 16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17 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 18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在这段经文中,约翰记述了耶稣所讲的一个比喻,就是牧羊人与羊的比喻,这个比喻能完全的将耶稣与相信祂的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现出来。
这个比喻先要提到牧羊人的一个特性,就是羊群对他的反应,那是与羊群对陌生人或强盗是很不同的。看守羊圈的看门人会认得牧羊人,而羊群不单认得牧羊人,会听他的声音,他们更会跟着他。羊群不会跟从陌生人,更不会跟从强盗,他们只会跟从他们所熟悉的牧羊人(10:4-5)。
这个比喻提到牧羊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对羊群的照顾与爱护,那是跟雇工对羊群的关系是很不同的。雇工对羊群的感情与照顾可以是有限的,在面对危难时他们更可能会撇下羊群逃走,在危难之时他们只会顾念自己的安危(10:12-13)。牧羊人却不会这样,他们在危难之时会尽力保护羊群,甚至是付上自己的生命(10:11,15),也要保护他们。牧羊人对羊群的爱与照顾,是完全尽力与尽心的。
思想:主耶稣对信徒的爱就好比牧羊人对羊群的爱与照顾,是全然尽心尽力的,甚至是愿意付上最大的代价,就是付上祂的生命。
主耶稣是我们的好牧人,祂对我们的照顾与爱护是尽上祂所有的,祂为我们付上了最大的代价,就是付上祂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在教会中事奉,也要学习照顾看护神交托给我们的羊群,回想在过去或现今的事奉中,有哪方面我们是可以学习尝试付上更多、更大的代价,以至被我们所牧养的羊群可以得到更多的福气?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1:1-16
1 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她姊姊马大的村庄。 2 这马利亚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他脚的;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 3 她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 4 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 神的荣耀,叫 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 5 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 6 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 7 然后对门徒说:「我们再往犹太去吧。」 8 门徒说:「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你,你还往那里去吗?」 9 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吗?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 10 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 11 耶稣说了这话,随后对他们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12 门徒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13 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 14 耶稣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 15 我没有在那里就欢喜,这是为你们的缘故,好叫你们相信。如今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吧。」 16 多马,又称为低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
这段经文介绍了一个一向与耶稣相熟的家庭,那是马大、马利亚与拉撒路的家庭。这家庭的成员过去与耶稣的关系一定是有一定程度的紧密,感情也很深厚,故此经文一连两次提及这个家庭的成员是耶稣所爱的:「你所爱的人病了」(11:3);「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妹,以及拉撒路」(11:5)。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耶稣所爱的一个家庭,耶稣对他们的爱甚至是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同样重要的是门徒与跟从耶稣的人,同样是爱耶稣。这段经文是一段与爱有关的经文,论及耶稣对一个家庭成员伟大的爱,也同时是论及门徒对他们主耶稣真诚的爱。
第十章表达了牧羊人对羊群的爱,甚至是舍弃生命的爱(11:11,15,17)。第十一章正是展现了这伟大的爱,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犹太人一直要用石头打耶稣(8:59;10:31;11:8),耶稣一直清楚知道这危险,然而,祂仍要冒着这生命危险前往拉撒路的所在地,为的是要重新坚固拉撒路一家的信心。耶稣对这家庭成员的爱,正是充份的展现了第十章中提及牧羊人对羊群无私的、付出的爱。
另一方面,第十章也同时提及羊群对牧羊人的回应,就是羊群会听从牧羊人的声音,也会跟从他(10:4)。在紧接着的第十一章,门徒清楚的知道耶稣前往拉撒路的地方是会有生命危险:「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你,你还再到那里去吗?」(11:8),然而,多马与其他门徒仍是要冒着生命危险与耶稣同行:「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11:16),跟从主的门徒对耶稣的爱是清晰而明显的。第十一章展现了十章中牧羊人对羊群深切的爱,甚至是舍弃生命的爱;亦同时是展现了羊群对牧羊人的爱,那亦同样是愿意舍弃生命的爱。
思想:我们的主耶稣是我们的牧羊人,祂尽上一切的爱我们,甚至是付上最宝贵的生命。我们作为主的羊群,我们是否同样愿意付代价的去爱我们的牧羊人?在过去作为信徒的日子中,是否有哪方面你是一直不肯为主付代价,不肯回应主呢?你能否在这方面重新思想,并向主立志,愿意付代价的去回应祂?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1:17-44
17 耶稣到了,就知道拉撒路在坟墓里已经四天了。 18 伯大尼离耶路撒冷不远,约有六里路。 19 有好些犹太人来看马大和马利亚,要为她们的兄弟安慰她们。 20 马大听见耶稣来了,就出去迎接他;马利亚却仍然坐在家里。 21 马大对耶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22 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 神求甚么, 神也必赐给你。」 23 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 24 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 25 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26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 27 马大说:「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 28 马大说了这话,就回去暗暗地叫她妹子马利亚,说:「夫子来了,叫你。」 29 马利亚听见了,就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 30 那时,耶稣还没有进村子,仍在马大迎接他的地方。 31 那些同马利亚在家里安慰她的犹太人,见她急忙起来出去,就跟着她,以为她要往坟墓那里去哭。 32 马利亚到了耶稣那里,看见他,就俯伏在他脚前,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33 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 34 便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他们回答说:「请主来看。」 35 耶稣哭了。 36 犹太人就说:「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 37 其中有人说:「他既然开了瞎子的眼睛,岂不能叫这人不死吗?」 38 耶稣又心里悲叹,来到坟墓前;那坟墓是个洞,有一块石头挡着。 39 耶稣说:「你们把石头挪开。」那死人的姊姊马大对他说:「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 40 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 神的荣耀吗?」 41 他们就把石头挪开。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 42 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 43 说了这话,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 44 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耶稣对他们说:「解开,叫他走!」
耶稣到了拉撒路所在的地方,虽然拉撒路死了已有四天的时间,耶稣叫他从死里复活,拉撒路重病以至死亡的问题完全得到解决。然而,这件事将另一重要的问题突显了出来,就是马大与马利亚信心不足的问题。拉撒路肉身死亡的问题得到解决了,但两位姊姊属灵境况的问题更需要正视,她们实在需要重整她们的属灵生命。
当耶稣到了马大所在的地方,马大即时的说话反映了她内心对耶稣信心的不足:「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弟弟就不会死了。」(11:21),明显她认为耶稣是来得太迟了,耶稣已不可能让她弟弟得着任何改变。
马大接着的说话似乎显得她仍然对耶稣有信心,但其实她只是相信弟弟在末日的时候会复活:「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会复活。」(11:24),她并不相信耶稣可以让弟弟得到即时的复活,因当耶稣问及她是否相信祂可以叫人得着复活的时候(11:25-26),马大只是回答说她相信祂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没有正面的回应耶稣的问题(11:27)。
当马大的妹妹马利亚见到耶稣后,她即时的说话与马大的竟是一模一样的:「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弟弟就不会死了。」(11:32)。马大的信心不足,她的妹妹马利亚的信心同样是不足,她们不能相信耶稣可以让她们的弟弟从死里复活。想象不到的是一向与耶稣相熟的马大与马利亚(11:3,5),她们对耶稣的认识竟是如此的浅薄,对祂的信心竟是如此的不足。
思想:拉撒路肉身的问题得到解决,但事情却突显了马大与马利亚属灵境况的问题,她们需要重整她们信心不足的情况。我们常会着眼于我们肉身的情况与需要,也常会为着我们的生活与肉身的需要(如生病)向神祈求。然而,我们会否同样常常着眼于我们属灵的境况,知道有何不足的地方,也知道需要重整与改进的地方呢?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2:1-8
1 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 2 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 3 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4 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5 说:「这香膏为甚么不卖三十两银子赒济穷人呢?」 6 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7 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8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注:和合本修订版把十二章第5节译成「为甚么不把这香膏卖三百个银币去赒济穷人呢?」)
在伯大尼,就是拉撒路复活的地方,有人为耶稣设置筵席,马大一家都在那里。席间马利亚以贵重的香膏抹耶稣的脚,这事引来犹大的非议,认为该当将香膏变卖来帮助穷人,但马利亚所作的却得到耶稣的称赞。马利亚在第十二章中的表现是与她在十一章中的表现有天渊之别,可见她属灵的生命中已得到了最好的更新与重整。
马利亚以贵重的香膏抹主,她对主真诚的爱护与犹大的虚伪成了鲜明的对比。犹大是虚伪的,他的说话显得他对别人是很有爱心:「为甚么不把这香膏卖三百个银币去赒济穷人呢?」(12:5),但明显他是个贼,他只会偷取钱囊中所有的(12:6)。
相反马利亚是以她最好的献给主,那是贵重的香膏。犹大的是偷取,马利亚的则是施与;而最重要的是,耶稣说马利亚所作的是为祂安葬之日留着的(12:7),这显示了马利亚的表现是与她之前完全不同。第十一章中她是没有信心,不明白耶稣可以叫人复活;第十二章中她是明白也相信主将来的复活,她所作的是为主的安葬而作的。拉撒路是肉身的复活,马利亚是在她属灵的生命中得到很大的改变与重整。
思想:犹大是想尽办法得到金钱,甚至是以极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得;马利亚则是为主而付出宝贵的钱财。我们因着生活而努力工作,获取金钱,然而,我们是否愿意为着主的原故而付上金钱?在哪一个事工里,主感动你可以付上更多呢?
马利亚付上她宝贵的香膏,然而,她也得到很宝贵的福气,就是她属灵的生命得到重整,得到更新。在忙碌的生活中,你有否定期的让自己可以有退修与静思的机会,以至你的属灵生命可以定期得到更新与重整?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3:1-20
1 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2 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 3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 神出来的,又要归到 神那里去, 4 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 5 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 6 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他说:「主啊,你洗我的脚吗?」 7 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8 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9 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 10 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 11 耶稣原知道要卖他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 12 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对他们说:「我向你们所做的,你们明白吗? 13 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 14 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15 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 16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 17 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18 我这话不是指着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 19 如今事情还没有成就,我要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基督。 20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
在晚饭的时候,耶稣为门徒洗脚,彼得本来绝不肯让主为他洗脚(13:6,8),但当他知道耶稣为他洗脚是带有重要的意义后,他就要耶稣为他加倍的洗(十三9)。耶稣接着带出的是洗脚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门徒必须努力遵行的生命操练──谦卑服侍。
耶稣在筵席间脱去祂的衣服,在腰间束了毛巾,就为门徒洗脚。彼得认为学生绝不应让老师替他洗脚,所以他一再拒绝耶稣为他洗脚:「主啊,你洗我的脚吗?」(13:6);「你绝对不可洗我的脚」(13:8)。耶稣接着的说话显示了祂的洗脚行动对门徒而言是很重要的:「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13:8),明显彼得不能完全明白耶稣所言,所以他即时的反应是要全身都得着洗涤:「主啊,不仅是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13:9)。
耶稣接着谈及彼此洗脚的教导,就是互相谦卑服事的功课。连老师也谦卑的为门徒洗脚(13:14),这是彼得与门徒必须要学习的功课:「我给你们作了榜样,为要你们照着我为你们所做的去做。」(13:15)。
思想:耶稣透过为门徒洗脚一事,带出了彼此谦卑服事的重要教导。我们在教会中参与不同的事奉,事奉的参与正好就是实践谦卑服事的机会。在教会不同层面的事奉中,有哪些是你是可以参与更多的呢?又或是有哪些事奉是你从来没有参与过,但其实你是可尝试作出参与呢?彼此洗脚、彼此谦卑的服事是可以尝试作出更多更大的付出,就如主耶稣为我们作出了最大的谦卑服事,就是为我们付出了祂最宝贵的生命和宝血。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3:21-38
21 耶稣说了这话,心里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22 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是谁。 23 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 24 西门•彼得点头对他说:「你告诉我们,主是指着谁说的。」 25 那门徒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啊,是谁呢?」 26 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 27 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做的,快做吧!」 28 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甚么对他说这话。 29 有人因犹大带着钱囊,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甚么赒济穷人。 30 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 31 他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 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 32 神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地荣耀他。 33 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 34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35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36 西门•彼得问耶稣说:「主往哪里去?」耶稣回答说:「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 37 彼得说:「主啊,我为甚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 38 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在第十三章的筵席中,耶稣透过洗脚的榜样带出了彼此谦卑洗脚的教导,并继而带出了彼此相爱的命令(13:34-35)。这是一个洗脚的筵席,也是一个要学习彼此相爱的筵席。在这个爱的筵席中,约翰展现了他对主耶稣的爱,而彼得也能具体的实践了他对主的爱。讽刺的是,犹大在这爱的筵席中却是展现了他对主耶稣的爱的反面,就是他要出卖主,甚至是付诸行动。
这是个爱的筵席,也是作者在这书卷中第一次以「耶稣所爱的」来介绍约翰(13:23)。约翰确是爱护主,很想与主在一起,他甚懂得把握适当的时机来亲近主。在吃饭的时候,约翰很珍惜坐在耶稣旁边的位置,他可以挨近耶稣的胸膛,甚至是紧靠耶稣的胸膛(13:23,25),约翰在这爱的筵席中表现了他对耶稣的爱。
彼得亦不遑多让,当耶稣向门徒教导了彼此相爱的命令后(13:34-35),彼得即时的反应是愿意为主舍命:「主啊,为甚么我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13:37),彼得确是在这爱的筵席中具体的实践了爱的功课。
在这筵席中,犹大的表现刚好是完全相反,他不单没有爱护主,没有实践对主的爱,他更是全然的表现了「不爱主」。他正式的实践了他的卖主行动,他从卖主的思想到计划(13:3),进而到了具体的卖主行动(13:27, 30),在这爱的筵席中犹大确是实践了「爱主」的反面,就是出卖主。
思想:我们不会像犹大一样出卖主,然而,我们是否像约翰一样有愿意亲近主的心?我们有否好好的珍惜每天可以亲近主的时刻?彼得很爱主,甚至愿意为主付上最大的代价,就是他最宝贵的生命,我们是否像彼得一样,愿意为主付代价的去爱祂,抑或是对主的爱仍有许多的保留?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5:1-10
1 「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 2 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 3 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 4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 5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甚么。 6 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 7 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8 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 9 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 10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 11 「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 12 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 13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 14 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 15 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
耶稣以葡萄树与枝子之间的紧密关系来比喻祂与门徒之间应该有的紧密关系,不单如此,耶稣继而指出祂与信祂的人的密切关系,甚至好比主耶稣与父神之间的密切关系(15:10)。这段经文给我们很大的安慰与鼓舞,我们可以与主建立最好的关系,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耶稣教导信祂的人需要与祂建立密切的关系,好比是枝子与葡萄树之间的关系,二者是不能分开的,枝子离开葡萄树就不能有任何作为,甚至是要枯干(15:6)。枝子紧紧的靠着葡萄树,就可以常结果子(15:5),使神得到荣耀(15:8)。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与主可以有的密切关系,这是约翰在这短短的经文中(十节)多次重复的,就是「你们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的密切关系(10:4,5,6,7)。约翰继而将这密切的关系作进一步具体的描述,就是「常在我的爱里」(15:9,10),信徒可以「常在主的爱里」(15:9-10),正如主耶稣是「常在父的爱里」(15:10)。
约翰教导我们只要遵守主给我们的命令,我们就可以有这种深切的爱的关系(15:10)。我们要遵守主给我们的命令,约翰进一步带出「彼此相爱」的命令(15:12,17),这也是主耶稣在第十三章中给门徒的「新命令」(13:34),是要以主耶稣的爱为榜样的爱(13:34,15:12)。
思想:你认为你与主耶稣的关系如何?是否正如经文中所提及的亲密关系:「我在主里面、主在我里面、我在主的爱里」?抑或是尚有一段可以更进一步的距离?你觉得如何建立与主更进一步的亲密关系呢?在实践彼此相爱的功课上,你又觉得有何可以更进一步的地方呢?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8:1-27
耶稣说了这话,就同门徒出去,过了汲沦溪。在那里有一个园子,他和门徒进去了。 2 卖耶稣的犹大也知道那地方,因为耶稣和门徒屡次上那里去聚集。 3 犹大领了一队兵,和祭司长并法利赛人的差役,拿着灯笼、火把、兵器,就来到园里。 4 耶稣知道将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 5 他们回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就是!」卖他的犹大也同他们站在那里。 6 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 7 他又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 8 耶稣说:「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 9 这要应验耶稣从前的话,说:「你所赐给我的人,我没有失落一个。」 10 西门•彼得带着一把刀,就拔出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那仆人名叫马勒古。 11 耶稣就对彼得说:「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 12 那队兵和千夫长,并犹太人的差役就拿住耶稣,把他捆绑了, 13 先带到亚那面前,因为亚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 14 这该亚法就是从前向犹太人发议论说「一个人替百姓死是有益的」那位。 15 西门•彼得跟着耶稣,还有一个门徒跟着。那门徒是大祭司所认识的,他就同耶稣进了大祭司的院子。 16 彼得却站在门外。大祭司所认识的那个门徒出来,和看门的使女说了一声,就领彼得进去。 17 那看门的使女对彼得说:「你不也是这人的门徒吗?」他说:「我不是。」 18 仆人和差役因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里烤火;彼得也同他们站着烤火。 19 大祭司就以耶稣的门徒和他的教训盘问他。 20 耶稣回答说:「我从来是明明地对世人说话。我常在会堂和殿里,就是犹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训人;我在暗地里并没有说甚么。 21 你为甚么问我呢?可以问那听见的人,我对他们说的是甚么;我所说的,他们都知道。」 22 耶稣说了这话,旁边站着的一个差役用手掌打他,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吗?」 23 耶稣说:「我若说的不是,你可以指证那不是;我若说的是,你为甚么打我呢?」 24 亚那就把耶稣解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仍是捆着解去的。 25 西门•彼得正站着烤火,有人对他说:「你不也是他的门徒吗?」彼得不承认,说:「我不是。」 26 有大祭司的一个仆人,是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亲属,说:「我不是看见你同他在园子里吗?」 27 彼得又不承认。立时鸡就叫了。
耶稣和祂的门徒在一个园子里聚集的时候,犹大带着兵丁来捉拿耶稣,耶稣清楚知道他们到来的目的就是要捉拿祂,耶稣没有刻意回避,倒是不止一次勇敢并主动向他们直认自己的身份。相反,在大祭司的院子里,彼得与属于大祭司的人同在一处的时候,他们问他是否耶稣的门徒,彼得却接二连三的作出否认。在这事上,耶稣与彼得的表现是截然不同。
在园子中,耶稣与门徒同在的时候,犹大带着兵丁来捉拿耶稣(18:3)。耶稣清楚知道正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18:4),他的反应是勇敢面对,主动的一连两次问谁是他们要寻找的对象(18:4,7),并且立时承认自己的身份(18:5,8)。
耶稣对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就退后,并倒在地上(18:6),耶稣若要逃走,这原是最好的时机,但耶稣却勇敢的留下来。当面对被捕的时刻,甚至制止彼得尝试给祂的保护(18:10-11)。
耶稣被捕并带进大祭司的院子后,彼得有机会进到院子里。彼得要面对其他属于大祭司的人对他一连三次的查问(18:17,25,26),问他是否耶稣的门徒。彼得的反应是软弱的,他三次都不敢承认他的身份。相反,当时也正在大祭司院子里的耶稣,却是勇敢的面对大祭司的审问(18:19),就算是面对暴力的对待(18:22-23),他仍是勇敢的面对,并不逃避。
思想:在过去相信主的日子中,你有否因着信仰而面对过不同程度的难处?可能是其他人故意给你的留难,甚至是刻意给你的敌对、攻击,你是选择勇敢的面对,抑或是选择软弱的逃避?若是类似的情况在今天再次发生,你的反应又会如何?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8:28-19:16
十八28 众人将耶稣从该亚法那里往衙门内解去,那时天还早。他们自己却不进衙门,恐怕染了污秽,不能吃逾越节的筵席。 29 彼拉多就出来,到他们那里,说:「你们告这人是为甚么事呢?」 30 他们回答说:「这人若不是作恶的,我们就不把他交给你。」 31 彼拉多说:「你们自己带他去,按着你们的律法审问他吧。」犹太人说:「我们没有杀人的权柄。」 32 这要应验耶稣所说自己将要怎样死的话了。 33 彼拉多又进了衙门,叫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34 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 35 彼拉多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做了甚么事呢?」 36 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37 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 38 彼拉多说:「真理是甚么呢?」说了这话,又出来到犹太人那里,对他们说:「我查不出他有甚么罪来。 39 但你们有个规矩,在逾越节要我给你们释放一个人,你们要我给你们释放犹太人的王吗?」 40 他们又喊着说:「不要这人,要巴拉巴!」这巴拉巴是个强盗。
十九1 当下彼拉多将耶稣鞭打了。 2 兵丁用荆棘编做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紫袍, 3 又挨近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他们就用手掌打他。 4 彼拉多又出来对众人说:「我带他出来见你们,叫你们知道我查不出他有甚么罪来。」 5 耶稣出来,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袍。彼拉多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个人!」 6 祭司长和差役看见他,就喊着说:「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彼拉多说:「你们自己把他钉十字架吧!我查不出他有甚么罪来。」 7 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 神的儿子。」 8 彼拉多听见这话,越发害怕, 9 又进衙门,对耶稣说:「你是哪里来的?」耶稣却不回答。 10 彼拉多说:「你不对我说话吗?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吗?」 11 耶稣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12 从此,彼拉多想要释放耶稣,无奈犹太人喊着说:「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凯撒的忠臣(原文是朋友)。凡以自己为王的,就是背叛凯撒了。」 13 彼拉多听见这话,就带耶稣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铺华石处」,希伯来话叫厄巴大,就在那里坐堂。 14 那日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约有午正。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 15 他们喊着说:「除掉他!除掉他!钉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说:「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十字架吗?」祭司长回答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 16 于是彼拉多将耶稣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
耶稣被押解到总督府受总督彼拉多的审问,期间耶稣一样是很勇敢的面对,没有任何要逃避困难与危险的意图。相反,彼拉多却是多番的离开他的总督府,他要面向犹太人的群众,面对群众时,彼拉多是软弱的,他没有勇气说他想说的话,也没有勇气做他认为应该要做的事。
大祭司审问耶稣后,接着被带到总督府接受总督彼拉多的查问。面对彼拉多的审问,耶稣依旧是很勇敢的面对与回应(18:33-38;19:11),绝不怕死亡的威胁,倒是勇敢的向彼拉多作见证(18:36-37)。
彼拉多对耶稣审问后,他知道耶稣是无罪的,故此彼拉多有三次直接的向犹太人说明他查不出耶稣有任何的罪:「我查不出他有任何罪状」(18:38;19:4,6)。彼得在大祭司的院子中有三次不承认主(18:17,25,27),彼拉多却是三次向众人直接宣称他查不出耶稣有任何的罪。
纵然如此,彼拉多仍是软弱,他清楚知道耶稣是无罪,但却因着政治的压力而惧怕犹太人(19:8),故不敢释放耶稣(19:12),甚至因着犹太人施加的压力而将耶稣钉十字架(19:15-16)。
思想:耶稣勇敢面对困难与危险,他毫无惧怕在强权面前作见证;相反,彼拉多却是软弱,在政治压力下他不敢作他认为该作的事,最后他更出卖了良知,将本是无罪的耶稣送往钉十字架。
过去你有否因着不同的原因与压力而不敢作本当作的见证,甚至是作了有违良知的事?抑或你很勇敢面对,并为主作见证?求主帮助我们,以至我们在未来的日子常有力量,也常有勇气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9:16-30
16 于是彼拉多将耶稣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 17 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 18 他们就在那里钉他在十字架上,还有两个人和他一同钉着,一边一个,耶稣在中间。 19 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20 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希伯来、罗马、希腊三样文字写的。 21 犹太人的祭司长就对彼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 22 彼拉多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 23 兵丁既然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分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他的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 24 他们就彼此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谁得着。」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们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兵丁果然做了这事。 25 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 26 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原文是妇人),看,你的儿子!」 27 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 28 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 29 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 30 耶稣尝(原文是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 神了。
彼拉多最终将耶稣送往钉十字架,并将祂定名为「犹太人的王」,而兵丁们亦因而得到了耶稣的衣服。然而,他们所得到的,就只是得到这些么?
彼拉多将耶稣送往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另外两个犯人一同钉死。彼拉多最终将一个完全无辜的人钉在十字架上,并将一个写着「犹太人的王」的牌子也钉在十字架上(19:19),结束了他过去与耶稣在这议题上的议论:「你是犹太人的王吗?」(18:33-34)。这亦是过去彼拉多与犹太人一直所争议的课题:「你们要我为你们释放这犹太人的王吗?」(18:39,19:14-15)。
彼拉多终于将耶稣送往死地,也终于将祂定名为犹太人的王,结束了一直以来的争议。讽刺的是彼拉多夺取了耶稣的性命,也在他一直所争议的课题上得到了最后的定案,但耶稣所成就的伟大救恩(19:30),彼拉多也可以有份得着这救恩宝贵的祝福吗?兵丁分得了耶稣的衣服(19:23-24),但他们也可以得到耶稣宝贵救恩的福气吗?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19:31-42
31 犹太人因这日是预备日,又因那安息日是个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断他们的腿,把他们拿去,免得尸首当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 32 于是兵丁来,把头一个人的腿,并与耶稣同钉第二个人的腿,都打断了。 33 只是来到耶稣那里,见他已经死了,就不打断他的腿。 34 惟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 35 看见这事的那人就作见证─他的见证也是真的,并且他知道自己所说的是真的─叫你们也可以信。 36 这些事成了,为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 37 经上又有一句说:「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 38 这些事以后,有亚利马太人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他来求彼拉多,要把耶稣的身体领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稣的身体领去了。 39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 40 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41 在耶稣钉十字架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是从来没有葬过人的。 42 只因是犹太人的预备日,又因那坟墓近,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
耶稣被钉十字架,舍去了祂的生命,成了最重要的逾越节的羔羊。耶稣勇敢的面对犹太人的捉拿与杀害,成就了救恩,亦同时激发了往日不敢公开作祂门徒的人勇于作出改变。
安息日要到了,兵丁要将囚犯们的腿打断,这样作可以加速囚犯们的死亡,免得尸首在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19:31)。耶稣当时已断了气,兵丁就不用打断祂的腿骨(19:33),这是要应验逾越节的羔羊是不能有残疾的要求(出12:5),而吃这羔羊的时候也不能有骨头的折断(出12:46)。
耶稣付上祂的生命,成了逾越节最重要的羔羊,祂的骨头也没有折断(19:36)。昔日的逾越节标志着以色列人得到拯救,得以脱离埃及为奴之家。今日耶稣成就了最重要的逾越节,亲自成为逾越节的羔羊,以至众人可以借着信,得到拯救,脱离罪恶,进入永生。
耶稣舍去祂的生命后,有两个人先后的到来要为耶稣安葬,首先来的是约瑟,他过去是因怕犹太人而暗中作耶稣的门徒(19:38),此刻却是勇敢的来求彼拉多,以至可以得着耶稣的身体来为主作安葬。另一人是尼哥底母,他以往也是因着某些原因而只敢夜间来找耶稣(3:2,19:39),此刻尼哥底母也是能够勇敢的公开为耶稣作安葬(19:39-40)。
思想:你成为基督徒后,有否因着某些原因而不敢或不愿向身边的人表明你是相信基督的人?你可以怎样改变这情况,以至有勇气向人承认你是基督徒,更可以有勇气向其他人作见证?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20:1-18
1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 2 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对他们说:「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 3 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 4 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得更快,先到了坟墓, 5 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没有进去。 6 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进坟墓里去,就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 7 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 8 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 9 (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 10 于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11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 12 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 13 天使对她说:「妇人,你为甚么哭?」她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那里。」 14 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 15 耶稣问她说:「妇人,为甚么哭?你找谁呢?」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便去取他。」 16 耶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17 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 神,也是你们的 神。」 18 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她又将主对她说的这话告诉他们。
七日的第一天,耶稣复活了。抹大拉的马利亚看到的是一个空坟墓,更重要是她逐步认识耶稣已经复活,她的属灵状况得到更新,并且能向门徒作见证。
抹大拉的马利亚发现坟墓是空的,她就立时将这情况告诉门徒,彼得和约翰立刻跑往坟墓,可惜的是,空的坟墓不能让他们认知耶稣已经复活,到了此刻他们仍然不能明白耶稣复活的事:「他们还不明白圣经所说耶稣必须从死人中复活的事。」(20:9)。马利亚同样是不明白,但接着的事却是叫她有着很大的改变,她不单能够转而明白耶稣复活的事,她更经历属灵生命的更新。
马利亚看到坟墓中的天使后(20:12),她接着看到耶稣在坟墓中,只是她以为主是看园子的(20:14-15),耶稣继续和马利亚说话,并且呼叫她的名字:「马利亚」(20:16)。马利亚就能认出耶稣来(20:16)。马利亚明白了耶稣复活的事,并告诉其他门徒(20:18)。
第二十章记载是耶稣复活的事实,同时亦是马利亚属灵境况得着更新的一个重要片段。马利亚先后两次向门徒提及耶稣的事情:第一次是与耶稣的空坟墓有关,她以为空坟墓是因着有人将主的身体拿走了(20:2),她的说话直接影向了门徒,他们立时前往坟墓看个究竟,并且相信她的说话(20:8)。
马利亚第二次向门徒提及耶稣的事,这次是与耶稣的复活有关,她清楚知道耶稣复活的事,并且向门徒提及主的显现:「我看见了主!」(20:18),她的说话再次对门徒起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至他们往后要认识并相信主的复活。
思想:主已复活了,这个事实我们都已清楚知道,然而,我们有否像马利亚一样,着意的要将主复活的事向其他人述说?在我们的生活圈子中会有许多尚未认识主的人,请多为他们祷告,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向他们述说主复活的事。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20:19-31
19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20 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21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 22 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 23 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24 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 25 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26 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27 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 28 多马说:「我的主!我的 神!」 29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30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 31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马利亚向门徒作见证,述说有关主显现的事,接着耶稣向门徒显现,门徒因而能够明白及知道主的复活。门徒继而向多马作见证,述说有关主显现的事,当多马亲眼看见主的显现后就相信了。这个「作见证」、「述说」并继而「相信」的巡环并没有完结,第二十章的结尾是作者约翰要将这个见证传扬出去,以至许多未信的人可以相信主。
第十九章的约瑟本是因怕犹太人而暗地里作主的门徒,而尼哥底母也有类似的情况。然而,他们二人最终却能勇敢公开为主作安葬(19:40,42)。相反,本是公开作主门徒的,却反倒是因怕犹太人而躲藏起来(20:19)。
耶稣向马利亚显现,马利亚因而能够明白主复活的事,马利亚的反应是要向门徒作见证:「我已经看见了主!」(20:18)这个作见证的行动在二十章中延续下去,本来是软弱怕事而躲起来的门徒(20:19),他们在看到主的显现后,也同样的向多马作见证:「我们已经看见主了!」(20:25)。
第二十章的重点是要作见证,而作见证的行动是要一直的延续下去,以至作者约翰所作的见证,是要透过这卷书而将基督的事一直传扬出去(20:30-31)。
马利亚在认识主的复活后,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向别人(门徒)作见证。门徒也是一样,他们在知道了主的复活后,他们的第一个反应也是要向其他人(多马)作见证。作者约翰也是一样,福音书的写作就是为了要向别人作见证,以至尚未相信的人可以相信(20:30-31)。
思想:你已全然认识主的复活,你又有否努力向别人传扬基督已复活、基督是神儿子的事?在教会中有哪些活动或聚会,可以为你提供更多传扬福音的机会,并培养为主作见证的心志?你愿意把握机会,付出时间参加这些聚会吗?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21:1-14
1 这些事以后,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又向门徒显现。他怎样显现记在下面: 2 有西门•彼得和称为低土马的多马,并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业,还有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又有两个门徒,都在一处。 3 西门•彼得对他们说:「我打鱼去。」他们说:「我们也和你同去。」他们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并没有打着甚么。 4 天将亮的时候,耶稣站在岸上,门徒却不知道是耶稣。 5 耶稣就对他们说:「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 6 耶稣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他们便撒下网去,竟拉不上来了,因为鱼甚多。 7 耶稣所爱的那门徒对彼得说:「是主!」那时西门•彼得赤着身子,一听见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里。 8 其余的门徒离岸不远,约有二百肘(古时以肘为尺,一肘约有今时尺半),就在小船上把那网鱼拉过来。 9 他们上了岸,就看见那里有炭火,上面有鱼,又有饼。 10 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 11 西门•彼得就去(或译:上船),把网拉到岸上。那网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鱼虽这样多,网却没有破。 12 耶稣说:「你们来吃早饭。」门徒中没有一个敢问他:「你是谁?」因为知道是主。 13 耶稣就来拿饼和鱼给他们。 14 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向门徒显现,这是第三次。
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并在那里为门徒预备了早饭,这与第六章中成了一个鲜明的对应:第六章耶稣与门徒渡过提比哩亚海后,祂为众人预备了晚饭,重要的是六章中所见的门徒在信心上是软弱的;第二十一章中的门徒,特别是彼得,他重新振作,属灵生命得着更新及改变。
第二十章记载了耶稣复活后向门徒显现,门徒从不明白主的复活(20:9)中得以明白过来,并且向多马作见证:「我们已经看见主了!」(20:25)。在第二十一章之前,主已先后向门徒两次显现(21:14),这时彼得说要去打鱼,当时其他与彼得同在一起的门徒也要去打鱼(21:3),为何门徒会去打鱼?是否有可能他们仍不能完全明白主的复活,是以他们想重操故业?
第二十一章所发生的事是与第六章遥相呼应:它们的地点都是提比哩亚海边(6:1,21:1);门徒都有不能认得主的时刻(6:19-20;21:4);主为大家预备了食物,而且是极多的食物(6:13,21:11);食物是饼和鱼,耶稣的动作也类同:「拿起饼和鱼」(6:11,21:13);食物也是以数字交代(6:9,13,21:11)。
然而,第六章看到的是门徒信心的软弱以及跟从的人要离开主(6:7,9,60,64,66)。相反,第二十一章看到的是门徒(彼得)属灵生命得着更新。彼得在第六章在说话上是要跟从主,而在第二十一章看到彼得将来要在行动上尽上一切的跟从主(21:19)。
思想:彼得和其他门徒有可能要为着生计而重新打鱼,然而,耶稣却为他们预备食物,他们需要的是凭着信心,尽上一切的跟从主。今天我们会为着生计而努力工作,赚取金钱,若然主感动你要尽上更多的时间事奉祂,甚至是全时间的事奉祂,你是否有信心主会为你的生活预备所需,以至你可以更专心尽力的回应祂、事奉祂?
作者:邝成中
约翰福音21:15-25
15 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在马太十六章十七节称约拿)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 16 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 17 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 18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 19 (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 神。)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 20 彼得转过来,看见耶稣所爱的那门徒跟着,(就是在晚饭的时候,靠着耶稣胸膛说:「主啊,卖你的是谁?」的那门徒。) 21 彼得看见他,就问耶稣说:「主啊,这人将来如何?」 22 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 23 于是这话传在弟兄中间,说那门徒不死。其实,耶稣不是说他不死,乃是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 24 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这门徒;我们也知道他的见证是真的。 25 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地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耶稣三次的问彼得是否爱祂,彼得三次的回复都是真诚而肯定的,他将来确是要尽上一切来跟从主,甚至是付上他的生命(21:18-19)。另一位门徒约翰也是一样的愿意跟从主,他是尽心的为主作见证,要叫人得着永恒的生命(20:30-31,21:24)。
耶稣三次的问彼得是否爱祂,彼得三次的回应都是正面的:「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21:15,16,17)。而耶稣三次的回应都是类似的,就是要彼得喂养和牧养祂的羊(21:15,16,17)。
彼得过去曾有两次对耶稣肯定的说他要跟从他(6:68,13:37),第二次甚至是说愿意为着耶稣而付上生命(13:37)。
彼得在耶稣被捕之时,曾有三次的软弱,不承认是主的门徒(18:17,25,27)。然而,彼得在第二十一章中的说话却是肯定的,他将来对主的跟从亦更是坚定的,就是愿意付上最大的付价来跟从主(21:18-19)。
第十章中的好牧人爱羊群,甚至会为羊群舍命(10:11,15)。主耶稣是好牧人,祂会为羊群舍命;彼得将来也会是好牧人,他会爱他的羊群,甚至是舍去他的生命(21:18-19)。
约翰是「耶稣所爱的那门徒」,他尽力的为主作见证,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使人可以认识主,因着相信神的儿子而得着生命(20:30-31,21:24-25)。
思想:彼得和约翰都是主的好门徒,他们都是尽心的爱主和跟从主,并尽力的爱羊群,尽力的为主作见证。今日你也有不同的事奉,你所服事的群体是主所交托给你的小羊,你过去是否尽心的服事他们、牧养他们?在哪些方面你可以尝试付上更多的来服事他们,以至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成长?在作见证方面,你又可以在哪方面尝试付上更多,以至更多人可以得到主所赐的福气?